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三大才女之一苏蕙仅用一篇回文诗就让移情别恋的丈夫回心转意

4周前 (11-14 18:11)阅读1回复0
东乐
东乐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3
  • 经验值9600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9201
  • 回复0
楼主

苏蕙,字若兰,女诗人,魏晋三大才女之一。苏蕙生活在长江北的前秦(公元350~394),前秦与江南的东晋隔江而看。苏蕙是始平(今陕西省武功县苏坊村)人,她父亲苏道量,曾任陈留县令(熟悉三国演义的伴侣必然对陈留县不目生)。

苏蕙传世之做仅一幅用差别颜色的丝线绣造而成的一方手帕,上面绣了一篇有840个字的回文诗。因“回文”和“璇玑”都有回围绕转的意思,所以那张绣有回文诗的手帕又称为《璇玑图》,也喊《璇玑图织锦诗》。此《璇玑图》有何魅力,不只让苏蕙的家庭破镜重圆,更让她流芳百世,千古称颂?

苏家是诗书世家,再加上苏蕙天资聪明,所以她三岁学字,五岁学诗,七岁学画,九岁学绣,十二岁学织锦。及笄之年,已是姿容美艳闻名一方的才女,提亲的人川流不息,踢破门槛,但在苏蕙眼里都是庸碌之辈,无一被苏蕙看上。

苏蕙十六岁那年,豆蔻梢头,芳雅初茂,虽是闺阁中人,然才情不逊须眉。跟从父亲游览本地的阿育王寺,在寺西池畔看到有位英俊少年仰身搭弓射箭,弦响箭出,飞鸟应声落地;俯身射水,水面飘出带矢游鱼,实是弹无虚发。池岸有一出鞘宝剑,寒光闪亮,压着几卷经书。若兰顿生敬慕之情,扳谈中得知此少年名喊窦滔,字连波。两边父母做主,窦滔与苏蕙很快结为夫妻。

窦连波,风神秀伟,熟知经史,允文允武。

苏若兰,娴雅聪明,仪容秀丽,琴心剑胆。

好一对天做之合!

夫妻二人恩爱甚笃,艳羡乡里,早有白头之约,纵时移世易,不负盟约。

窦滔先在西晋为官,后西晋消亡。根据《晋书·苏蕙传》记载窦滔在苻坚当政后,觉得才气有了施展的时机,进仕前秦,屡建战功,升任秦州刺使。后因被奸臣忌恨才气,遭诽语谗谄,被撤职发配到流沙戍边。流沙就是今天的旅游胜地敦煌,那期间敦煌还没有释教的装点,惟有黄沙遮天蔽日,流沙之名即由此来。

窦滔动身往流沙那天与妻苏蕙在阿育王寺外天长地久,洒泪告别。苏蕙对窦滔说等他回来团聚,海枯石烂稳定心,誓死不改嫁。

实是“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苏蕙看着窦滔远往的背影心如刀割。

流沙虽是穷山恶水,却有一位歌妓赵阳台,颜色颇好。鬼使神差的窦滔跟赵阳台相逢到一路了。天高地远,不觉冬往春来,窦滔和赵阳台二人缠绵有加,可实是:

上马能舞千钧棒,进朝敢把令来违。

才来花柳阳台下,锐气全销骨髓颓。

窦滔和老婆苏若兰的山盟海誓,早已随漫漫流沙而往,与赵阳台的苟合却愈演愈烈。毕竟仍是传到苏若兰耳朵里了,实如一盆冷水浇在了她的头上,从此情冷意惨,痛不欲生。无限相思苦,转化为无边的愤懑。全日泪痕阑珊,擦尽还来。能让苏若兰聊以自慰的,惟有翰墨纸砚了,哀思之余就写一些情歌怨诗。月夜空帐,椒房灯前,几个月过往了,竟写出几千首如诉如怨凄哀惋痛的情诗。

数千首诗已然成为一册,太长了,不便利照顾。苏若兰灵机一动,在一块锦帕上绣了840个字(后人在中间加一心字,所以共841字),纵横各二十九字,仿佛就是一个矩阵,数千首诗已经嵌进那个文字矩阵傍边了。无论正读,反读,纵读,横读,斜着读,退一字读,叠一字读,都是一首精巧的诗,那就是中国古代典型的回文诗,也是回文诗开山祖师。其诗有三、四、五、六、七言诗,历代文人对此读法也颇多解读,据说如今已经读出将近40000首,因为太多,我在那里不录。

常言道:倒了的房屋能够再建,断了的桥能够再搭,花落了明年能够再开。但变了的人心又若何能回到以前?

