拳打一半意,另有新天地。

1个月前 (11-14 15:31)阅读1回复0
猪脚
猪脚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6
  • 经验值9967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9935
  • 回复0
楼主

“意图不消力”那几个字道尽了摄生太极之奇妙,使人末生受用。但是若何意图,那里暗躲着许多玄机。笔者根据本身多年研习,提出“拳打一半意”的看点,供中老年习拳者参考。

‘‘意图”,从底子上讲是大脑神经活动,故先应将“意”分为两半,一半为无意,一半为有意。“无意”指大脑处于休眠形态,“有意”则用于运拳。陈式太极拳名师陈小旺先生总结本身多年练拳、教拳体味时,曾指出大脑一半歇息、一半打拳,我认为那就是一半无意、一半有意的更好注解。

有人会问。拳打一心一意,一心一意,百分之百意图岂不更好 ?答复能否定的。那里须明白全数意图或者说百分之百意图有什么短处。

短处之一:用全意极易形成着意障碍,走进“过”与“不及”之误区。初练太极拳切忌着意而构成刚强意识,继而招致动做僵拙。孔子提出“四勿”——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能够搀扶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要“拳打一半意”。

短处之二:用全意不克不及耐久。弦绷得太紧必易断,意图过分必招致散乱。老子“物极必反”的思惟对此是更好的归纳综合。

短处之三:用全意倒霉于放松身体,从肌肉,到骨,到筋,到五脏六腑,到奇经八脉,都不容易于放松,那已被操练理论所证明。与用全意相反,用一半意则可较好地制止上述短处。习拳者在似有意又似无意中运拳,能够更大限度地放松肢体,从内到外,从外到内,以致每个毛孔都松开,正因为大脑有一半歇息,即便运拳时间较长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渡过。

那么, “一半意”事实用些什么? 笔者认为,初始阶段,意图在套路动做的准确性、连接性及过渡转换性与周身轻灵性四个方面。

而到了进步阶段,动做已趋势主动化,意图则在手心、脚心、胸前、体周的大小气球上,及动做的循经合脉两方面。

以简式搂膝拗步为例。右手实,手心小气球贯于右耳旁,左手虚应左膝旁,右脚重心如踏棉花包,左脚尖虚点于右脚边,然后右手心拢小气球内旋贯于耳,再外旋从胸口前颠末,同时左脚斜向迈出,脚跟着地,左手心气球搂膝外旋,右手无名指暗合左脚大趾,内气的流走标的目的与经络运行标的目的共同,由右向左,手心、脚心的小气球在那一流程中有收放、离合、开合与进退,习拳者必能体味此中意趣。

深化阶段时,习拳者已不太在意意识关于经路、脉络、气路、血路、肢体动做的批示与扶引,一切动做都在天然而然的驱动下缓缓行进,脚之踢、蹬、分,手之推、按、捋,都已几乎不知。习拳者的总体觉得是轻飘飘,柔缓缓,松活活,不知一副身躯为何物。正如诗人杜甫描画的境域, “飘飘何所似,六合一沙鸥”。拳架好像一个影子、一张纸、一根游丝,飘来浮往,如处此境虽说是“一半意”,实则已无一半意,或许1/3、1/4、1,8或更少,相对1/2、2/3、3/4、7/8的意干什么往了?往休眠往了。如斯,老子描述的恍兮惚兮、惚兮恍兮、肃然寥然、寥然肃然、如梦如幻等境域就不约而至,而拳家们所体悟的“风摆杨柳”、“风动荷叶”、“风动湖光浮日月,水摇竹影钓乾坤”也会不期而至。

有道是:拳打一半意,另有新六合。

0
回帖

拳打一半意,另有新天地。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