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曹丕最终没有杀曹植?
事实上,曹丕之所以没有杀曹植,主要有三个原因!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曹植死后没有参与夺权,这使得曹丕顺利接管了曹魏的权力。曹丕读了曹植的感情,曹植的威胁越来越小,所以曹丕没有对曹植做任何事!
一、 曹丕读了曹植的一份爱
曹丕与曹植继承人的争执历史悠久。即使是现在,每个人都非常熟悉他们的矛盾。曹丕强迫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也在民间广为流传,因此从正常的角度来看,曹丕继位后杀曹植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曹植曾经是曹丕最大的竞争对手!然而,在大家眼里,非常吝啬的曹丕最终选择了放过曹植,没有杀死曹植,这让很多人怀疑曹丕为什么要这样做。此外,既然曹丕可以放过曹植,为什么不放过曹彰呢?
曹张、曹丕、曹植都是母亲,当年争夺继承人的主要候选人是曹丕和曹植。曹张对这件事一点兴趣都没有。可以说他对曹丕没有威胁!
《三国志》: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说:“好为将”。太祖说:“为将军做什么?”对说:“被坚持锐利,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太祖笑了。
曹操曾经问过曹彰的抱负。结果,曹彰说他只想成为一名将军,在战场上战斗,这让曹操笑了起来。可以看出,曹张是一个典型的武术家,野心不大。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曹操从来没有把曹张培养成继承人。曹操更关注曹丕和曹植。而且曹丕与曹彰的关系仍然很好,曹丕还教曹彰如何说话,最终得到了曹操的赞赏!
《三国志》:太子称之为“清新有功,今西见上,宜不自伐,应对常若不足的人。”突到,如太子言,归功诸将。
总的看来,曹彰其实是一个心思单纯的武将,对曹丕一点威胁都没有,由于自己的志向不是治国,而是行军打仗,但最终曹彰的死亡,却令人十分惊讶!
黄初四年(223年),曹彰进京朝圣,结果突然暴毙于府邸,让人觉得很奇怪!
三国志的说法是曹彰暴杀,但当时,曹彰才35岁。他是一个健康的年轻人。此外,他以前从未听说过自己的疾病。此外,他是一个国王,医疗条件非常好。他在自己的封地上很好,为什麽一到曹丕这儿,就突然去世?于是后人便猜测,曹彰是曹丕杀死的!而且根据文献记载,当时的曹彰很可能死于曹丕的手,因为曹操死后曹彰有夺权的打算!
建安二十五年(二十二十年),曹操到洛阳后病重,于是命人召见曹彰,曹操还没到就死了。
《三国志》:太祖到洛阳,得病,驿召彰,未到,太祖崩塌。
这个记录看起来很正常,毫无疑问,但通过分析以下三个问题,我们会发现三国志的记录充满了故事!
一、曹操临终前没有召集曹丕王子。为什么要召见曹彰?
二、为什么曹操临死前没有留下诏书让曹丕继位?
第三,曹彰带兵去洛阳,曹操召见他时还没死。也就是说,曹操让曹彰带兵去洛阳,所以曹操为什么要曹彰带兵?
这三个问题很难回答,让我们来看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曹彰奉命来洛阳。结果,他发现曹操已经死了。之后,曹彰的行为变得非常奇怪。他先去找贾悝jy问问曹操的印章在哪里?后又与曹植商量,曹操召他前来,是为了改立王子,传给曹植!曹彰想劝曹植出马,立即攻占洛阳。结果曹植不愿意,就搁浅了,曹彰再也没有改变!与此同时,远离叶城的曹丕在没有收到曹操传位诏书的情况下直接宣布登基为魏王!
《三国志》: 太祖在洛阳崩溃,群臣拘常,以为太子即位,必须诏命。(陈)矫揉造作说:“王在外面(指洛阳),全世界都很害怕。太子要割哀即位,以远近之望。如果你爱你的儿子,彼此生活变化,国家就会危及。”也就是说,如果你有官员的礼物,你可以一天做。明旦,王后令,策划太子即位,大赦。
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其实曹操死得很突然,很多事情都没有妥善安排,否则,三国志不会用“群臣拘常”这个词来描述每个人的反应。很明显,每个人都觉得事情突然发生了,没有做好准备。此外,王子继位通常需要圣旨,但但曹操根本没有给曹丕任命,这让每个人都很头疼。曹操想干什么?最后,陈矫出马说曹操猝死于洛阳,曹张和曹植都在曹操身边。曹丕离得太远了。他应该立即继承王后的命令,稳定局势!最后,曹植放弃了夺权,曹丕成功继位,成为魏国之主!