苏若兰遣人把《璇玑图诗》送给正在襄阳镇守的丈夫窦滔(此时窦滔以调任襄阳,与东晋相持,获得“安南将军”荣誉称号),窦滔收到老婆的《璇玑图诗》后读懂了里面蕴含的大部门诗,也大白了老婆对本身的密意厚谊,良心发现,于是分开赵阳台,与苏若兰重回于好,情好如初。

苏若兰凭一张璇玑图诗,使丈夫窦滔固执己见,觅回了实爱,实是让人感慨啊。

《璇玑图》堪称中国第一回文诗。不只使苏蕙重获丈夫的垂爱,更让苏蕙一跃成为我国古代回文诗之集大成者。

《璇玑图》前无前人,后无来者,在其时已经备受赞扬,几百年后又引起一代女皇武则天的高度重视,她以九五之尊的地位还为《璇玑图》撰写了序文,原文如下:

前秦荷坚时,秦州刺史,扶风窦滔妻苏氏,陈留令武功道量第三女也。名慧,字若兰。识知精明,仪容秀丽。谦默自守,不为显场。年十六回于窦氏,滔甚爱之;然苏性近于急颇伤嫉妨。滔字连波,右将军于实之孙朗之第二子也。风神秀伟,熟知经史,允文允武,时论尚之,苻坚委以心普之任,备历显职,皆有政闻,迁秦州刺史。件旨,谪戍敦煌。会坚克晋襄阳,虑有危逼,藉滔才略,乃拜安南将军,留镇襄阳。初,滔有爱妾赵阳台,歌舞之妙,无出其右,滔置之别所。苏氏知之,求而获焉,苦加捶辱,滔深认为憾。阳台又专苏氏之短,谗毁交至,益恨焉。苏氏时年二十一,滔将镇襄阳,邀苏同往,苏氏忿之,不与同行。滔携阳台之任,绝苏音问。苏氏懊悔自伤。因织锦为回文,五彩相宣,莹心耀目,纵横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纵横频频皆成文章,其文点画无缺,才思之妙,超古迈今,名曰《璇玑图》。然读者不克不及悉通。苏氏笑曰:踌躇含蓄,自成于章。非我佳人莫之能解,遂发苍头,至襄阳焉。滔省览锦云,感其妙绝,因渝阳台令谢怒;而具车徒,感礼邀迎苏氏,回于汉南,恩好愈重。苏氏著文词五千余言,属隋季丧乱,文章散落,逃求不获,而锦字回文盛见传写,是近代闺怨之目标。属文之土,咸龟镜焉。联听政之暇,留意坟典,散帐之次,偶见斯图,因述若兰之多才,复美连波之悔过,遂造此记,以示未来也。

武则天赞誉苏若兰“才思之妙,超古迈今。”今者,唐也,唐人是写诗的专业户,已看苏若兰后尘莫及矣。

文摘出寡的苏若兰织锦回文诗《璇玑图》在文学上的影响浩荡,后世许多出色的文人也表达钦佩之情。

诗仙李白曾写《乌栖曲》:

黄云城边乌欲栖,回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绵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故夫,独宿空床泪如雨。

苏轼《回文七言绝句一首》,诗云:

红笺短写空深恨,锦句新翻如断肠。

风叶落残惊梦蝶,戍边回雁寄情郎。

黄庭坚曾写《织锦璇玑图》一诗曰:

千诗织就回文锦,如斯阳台暮雨何?

只要英灵苏蕙子,更无悔过窦连波。

墨淑贞,南宋才女,机缘巧合得《璇玑图》实迹,冲动不已,写《璇玑图记》。她写道:

“家君宦游浙西,好拾清玩,凡可人意者,虽重购不吝也。一日家君宴郡,衙偶于壁间见是图,偿其值,得回遣予”。墨父把《璇玑图》送给了墨淑贞后,她爱不释手,坐卧看究。现录《璇玑图记》如下:

