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京剧】古今多少戏,都付笑谈中——戏曲与相声的关系

2周前 (11-14 15:41)阅读1回复0
kanwenda
kanwenda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7518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5037
  • 回复0
楼主

清音妙韵注丝弦,

谑语虚实化笑谈。

号鼓笙箫堪孤单,

风流弹指一挥间。

戏曲妙舞歌弦,英雄俊杰、才子佳人,似乎与嬉笑怒骂的相声全不相关。然而相声却与戏曲情有独钟,做为常见传统题材演绎至今,经久不衰。

谈起相声戏曲,其实颇有渊源,如若逃溯,便都能够尊从军戏为祖(题外一句,此事本无切当根据,不外是一种怀古情感,若是实如斯考据,不但戏曲、曲艺,所有歌舞等文艺演出形式,便都能够逃溯到原始社会宗教祭奠及后来宫廷小丑之时,非要认祖回宗亦无意义可言,说笑罢了)。相声演员常魔术曲演员称为“半个同业”,本不满是笑谈,据说早年间良多相声前辈其实都是自小学戏,或遭遇坎坷变故、更有甚者因变声期倒仓,于是改行说了相声。也许正因有那些学戏懂戏的艺人们,才逐步创做出许多关于戏曲的相声做品,收纳京评梆越等诸多曲种,或批或学,内容丰富。又因相声自己谐噱特征,所以与戏曲相关的相声,往往加进演员失误或外行唱戏等内容,造出各类令人捧腹的负担。

相声演员的视角,一贯不同凡响,虽说“理儿不歪笑不来”,可是笑中自有乾坤,只看诸君若何体味。

腿子活:

那类相声的形式凡是都是逗哏演员本来不懂戏曲,却要拆做某剧种专业演员,与捧哏同唱一出戏(现实只是演出一折戏中的某飞腾片段),各自饰演次要角色。捧哏比力懂行,却时常被逗哏外行表示弄得啼笑皆非,逗哏演员频频出错,歪说歪唱,捧哏迫不得已或气恼懊悔,以此造造矛盾笑料。以下几段是本类比力有代表性的传统做品,因而类做品在相声术语中称做“腿子活”,所以以下八段传统做品又并称为“八条腿”。

《黄鹤楼》:取材自京剧《黄鹤楼》中“刘备过江至张飞闯帐”的一段演出。那是一段传统腿子活,以至有说法称此为腿子活的开山祖师,即便不是开山祖师,那一段显然也是同类中的典范,被相声艺人代代演绎,各有立异,良多版本都值一听。

《捉放曹》:取材自京剧《捉放曹》陈宫审问曹操的一段情节。值得重视的是,同样是外行拆内行,逗哏的并不是单一摘取“假里手”的嚣张姿势,唱戏时还用一种“受气包”的立场来造造更多负担——每次锣鼓点打错、唱错、说错,捧哏都无情挖苦以至扇子打人,逗哏的每次歪演都喜气洋洋,遭了吵架又一脸委屈冤枉,对捧哏有一种“你实难侍候”的怨怼,那种情感的转换使简单的情节变得更有乐趣。

《乌龙院》:取材自京剧《乌龙院》中宋江在大街上闻得流言蜚语后回阎婆惜的住处喊门的一段情节。那段情节很短,矛盾都集中在喊门前后,阎姑娘应门闹出许多笑话后就到底了,正因为情节简单,逗哏的使命其实更重,必然要把气氛调动起来,不然负担效果就会降低。

《珍珠衫》:取材自评戏《珍珠衫》,模仿白派(白玉霜)。讲述老爷退堂回府,夫人欲为前夫讲情的一段情节。次要的负担在逗哏饰演的夫人扭捏做态和乱说台词上,此中还要赶丫鬟的角色,逗哏必需往返驰驱本身跟本身对话,活很辛勤,但笑料频频。以夫人跪地央求老爷的一段唱为底。那个活里唱的重量在同类腿子活中比力重,虽有歪唱,对演员的戏曲功底要求也高了。

《全德报》:取材自弋调高腔《全德报》,别名《令媛全德》、《窦公训女》。是窦员外发现蜜斯放走了姑爷之后一段情节,现实上蜜斯不断并未出场,在夫妻对话、院子回报、员外发怒、院子恐惧便完毕了。《窦公训女》正活起头,由捧哏介绍八本全德的剧情,那里有一大段贯口十分考验捧哏功力。有情节故事的贯口跟单纯枚举名词的贯口使法是有区此外,我固然说不上个子午卯酉,但是耳朵却非常挑剔。其实即便是名词列队版贯口也不克不及一味求快,何况是有情节的,必需要做到让初次听的看寡也能实听大白故事,语速顺畅之中还要根据情节起伏顿挫顿挫,固然要快,也仍然给人以“娓娓道来”的觉得,绝对不克不及象背书,当然崩瓜掉字食栗子那更是初级错误了——之所以说那么多,是因为我小我对那一段很在意,而年轻一代中很少有人能演出得好。当然那一段也另有处置办法,就是按评书口吻论述,但口风、范儿就必然得有味道,顿挫顿挫都有讲究,得让人把长长一段听下来而不嫌烦累。训女也属于情节极其简单的一幕,负担次要出在逗哏乱说台词以及赶角的紊乱上。

