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10秒前阅读1回复0
东乐
东乐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3
  • 经验值51920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03840
  • 回复0
楼主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现象。本文从社会、雇主、毕业生和大学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l.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1.1受当前经济形势影响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的世界经济衰退,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直接影响着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综上所述,当前经济形势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际金融危机放缓了国内经济增长,许多企业被迫停产、减少员工和停止招聘。它打破了经济增长与大学招生规模和就业人数之间的长期平衡。此外,城市新就业人数逐年增加,许多企业的就业需求显著减少,甚至关闭,导致新岗位减少;第二,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过于依赖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严重不足,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能够吸收大量劳动力;第三,中国经济发展呈现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也扩大了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东、中、西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南北经济发展、城乡经济发展。这使得毕业生聚集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而经济落后地区就业人员短缺;第三,社会失业比例小幅增加,给大多数缺乏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带来了更激烈的竞争压力。

1.2高校扩招使毕业生人数增加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自1999年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扩大以来,200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急剧增加,初始就业率和供需比例日益下降。我国学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115万,200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559万,2009年达到610万,2010年达到631万,2013年达到700万。2013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将面临比以前更严重的就业压力。

1.3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

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虽然我国高校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部分学校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对称,直接导致毕业生与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一些大学的专业和课程设置盲目性强,专业趋同明显。专业设置普遍相似,特点越来越弱化。许多专业脱离现实。对于受欢迎的学科和专业,一些大学不顾办学条件而冲上去,而一些从国家长远来看非常重要的学科和专业却被忽视,直接后果是教师不足,供应严重大于需求。人力资源分散是由于各高校抢劫热门学科有限的高校教师造成的。

1.4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

近年来,在大学牛就业过程中,就业观念也成为导致就业困难的因素,转变就业观念非常重要。目前,许多单位抱怨找不到理想的候选人,许多大学生遇到就业困难;基层大学生严重短缺,但大量毕业生宁愿漂浮在大城市也不愿下基层,各种奇怪的外表暴露了大学生就业期望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偏差主要体现在:第一,大学生就业期望高。大多数大学生表示,他们希望从事工作环境好、工资多、工作压力小、工作福利高、受到社会大多数人羡慕和尊重的行业。大学生惊人的职业趋同表明,许多大学生只关心眼前的利益,忽视职业发展,安心于优越的工作环境和高收入,而忽视了他们对职业的兴趣和规划。第二,大学生就业过于功利。在不考虑社会真正需要的情况下,将职业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不愿深入困难,真正需要自己的地方。如今,面对激烈的竞争,大学生“一步到位”工作的想法越来越突出。许多大学生仍然喜欢稳定和良好的福利保障单位,希望选择理想的职业,而不是有风险和挑战性的职业。这也是国家公务员和各省市公务员考试数量巨大、竞争激烈的原因之一。 第三,大学生就业过于强调专业对口。目前,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不能完全符合市场需求,高校的专业设置不能形成与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完全统一的理想局面。然而,许多大学生不能及时改变就业观念,过分关注专业对口人员,不愿意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第四,一些不良的择业心理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如从众心理、盲目心理、攀比心理、自卑心理、挫折心理等。受这些不良心理的影响,许多毕业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做出适当的选择,不发挥自己的优势,不调整市场需求的就业概念,从而影响就业情况。

1.5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教师和教学资源紧张,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规模的扩大,导致学生培训质量下降。就业能力主要是指支持大学生成功就业的综合素质,包括心理素质、人格特征、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实践能力、自主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等。近年来,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一个原因是他们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缺乏就业能力。第一,一些大学生在校期间得过且过,没有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缺乏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次,学校教育方式单调、僵化,只负责知识教学,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使部分学生缺乏适应能力、沟通能力,无法推销自己。最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缺乏与我国应试教育密切相关。大学生从小就以“考试”为指挥棒,缺乏综合素质的锻炼,能力的培养与幼儿教育密切相关。 2.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

2.1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制定合理的专业设置

目前,许多高校不能及时掌握社会和市场需求信息,不能及时调整学校的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也没有完整的就业指标体系来分析大学生的就业需求,直接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高等教育是基层、企业和经济建设的主要战场。只有培养满足社会用人单位需求的大学生,才能有效解决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高校根据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调整专业设置、教学实践、教师水平、专业结构、培训内容等,以就业为导向,根据专业广泛、基础厚、专业方向灵活的原则,始终关注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根据变化及时调整有针对性的专业教学工作,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注重战略重点和工作,全面提高高等教育和社会需求的适应性,提高人才培训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2.2加强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教育

鉴于目前大学生就业预期过高,就业能力不足,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教育,对大学生实施职业规划教育,改变对大学生就业的错误认识。大学生职业规划是指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分析总结影响职业生涯的因素,确定实施计划。职业规划可以激发大学生自身的内在动力,促使他们不断提高自己。成功的职业规划不仅需要大学生通过自我反思、社会比较、心理评价来清楚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兴趣,还需要清楚了解社会现实和发展趋势,可以帮助大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结合社会现实,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高校应加强毕业生的职业规划,通过测量和分析影响个人职业生涯的因素,确定个人目标。协调大学生的自我角色和社会角色,统一个人生活目标和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职业选择观;通过心理测量技术了解毕业生的能力倾向、兴趣、个性气质、职业适应性,通过科学手段观察和了解毕业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选择趋势。加强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尽快树立职业理想,帮助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进行职业分析,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2.3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

目前,高校在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中仍存在指导内容僵化、指导形式单一、宣传力度不足、服务内容单调等问题。因此,高校应大力发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开展全面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就业能力等,贯穿整个大学教学过程,利用就业指导、专题讲座、校报、网站等形式,介绍和宣传一系列国家就业政策,向学生介绍求职程序、原则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积极进取的人格和竞争意识。同时,高校要加大对就业指导机构的投入,培养一批专业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人员,加大对专业团队的培训,丰富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推出个人就业指导服务等多元化的新型服务形式。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帮助毕业生了解国家就业政策、树立正确就业观念、确保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有效手段。高校要充分发挥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的主渠道作用,为社会输送人才。

2.4鼓励大学生深入基层就业

目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一方面,大学毕业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偏远地区、产业和农村地区仍然缺乏人才。目前,为了鼓励毕业生深入基层,参与西部计划,国家政府出台了许多就业政策优惠措施。高校应大力宣传毕业生,积极引导和鼓励基层就业。同时,高校要开展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国情和社会,正确了解就业形势,树立行为立业的观念,积极到基层培养人才;要加强舆论宣传,唱响基层、西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的主旋律,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鼓励大学生深入基层就业,不仅有利于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

0
回帖 返回教育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