曹操死后,曹丕、曹植、曹彰三兄弟之间发生的事情,其实我们可以大致推测一下上述三个问题的答案!
曹操召见曹彰绝对不是因为他渴望爱他的儿子,临死前想看儿子,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为什么不叫曹丕来看看呢?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为什么要曹彰带兵呢?大家都知道古代皇帝让臣子带兵回京是什么意思吗?一定有内部问题。皇帝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他必须用武力镇压它。那么曹操一辈子都很勇敢。他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我认为除了有着丰富翅膀的曹丕,其他人不足以威胁曹操,对吧?顺便说一句,这里需要补充的是,从安阳曹操墓的出土来看,曹操的头骨不完整,好像被砍了。至于是谁干的,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因此,以上三个问题的答案是:1、曹操没有召集曹丕,只召见曹彰,其实是为了提防曹丕,让曹彰来保护他。二、曹操临终前,之所以没有向曹丕下达传位诏书,很可能是他暂时改变了主意,不想把传位传给曹丕。三、曹操允许曹彰带兵,就是想用武力压服周围的人,实施他改变继承人的计划!至于曹操的死,阴谋论是曹丕干的!(一家之言,求轻喷!)
这样一看,曹彰来到洛阳,发现曹操死了,然后直接向贾悝jy要印章,劝曹植对抗曹丕,其实很容易理解,因为当曹操召他前来时,他一定给了他暗示。
《魏略》:突至,临淄侯植说:‘先王召我者,欲立汝也’植说:‘不可能。没见袁氏兄弟!’
不幸的是,曹操死得太突然了,曹植不愿意重蹈袁绍家族的覆辙,所以他没有反抗。最后,曹丕称王!曹丕继位后,自然知道内情,知道曹植有机会扳手腕,却放弃了,所以没有杀曹植。此外,曹植本身也没有实力,所以曹丕念及曹丕没有夺权的情怀,放了曹植一马!而曹彰那边,曾经被曹操暗示,很可能知道点什么,而且确实有夺权的行为,所以他不得不死,于是出现了曹彰暴死的一幕!
说白了,曹丕不杀曹植和曹彰之死其实是因为一件事,那就是曹操死后王位的变化!
二、卞太后的庇护
曹丕、曹植、曹彰是亲兄弟,都是卞太后的儿子,卞太后很有道理。她一直在保护曹植,所以曹丕没能杀死杀手!
在曹丕去世之前,他曾想杀死他的叔叔曹洪。没有人能说服他。最后,卞太后成功地说服了曹丕。据《世说新语》报道,曹丕也想伤害曹植。结果,卞太后阻止了曹丕你已经伤害了我的一个儿子(曹彰),不要伤害我的另一个儿子。由此可见,正是因为卞太后的阻拦,曹丕才没有杀曹植!《世说新语》是一部小说,并不完全可信,但这种观点一直存在于民间。
三、曹丕爱惜自己的名声
曹丕篡汉,已经损害了他的名声,之后曹彰之死,更是让大家对曹丕颇有微词!虽然曹丕是否被曹丕杀还没有定论,但一个好将军来到曹丕的地盘时突然突然死亡,这不得不发人深省。曹丕被怀疑“杀弟”,如果曹植再次被杀,那天下人对曹丕的看法基本上是完全消极的。曹丕虽然是魏国皇帝,但毕竟还是人,人要在意舆论,所以最后为了自己的名声,曹丕选择了放过曹丕。
结语
总的来说,曹丕没有杀曹植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曹丕读了曹植的一份情,二、卞太后在保护曹植,三、曹丕爱惜自己的名声。第一个原因实际上是最重要的。曹操去世时,曹魏政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曹张曹植就在曹操身边,曹丕没有传位诏书。如果曹植真的想战斗,也不是没有希望,但最终曹植放弃了,把王位给了曹丕,避免了曹丕的很多麻烦,所以曹丕读了曹植的爱,最后没有杀死曹植!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和《魏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