《洪洋洞》:取材自京剧《洪洋洞》中孟良、焦赞北国盗骨一段情节,其演出形式与以上略有差别,是借用原剧的框架填新词的歪唱。凡是是逗哏声称有表演时机,但必需演唱新词,捧哏为利益所惑,主动要求搭戏,成果被逗哏乘机占尽廉价。那是一段典型的伦理哏相声,以焦赞过继给孟良当儿子的荒谬情节为飞腾。

《玉堂春》:取材自京剧《玉堂春》,那段也是一段腿子活,京津演员多演绎为返场小段,次要是演出“苏三起解”一折,捧哏演出苏三,最末以捧哏不会学苏三,将苏三学为山公,逗哏演员唱戏变耍猴完毕。马志明先生的《学跳舞》是根据那段创做而成。

《汾河湾》:取材于河北梆子《汾河湾》薛仁贵回冷窑夫妻相会那一段情节。逗哏饰演旦角,相会之际微有暗昧。《汾河湾》其实就门前相见一点情节,竟然能自成一段也是罕见。青年演员为加强效果而改编那一段的倒也不在少数,歪唱正唱都很值得一听。

风趣二黄类:

风趣二黄原为天桥艺人所演出,演绎戏曲故事,却不按准确版本,插科打诨,闹出笑话。演员间接以戏曲中人物身份出场,歪唱原戏,固然荒谬,但始末没有跳出人物。那种段子很象是如今相声剧的原始形态。

《卖马》:所演绎的是《隋唐》中秦琼为了还住店钱卖黄骠马的故事,三小我物角色。

《秘诀寺》:那段做品为相声演员表演,愈加接近了相声剧的风貌。

变乱类:

很多段子是以旁看者口吻,讲述戏曲舞台上一些趣事,次要有两种形式:1.外行唱戏出笑话;2.演员走神、生病或其他不测形成好笑的舞台失误。

那里的配角逗哏有时以第一人称讲述,即“我”出的笑话;有时以第三人称讲述,即亲戚、邻人等人物闹的笑话。那些笑话八门五花,忘词错词、胡子刀兵等配件错误都有。逗哏不但要讲故事,也会在捧哏辅助下停止诙谐的评论。

那种节目纷歧定只要与名字唤应的戏曲有关,往往还需要用其他舞台变乱展垫充分,以至互相之间能够交换利用一些负担,有些也比力合适做返场小段。

《滑油山》:《滑油山》讲述京剧目莲救母的故事。相声里因为是由“跑海”(向同业乞助)而起的故事,所以那段又喊《跑海》。故事虚拟了一位京剧名旦的傻儿子,往找同业乞助,却误上舞台,赶上一出《滑油山》,傻孩子不会唱戏,闹出了许多笑话。台 湾魏吴版略有区别,听起来也很有意思。固然两人在国内时还只是票友,但考虑到他们的年代,应该更能保留部门传统相声的“原生态”内容,所以也做为参考。那两段的底都是“下油锅”,根据刘宝瑞先生传下的文本,还能够用“跑海”为底。

《空城计》:描述一位票友(第一人称“我”)到后台蹭戏听,暂时贫乏龙套被拉上台,因为严重而闹出乱子的事。那个故事比力完全,从“我”听蹭戏的习惯讲起,步步展垫,使得一个荒谬的故事显得更合情理,曲到舞台失误都非常天然顺畅。

《大登殿》:与上述《空城记》十分类似。描述一位洗澡堂子的茶房先生,有严峻的方言口音却热爱京戏,自称票友,末于求得一位名角带擎,在《大登殿》跑龙套时闹场的故事。刘文亨传播的版本称为《王宝钏洗澡》。

《渭水河》:那个是以舞台忘词为次要讨论内容的段子。起首以相声忘词能够互相填补来反衬出戏曲舞台忘词的严峻性,列举了一些如《甜露寺》孙权报错名,《挑滑车》岳飞忘词唱小买卖,《问樵闹府》范禹举忘记敌人葛登云的名字……以上的举例都是京剧。底却是山西梆子《渭水河》。

《群英会》:主负担是群英会鲁肃忘记带胡子的事,刘文亨表演版本名字喊做《忘词》。类似没戴胡子的笑话在相声里发作的频次仍是满高的,能够“赖”在任何一位需要戴胡子出场的人物身上,能否有趣就要看逗哏的演绎体例了,如丁玉鹏演绎《黄鹤楼》 中“张飞闯帐”。

《失街亭》:票友演戏出问题,次要负担是演员台下打骂,台上抨击,形成的风趣排场。此中心负担能够零丁成为一小段《献地图》,把台上和好的情节改成了台上报仇,效果似乎更好。

