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大学》
在百度上搜索“大学”,基本上类似于以下说法: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善)和“八项目”(格物、知识、真诚、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身是治人的前提,修身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与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
《大学》全文文字简洁,内涵深刻,影响深远。它主要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它还系统地讨论了儒家政治哲学,对生活、事务和治理有着深刻的启示 。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我相信普通人认为“大学”与自己无关。
但事实并非如此!
事实上,这篇文章对每个人未来如何取得一定的成就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或者即使他们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在学习和工作中更加脚踏实地。
推荐阅读:
自古以来,无一例外的“成功之道”
——解读国学智慧经典《大学》第一章
作者:胡绍宏
向佛的人喜欢抄袭《心经》,因为它又短又宽,只有264个字,却总结了佛教的精髓。
事实上,在传统汉学经典中,有一篇文章的第一章,只有205个字,我个人认为,可以称之为儒学中的“心经” 《四书五经》第一章,大学第一章—— 它总结了古代“工作场所”成功的基本规律。现在,它可以用现代语境来解释,这也是现代“工作场所”成功的基本标准。个人阅读可以改变生活,企业理解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大学》第一章原文如下: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知止后有定,定后能静,静后能安,安后能考虑,考虑后能得到。
3、事有本末,事有终末,知所先后则近道。
4、古欲明德的人必须先治国,想治国的人必须齐其家,想要齐其家的人必须先修身,想要修身的人必须先正其心,想要正其心的人必须先诚其意,想要诚其意的人必须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5、物格后知至,知至后意诚,意诚后心正,心正后身修,身修后家齐,家齐后国治,国治后天下平。
6、自天子以来,一个普通人都是以修身为本,他的本乱而末治者,否则;他的厚者薄,他的薄者厚,没有。
总共有六句话被普通人忽视了。首先,人们认为这是“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与自己无关;第二,现代工作场所主要是商业竞争。看来大学更注重政治和道德。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带你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站在现代语境下重新解读这段话,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思维,一个全新的视野: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第一句话:成功的三个目标
我们不断学习和成长的目标是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原则,然后帮助更多的人得到改进,不断追求完美。
这就是个人和企业发展的原因。 事实上,在人生目标和企业目标上,有三个最重要、最基本的目标:
第一,自我成长:明明德,理解事物,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原理——这就是我们个人和企业所有的学习。
第二,帮助他人:亲民,做“新民”,帮助他人改善。商业社会的一个重要规律是:“我是每个人,每个人都是我。“作为一个人,无论你学到多少知识,如果你不能帮助别人,那么你的大脑就没有多少价值,因为U盘知识比你多,打开百度,你都可以立即知道答案。作为一个企业,无论你的产品质量有多好,如果没有人需要它,它只能成为库存、废物和债务。 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在《市场逻辑》一书中指出:“现代商业社会的竞争,本质上是为他人创造价值的竞争。企业无法为他人创造价值,必然会在竞争中被淘汰。市场的逻辑将个人对财富和幸福的追求转化为创造社会财富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动力。”
第三,不断改进和创新:停止改进,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改进自己、产品、服务和创新。商业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只有不断改进和创新,我们才能继续成功。诺基亚超越摩托罗拉,苹果超越诺基亚,三星超越苹果,这些公司不断超越自己。
2、知止后有定,定后能静,静后能安,安后能担,忧后能得。
第二句话:成功的一大规律——知止
追求完美是我们的终极追求,俗话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完美几乎是一种无尽的追求。“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有限的条件几乎不可能追求无限的目标,因此,实现目标的规则是:知道目标是什么,所以你可以有坚定的抱负,坚定的抱负可以平静,平静可以平静,平静可以思考,思考可以达到最完美的水平。
李嘉诚的成功必须得益于他对“知止”的理解,因为他的办公室里挂着这两个字。他说:“无数企业的失败是由于贪婪;知止非常重要。”
事实上,停止实际上是道教所说的“愿意”,佛教所说的“戒律”,灵魂鸡汤被称为“学会放弃”,无论目标有多大,我们都应该学会暂时放下短期内无法实现的目标。
是的,道教讲“守静”,佛教讲“定”,心灵鸡汤叫“学会选择”,先实现1、目标可以在两年内实现。
下面提到的“格物”,道家叫“道法自然”,佛家叫“慧”,我们常说“知道为什么”。
3、事有本末,事有终末,知所先后则近道。
第三句话:成功的两个基础——掌握原则和明确目标
