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去世的习俗是什么?“三七”、“五七”、“一百天”?
我是黑嫂,我来回答。
农村丧葬规则各地不同,这里的不同意味着细节上有差异,大规则上也差不多。
这主要是因为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不同。例如,有些地方停止精神三天,有些地方停止精神五天,有些地方停止精神七天。这些都是细节上的差异。大致相同的地方是孝顺,比如我们常说的“伏三”、“四七”、“百天”、“周年”、“三周年”。
然而,孝道也有点不同。总的方向是一样的,但小细节总是不同的。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所谓十里改规矩,百里不同俗,是可以理解的。
那么,老人死后下葬后,还有哪些规定需要注意呢?
黑嫂个人对农村丧葬习俗非常感兴趣,所以她知道的更多。让我们在这里谈谈我的观点。然而,由于各地的规则不同,黑嫂所说的只代表我们,黑嫂座位在河南北部。(这张照片也是我自己拍的)
一、关于过“七”
人死下葬后,第一个需要纪念的日子是“伏三”,也叫“复三”,也就是葬礼后的第三天。在过去,这一天需要移动亲戚。所有的亲戚都来了。每个人都去坟墓,然后回来吃饭。结束了。
伏三之后是四七。所谓四七,就是四七天,也就是二十八天。需要注意的是,这不是从葬礼后开始计算的,而是从人死亡那天开始计算的。这一天,也是亲戚来的。这个过程和伏三差不多。去坟墓吃饭。
由于伏三和四七之间的天数没有太大差异,过程也是一样的,现代人简化了这两条规则,即伏三和四七集中在一天内。选择的日子是伏三,也就是葬礼后的第三天。亲戚们来后,他们在坟墓里吃完饭就回去了。他们不必在四七点钟来,这相当于一起度过两天。
这是去世前一个月要做的,后面还有无数天要做。主要是做“七”,比如五七,比如七七。
七天是间隔,但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伏三和四七,其余的七不需要亲戚再来,是老人的儿子、儿媳、孙子、女儿、女婿,这些亲密的人可以去坟墓给老人坟墓。
当这七个办公室完好后,就要进入“办年”了。
二、关于办“年”
古人说老人死了,儿子要孝顺三年。清朝官员父母去世,儿子要丁优三年,其实就是孝顺。
在农村,老人去世后,七七之后,他就不再做七了。剩下的就是一年。什么是一年?这是一个新年纪念。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办年并不是以我们经常过的年份为单位,而是以老人去世的那一天为起点。
比如老人三月初五去世,明年三月初五就是一年,以此类推。
一般情况下,农村不会大规模经营一两年,一两年,但也有区别。
一年后,你需要移动你的亲戚,也就是说,如果你的亲戚想来,这个过程仍然是去坟墓和吃饭。两年后,你不会移动你的亲戚,也就是说,你的儿子和女儿可以去坟墓。
三年后,它将更加宏伟。事实上,这三年在古代流传下来。因为古代注重孝道三年,三年后才算孝道。因此,这三年需要一年的时间。
事实上,今年三年的过程与老人去世时要处理的过程相似。唯一不同的是,这已经是半喜丧失了。人们没有那么难过。毕竟,他们已经三年了,孝道已经到期三年了。之后,家里可以在新年期间贴对联,没有其他禁忌。
但需要注意的是,农村人忌讳闰月。比如老人三周年有闰月,三周年会提前两年举行。
三周年结束,守孝完成。
最后,黑嫂还是要说,这只是我们这里的规矩,因为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所以没有代表性,只代表我们这里。此外,我个人认为这种丧葬习俗是纪念老年人的一种特殊习俗,与迷信无关。我们中国人注重孝道,这也是孝道的一部分。所以有人认为这是糟粕需要抛弃的时候,黑嫂不同意。流传下来,确实有糟粕,但孝道永远不会成为糟粕。你怎么想呢
我是黑嫂,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我很高兴为你回答问题。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