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曾为败落的大清焦虑,还试图努力挽救,为何最后还是舍弃了

2个月前 (11-14 16:53)阅读1回复0
玛丽儿
玛丽儿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2
  • 经验值11591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3183
  • 回复0
楼主

道光是清朝独一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人,但他能得老爹的喜爱不是因为嫡长子的身份,而是在林清之变时,乱军打到隆宗门,他用火枪击毙两名乱党。他从小就喜好玩枪,那回末于有了用武之地。

不外,客看地说,道光不算昏君,他费心朝政,深知大清传到他手上已是一副烂牌。一个朝代进进晚期,万事皆哀,政治、经济更是一盘乱局,老天也不给好脸,水旱蝗灾接踵而至。为共济时艰,他带头穿打补钉的衣服,也期看朝臣如斯,固然都是拆样子,但他的焦虑是实的。

道光在任30年,有人说,朝野在此期间鼓起“实学之风”,即讲究经世致用的学问,陶澍、林则徐、琦善等名臣都是那方面的楷模。其实,那个风气是道光倡导的。国是如斯困难,他哪有心思像祖父那样浅斟低唱、吟诗做赋?所以他告诫翰林不要讲究辞章之学、眷恋文酒之会,要多研究经世之学,鼎力倡议河工、盐政、赈灾等适用的学问。

所以,一干父母官都往研究实学了,好比如何灭蝗虫、如何堵河口、如何变革短处丛生的盐政和漕运,当然还有越来越严格的禁烟问题。此中超卓的人物都得到了重用,林则徐能被派往广州禁烟,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是实学派的指导,政绩超卓。

然而,此时清朝更大的问题在外部。假设不无视屡次前来搬弄的西方人,实学毕竟仍是要落空。但道光和那些讲究实学的臣子,对已踌躇在门口的西方人和西方的世界毫蒙昧觉。

晚明时利玛窦等布道士来华,已让良多士医生晓得:人类保存在地球上,除了中国还有西方诸国。但到清朝,那些常识消逝殆尽。人们即便晓得葡萄牙、荷兰、英吉利那些国度,也想当然地认为它们只是大清脚下的几个小岛。

洋人的腿是曲的、膝盖不克不及打弯、食牛羊肉的干粉为生、没有中国的茶叶和大黄通便就会胀死,那些都被士医生视为“实知”。更可怕的是,晓得那些的仍是像林则徐如许关心时事之人,其别人连那些都不晓得,以至连倡议实学的道光也不晓得。

所以,林则徐禁烟时连海外商业也禁了。在他的印象里,海外商业无非是给皇室买自喊钟之类的豪华品,禁了还能省点银子。但英国舰队一到白河口,道光听琦善说人家的船很大,立即惩罚林则徐,觉得是他惹了费事。

道光的不幸在于,他正好赶上一个大变局,但他欠缺应付那个变局的眼界、气度和手段,又不愿像重视实学一样正经八百地昂首张看外面的世界。损师、丧地又赔钱后,竟学鸵鸟把头钻到沙堆里,假拆什么都没发作。道光亮白良多政事的猫腻,但他的办法无非是修补,对于一日算一日。

因而,说道光命苦不假,但他赖不着他人。

0
回帖

道光曾为败落的大清焦虑,还试图努力挽救,为何最后还是舍弃了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