若兰名蕙,姓苏氏,陈留令道量季女也。年一十六岁,回扶风窦滔。滔字连波,仕符秦为安南将军。以若兰才色之美,甚亲爱之。滔有爱妾赵阳台,歌舞妙甚,滔悦之,置于别室。若兰不肯同行,竟挈阳台到任。若兰乃懊悔自伤,因织锦为回文,五彩适宜,莹心耀目,亘古以来所未有也。命苍头齐至襄阳,滔阅之,感其妙绝,遂送阳台之关中,具舆从迎若兰。其著文字五千馀言,世久演没,是图犹存。唐武则天皇帝尝序图首,今已鲁鱼莫可辨矣。予初侍家君宦游浙西时,好拾清玩,凡琴书实货可意人者,虽重购无所惜也。一日饮宴于郡倅衙,偶见壁间是图,以予渴好之故,坚于倅求之,偿其值得回遗予。读而解之,惜其粉墨脱蚀,仅识图字,其序志漫矣。若兰小像,尚可临也。因悟璇玑之理,试从经纬求之。盖璇玑者,天盘也。经纬者,星辰所行之道也。中留一眼者,天星(心)也。中一方,太微垣也,乃叠字四言诗。其二方,紫微垣也,乃四言回文。以致二方之外,四正:乃五言回文;四维:乃四言回文。三方之外,四正交首四言诗,文则不回也;四维乃三言回文。三方之经曰黄道,乃七言回文。临边四经曰青道白道赤道黑道皆七言回文,可周流而读也。彼时予备细录解,躲诸箧笥,今已十一年矣。身既于回,俗事多累,非复少时情状,偶因病起,检故纸而得此,然皆螵蠢寥落,甚可惜也。命侍儿碧梧,取素绢临之,以若兰之巧,能做于前,非予之劳,莫解于后,何世异而情同若此,抑不知后之有功于是图复何人也。请不敢辨吁宝之。皇宋绍定三年二月十五日,幽栖居士墨淑贞书。

元朝赵孟妻管道升也是个才女,在墨淑贞的根底上又在《璇玑图》中读出3000多首诗,并做跋:

圣治辛酉,良人出使苍梧,琐窗孤单,偶于苟中,检得墨淑贞合成苏若兰织锦诗。委婉读之,莫记首数。曾见黄山谷诗云:“千诗织就回文锦”,乃始抚然自失,知山谷必尝读之至千篇,乃能慧之也。余不敏,复别为四方斜角以读之,又得诗三千五百一十八首。遂快然自得。仍取素嫌,书成五色,遵其法度,璇转之体,经纬之文,备录其词。噫!若兰能做于前,淑贞合成于后,世异志同,足称二绝。自惭拙笔愚陋,不免难免续貂之硝,幸看者谅之。天水管氏道升书并识于凝香阁。

她以“天水管氏道升书并识于凝香阁”的后记。管氏本人是江苏吴兴人,因为赵孟本籍天水的缘故,她嫁夫随夫,本身也常以天水管氏自题。管道升还满怀敬慕之心,为苏若兰创做了一幅画像,永做纪念。现躲于伦敦大英博物馆。

哎,苏蕙,武则天,墨淑贞,管道升,四个才女实是同病相怜啊。

苏蕙被称为魏晋三大才女之一也就不希罕了。据说她还有其它诗5000多首,但都已失传。

后报酬了纪念苏蕙,把她在秘诀寺(前秦时候为阿育王寺)住过的小巷取名为“织锦巷”,并修建一个台,取名为“织锦台”;漂洗过丝线的水池取名为“续坑”;在她送窦滔往流沙的秘诀寺的北门外城墙上镌刻“西看续坑”四个大字,和“苏氏安机处”五个小字。并树立青石一方,上面刻“璇玑图回文”,嵌镶在北门照壁中间,供人玩味赏识。照壁上还刻有“武镇泰国”四个大字和“安南将军遗址”六个小字。

窦滔身后安葬于家乡,今扶风县周秦坡村南(北离秘诀寺五公里),墓前有清乾隆时陕西巡抚毕沉题刻的“前秦安南将军窦滔墓”碑,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庇护单元”。

窦滔苏蕙夫妇盘曲的恋爱故事影响深远。至今关中西部各县,男女青年成婚,女方要织许多三色以上的花手帕,赠予给新郎的亲朋们,意图在于警惕男方不要三心二意。此事已经成了传统的处所礼俗,只是如今女方已不消土法织手帕了,多购置机织巾。

0
回帖

魏晋三大才女之一苏蕙仅用一篇回文诗就让移情别恋的丈夫回心转意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