一切事物都有根有枝,一切事业都有目标有开始,了解了这本书的结尾,就接近了事物发展的规律。 大多数人面临困难却找不到解决办法,因为他们被复杂的外表蒙蔽了双眼,看不到事物的本质。不懂创新的人往往是“知道为什么”的人,这就是“本”。
尤其是这个“事有终”,很多人会简单的理解为“做事要有始有终”,其实不然。为什么不说“事有终”而是“事有终”?著名管理大师史蒂芬·柯维(Stephen R.Covey)《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的第二个习惯是“从终点开始”,这就是它所说的。
为了有计划地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确定目标,而不是去哪里——这是成功的方式。彼得·德鲁克被称为“管理大师中的大师”,他在管理实践中说:“没有工作,但相反,有目标来确定每个人的工作。因此,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
4、古欲明德的人必须先治国,想治国的人必须齐其家,想要齐其家的人必须先修身,想要修身的人必须先正其心,想要正其心的人必须先诚其意,想要诚其意的人必须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第四句话:成功的职业规划
企业管理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之一是,他们不仅找不到几个人才,而且这些不是人才的人心不在焉。在曹英,他们在汉朝,骑驴找马。。。因此,我们总是想画蛋糕,打鸡血,感恩,加薪,加奖金。最后,我们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为什么?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崇高的梦想,认为你的寺庙太小,无法实现他们的个人理想,但目前没有更好的地方,所以他们不得不成为一个和尚,等待和寻找机会。
而这句话,理解透彻,问题就解决了。
我们简单地用现代商业社会的语境进行翻译和梳理。也许它听起来不像原文那么高,但它并不粗糙:
现在,那些想成为亿万富翁和千万富翁的人(那些想在世界上表现出美德的人)必须首先有一个职业,学会管理一个企业(治理他们的国家)。然而,如果你没有这种能力怎么办?那么,你能先管理好企业的一个部门吗?能带领好团队(齐其家)成为一名成功的职业经理人吗?如果没有,能不能先学会做好自己的工作,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人士(修身养性)?
但是,为什么企业里那么多人不愿意努力提升自己(修身)呢? 因为他们心不在焉,一只脚在企业,一只脚在外面。想想看,他的“心”能正确吗?《大学》后面有一个解释:“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吃而不知道味道。这叫修身在心。”
为什么他们心态不好?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梦想,而是因为他们认为眼前的企业和工作似乎无法帮助他们实现梦想! 因此,我们需要帮助他们“正其心”。这个“正其心”的解决方案不是天天谈心态和感恩,而是“想正其心的人必须先诚其意”。
所谓“真诚”,就是让他们“愿意做这件事”,让他们明白做这件事实际上对他们未来的成长有帮助和价值。否则,我们必须不断加强监督管理,加强绩效考核,因为他们很容易“领导不同”。
“大学”后来解释说:“所谓真诚的人:不要欺骗自己,比如恶臭,比如好色。这就是所谓的谦逊。所以绅士们必须谨慎。”只有真正做到“真诚”,他们才会“谨慎”,学会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世界上唯一持续的激励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部的自我激励。
然而,要清楚地解释这件事对他未来的价值,他们必须对商业社会、企业、职业和成功有正确的理解——因此,“那些想要真诚的人必须首先了解它”,这样他们才能建立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
我对“职场竞争力”研究多年总结总结的“赢五修炼”体系,正好可以帮助他们全面了解一个成功人士应该具备的五大能力体系和相应的23个能力要素的原理和本质。—— 重点是这些能力要素的不断提高和进步,在任何人面前的工作中都应该得到改进,也有机会得到改进。成功人士与成功能力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是因为成功,而是因为这些能力不断提高,所以成功——成功人士是从琐碎的事情中取得的。
5、物格后知至,知至后意诚,意诚后心正,心正后身修,身修后家齐,家齐后国治,国治后天下平。
第五句话:总结-成功取决于不断实现阶段性满意度目标
其实这两句话说的是“物有本末,事有终结,知所先后近道。”
要有目标,我们必须知道从哪里开始,最终归因于对事物本质的理解。
6、自天子以来,一个普通人都是以修身为本,他的本乱而末治者,否则;他的厚者薄,他的薄者厚,没有。
第六句话:立身之本——自我修养,服务社会
从国家元首到普通人,每个人都应该以自我修养为基础。否则,家庭、事业、国家和世界都不可能得到很好的治理。不管优先事项如何,本末倒置也是不可能的,但要做好工作!
在进入职场之前,首先要做好“格物、知识”,所以我们一直在学习,为未来做好准备。
同时,我们也要“真诚正直”,做好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这样才能安心工作。
进入工作场所后,“培养道德”,不断提高工作场所的竞争力是基本的——一个不优秀的人,如何带来一个优秀的团队?你怎么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呢?一个不能很好地带领这个团队的人?你怎么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呢?
说到这里,我把这段话比作儒家思想中的《心经》,对吧?任何真正理解《心经》的人都会同意我的观点——事实上,我想说的是,如果有人不同意,他就不能理解《心经》。
至少,在我的指导下,在培训了很多企业的职业能力“赢五项培训”之后,了解的年轻人,无论是刚进入职场,还是在职场迷茫犹豫3、五年而不得其道,都能迅速进入稳定稳重的工作状态,而且很多人都在1、两年内迅速成长为经理,甚至创业成为老板...
可以看出,“理解事物”对“真诚和真诚”的重要性,以及不断自我完善和成长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