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之中最弱一国,几乎未加反抗,便被一无名将领灭掉
梦断邯郸悲断肠——半残战神李牧(8)
肥累之战后,秦王嬴政暂停了对赵国的用兵,因为
之一:肥累大捷后赵国军民抗秦的士气高涨,在尚未造定出对于李牧的万全之策之前,绝不成仓猝攻赵。
第二:目前吞并韩国的时机已经成熟,韩国一下,对其他五国的震慑力是不成估量的。秦王嬴政与李斯早已拟好同一全国的通篇大计,那就是先灭韩,再灭赵魏燕,最初灭楚齐,由近及远,由易及难。
赵幽缪王三年(公元前233年),韩王安为求“安”,派令郎韩非出使秦国,韩非子乃是法家集大成者,天纵奇才,秦王见之大喜,封其为客卿,欲以大用。
韩非进秦之后,给秦王提出了一整套的君权理论系统,他认为,身为国度更高指导人的国君,需“寂乎其无位而处,漻乎莫得其所,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在他的描画下,国君几乎成了无形无体又无处不在,在冥冥之中把持着生杀予夺大权的至上神。那一套宣扬君权至上理论几乎太对嬴政脾性了,史乘记载的是三个字,“王悦之”。
可惜,韩非事实不克不及为秦所用,因为他是韩国国君的儿子,考虑一切问题的起点都是为了韩国的底子利益,所以他屡次上书,要求秦王存韩灭赵,其理由是:“今释赵之患,而灭内臣之韩(韩持久进贡于秦,形同内臣,故云),则全国明赵氏之计矣(则诸侯都将齿冷,而大白与赵国合纵抗秦的需要性了)。”
韩非的那个看点似乎不错,却从底子上障碍到了秦同一全国的根本国策,那是秦国统治层所不克不及容忍的。要晓得,昔时三家分晋,若不是韩氏临阵的时候反戈一击,强大的知氏决不会被三家灭掉,现在到了存亡存亡之秋,韩国又想玩那一招了。
然而,嬴政可不是自卑愚笨的知伯,此前车可鉴,岂能再蹈乎?
于是李斯对秦王嬴政说:“韩非,韩之诸令郎也。今王欲并诸侯,韩非末为韩不为秦,此人情世故也。王不成用之。”
秦王嬴政点头,道:“子之言是,然则逐之乎?”
李斯嘲笑一声,道:“韩非有才,纵之还国,卒为秦患,不如杀之,以威吓韩王,并剪其翼。”(好一个狠人)
秦王认为然,乃囚韩非于云阳,李斯使人送毒药于非,令早他杀。韩非长叹一声,以冠缨自勒其喉而死。法家之一代宗师就那么悄悄陨落了,悲夫!
韩非一死,韩王安大惧,秦杀韩使,看来嬴政灭韩的心是安如磐石了,那时候有大臣劝韩王称臣于秦,以保社稷。
韩王安无法,只好向秦国纳地效玺,请为藩臣。
赵幽缪王五年(公元前231年),秦王嬴政命“咸阳市长”内史腾加兵于韩,韩王安大恐,乃割地乞降。九月,秦国发卒受韩南阳地,以内史腾为假守(代办署理太守)。魏不甜人后,亦献地于秦。秦置丽邑。之后,秦国全境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生齿普查,令须眉书年(注销年龄),以便征出兵卒,为接下来更大规模的军事动作做预备。
赵幽缪王六年(公元前230年),内史腾再次攻韩,虏韩王安,尽纳其地,命曰颍川郡。至此,韩国宣告消亡,六国的末日缓缓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