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休闲农业和农村旅游合作社
导语 在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过程中,农业面临三大问题;农业问题的形成有三个原因;农民合作社发展的三个主要原因;合作社应探索三大创新发展。合作社如何结合当地产业发展休闲农业和农村旅游!
目前,我国农民合作发展速度已进入历史上最快的阶段。截至2016年7月底,全国共有合作社169万家,年均增长59%,每个行政村平均有近3家。入社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42.8%,年均增长54%,每个合作社平均有61户农户。 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在发展过程中,合作社如何结合当地产业发展休闲农业和农村旅游的新业态?通过调查分析,谈再红休闲农业服务工作室认为: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三大问题
1.农业竞争力低。高端、个性化、差异化农产品短缺,优质安全农产品供应不足,部分低端农产品供应过剩。 2.农民增收面临严峻挑战。农产品价格全面走弱的影响逐渐显现, 尽管2016年上半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达到6.7%,但近年来却是更低的。 3.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薄弱。农业人力资本正在减弱。目前,50岁以上农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已达到50%。“70后不种地,80后不想种地,90后不提种地”比较普遍。
农业问题形成有三个原因:
1.农业劳动效率低。2015年农业从业人数占总量的28.2%,但农业增加值仅占GDP的9%。 2.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小规模分散经营尚未完全改变。种植规模在30亩以下的农民占96%,57%的养猪户年出栏500头以下,不到50%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民。 3.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广泛发展普遍存在,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条件整体滞后。化肥和农药的利用率约为35%,比欧美发达国家低15-30个百分点,农膜回收率不到2/3,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仅为0.52。2015年,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为55.8%,远低于发达国家。 农民合作社发展的三大动机 1.需要生产。伴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解决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对接的问题。合作社能够组织领导分散农民发展农业生产,拓宽产业领域,扩大产业链,提高农业竞争力,在内部农民和外部市场发挥桥梁作用。 2.农民愿意。农民有效地感受到合作社在提供低成本、便利的生产经营服务、解决就业问题、增加收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自愿加入社会的热情不断上升。发展合作社已成为农民的自觉选择。 3. *** 有指导。中央 *** 对支持合作社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农业合作社是发展方向,有助于农业现代化稳步发展; 农民合作社是建设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力量。 农民合作社的三个目标:
1.推进规模化专业化经营。促进土地规模和服务规模,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结合。合作社为成员提供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服务,实施生产资料供应、农业机械运行、统一防治、技术信息、加工储存、产品销售等统一服务,帮助成员克服分散经营的不足。实施分工分业,实现区域布局和专业生产,促进各地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竞争力。 2.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合作社应以消费为导向,组织成千上万的家庭实施绿色、标准化生产,发展新产业、新形式,积极提高供应结构和质量,提供中高端农产品,有效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高效生产、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保现代农业发展。 3.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脱贫致富。通过实现规模化经营效益,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扩大产业空间,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合作社探索三大创新发展
1.创新形式。引导普通农民、新农业经营者、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与农业有关的企业事业单位、城市居民领导或加入合作社;鼓励以货币、农业机械、土地经营权、劳动力、知识产权等形式投资,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社。创新运行机制,在“家庭生产、社会服务”的基础上,开展各种形式的统一运营和服务,提高标准化规模;鼓励合作社引进专业经理和专业管理团队,提高管理效率。 2.创新产业业态。合作社发展工厂农业、会员农业、定制农业、休闲农业、社区直销、 *** 销售、农村旅游、农业体验、租赁、定期配送、阳台农业等新产业新形式,积极适应“互联网+”趋势,发展三产业一体化,拓宽发展空间。 3.创新分配方式。合作社应扩大经营规模,促进节约成本和效率,发展育苗、农业材料配送、农业机械服务、疾病防治、加工仓储、物流配送、产品销售、休闲观光,扩大产业链,创造新价值。 实现成员共享收入,确保成员从合作社受益。鼓励合作社在产业形式选择、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生产标准应用、销售渠道建设、品牌建设等方面为会员提供服务,并对非会员农户和其他业务实体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引导合作社充分发挥扶贫和农村发展的优势,通过发展产业、托管支持、提供就业、扶贫资金股息、公益事业建设等方式,促进贫困人口扶贫和农村和谐繁荣。
合作社发展休闲农业和农村旅游三大措施
一是做长休闲农业产业链。合作社应合理规划高效利用社区土地,合理布局农业种植、育种生产结构,重点选择当地技术成熟的特色资源品种,根据苗圃区、育种区、观赏区、生产示范区、体验区、科普区、加工区规划设计,形成园区独特的农产品产业链体系,辐射推动周边农民广泛生产,使游客食品、住房、交通满意,购物娱乐快乐休闲度假胜地,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扩大农产品销售,增加合作社收入。 二是将合作社打靠成节日活动场所。 二是将合作社打靠成节日活动场所。合作社应围绕自然生态、花卉苗木基地、农作物生产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培育亲子旅游、采摘园、体验基地等休闲旅游项目,将农业活动、农业休闲等可参与项目融入休闲观光体验活动,不断创新休闲体验项目,吸引城市居民休闲度假。根据当地农业资源条件,合作社应充分探索传统农民的“四季节庆活动”。如插秧节、荷花节、钓鱼节、萤火虫节、龙虾节、新米节、水果节等,让游客在不同的季节欣赏园区四季变化的风景和生活。 第三,要打造全面的品牌。合作社应通过休闲农业和农村旅游的主题定位,明确特色产业、亲子主题、体育休闲、养生养老、农村综合体、民宿度假等发展方向,形成与周边地区不同的特色休闲农业示范区。打造合作社独特的农产品品牌。通过农业种养品种。例如,花卉、水果、中草药、谷物、特色畜禽、特色水产品、生态种植和养殖等品种应同时实施新鲜产品和精细粗加工项目,生产的农产品应努力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或有机食品认证。形成合作社独特的绿色有机农副产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