《文昭关》:那应该是出名度更高的一段,通过电台播放,那段“卖了宝剑我买了一把刀”的唱被侯宝林带到千家万户。

《武家坡》:类似的一段改唱,是因为演员走神错了第一句,不能不将下面整段都改辙唱,酿成一段诙谐的歪唱。传播版本为刘洪沂所演绎。

《遇皇后》:《中国传统相声大全》中有刘洪沂、杨少华演绎版本,次要讲京剧《遇皇后》黑旗跑场把包公胡子弄掉及以后的一系列笑话,也是属于舞台变乱类。

《黄河阵》:郭德纲表演本,描述豫剧草台班子演唱连台本戏《封神榜》中演员不重视唱错词所闹出的笑话。

《阳平关》:侯宝林先生将那段发扬光大了,次要讲演员(曹操)上山不小心摔倒后的为难及化解为难的办法:编了几句唱,把好要下来了……

《武松打虎》:讲“山君”饮醒三打不死的笑话,那段相声是根据吴妍人《风趣谈》里的一段加工而成,原文如下:

剧场上掮旗枪扮兵卒者,俗谓之跑龙套。某甲业此,而赌博恶棍,屡向小生某乙乞贷。乙久厌之,会甲博负,又向乙贷二百文,乙不该。是日剧场演景阳岗故事,乙扮武松、甲扮虎。往来扑跌,虎末不死。乙初莫名别致,既而顿悟借贷事,因执虎耳而言曰:“畜牲,借给你罢!”拳起语出,语毕拳落,虎乃死。

那段相声其时在京、津两地经常被侯宝林、郭全宝拿来表演。

《四郎过关》:讲述京剧《四郎探母》中,饰演杨四郎的演员过关忘记带令箭的故事。为刘洪沂演出为佳。

穿越类:

《关公战秦琼》、《罗成戏貂蝉》、《张飞打严嵩》(一为《焦赞打严嵩》)那三段其实是一模一样的套路,只是换换角色,都是张杰尧创做的,挖苦富贵人家有钱没常识,因蒙昧乱点戏,形成时空穿越的戏曲排场。此中的《关公战秦琼》通过侯宝林先生的演绎,出名度更高。

刘文亨、王文玉创做《王金龙与祝英台》,是京剧、越剧人物唱腔的穿越。

丁玉鹏、回婉华创做《刘巧儿与窦尔墩》,是讲演员冒场形成了不相关的角色敌手戏。

学唱类:

《天仙配》、《大西厢》、《白蛇传》那一类,也是戏曲相关内容,但是批讲的成分比力多,对戏曲情节、人物都有正品歪评,大多是以捉弄捧哏扮戏为底。那类节目标特征是,能够根据时代差别,在评论中加进良多潮水新词、新看点,乖巧掌握能够吸引差别时代、差别条理的看寡。至于单纯的模仿学唱就更多了,例如《学京剧》、《学评戏》、《学豫剧》、《学大鼓》、《学梆子》、《杂学唱》等,并没有固定的剧情,能够乖巧地加进卖嗓子的学唱,那个就无法整理回纳了。但是目前来看,那类演出的“底”大致可分为以下情状:

1、演出一段戏曲,正唱歪唱(正演歪演)比照呈现效果。如《山东二黄》等。

2、演出一段戏曲,捉弄捧哏扮相呈现效果。如《大西厢》,《天仙配》等。

3、演出一段悲曲,捧哏打赌不哭,最末把捧哏唱哭为底。

4、讲述一个故事,故事中人物生活演唱戏文,诙谐诙谐,呈现效果。

其余杂类

《卖挂票》则只是因戏而起的一系列负担,严厉来说跟戏曲自己关系不大,其实不模仿演出。但是说起来也是跟戏曲颇有渊源的,因为此中的站票、蹲票等细节,其实是根据一些梨园笔录中的逸事妙闻改编的,以至有其实在的根据来源。据说那段本来是个小垫话,通过开展润饰,才构成了今天如许一个完全超卓的节目。

《戏迷传》描述的是一个听戏沉迷的人生活处处要用戏曲语言、唱腔表达交换,而闹出的许多笑话。另有《戏迷闹学》《戏迷游街》等属于此列。

赵佩茹、李寿增的《大戏魔》也是类似与生活相关的段子,但特色是把生活中的人物、事物全数用戏曲的名字某人物名来替代,完全用戏曲名词来讲述一段故事。另有《戏迷药方》属于此列。

《铡美案》:京剧《铡美案》,包公判问陈世美,秦香莲对量,皇姑求情的一段情节。逗哏介绍京剧进活,学《铡美案》模仿裘盛戎,有大段正唱能够卖逗哏的京剧功底,而介绍情节开展时则加进良多负担。

后期名家们也陆续在创做戏曲相关的相声,如《赴宴斗鸠山》,各类版本的《戏剧杂谈》,《戏剧与方言》,《 包公传奇》,《红灯记》等等,更多的新相声我就纷歧一列举了。

(来源:宋韵京剧)

图片来源于收集,版权回原做者所有

若有侵权请联络,我们将及时处置

·END·

盛世梨园

传承盛世中华之民族风骨

复兴华夏梨园之浩气长歌

微信号:liyuanzidiren

0
回帖

【侃京剧】古今多少戏,都付笑谈中——戏曲与相声的关系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