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太后刘娥临终前不停地拉着衣服,宋仁宗想到了什么,命令她脱下衣服
说到封建王朝的摄政女性,一般都提到武后、吕后、慈禧太后。其实北宋的刘太后可以和这三个并排。
刘太后在历史上并不出名,可能是因为她的历史形象相对温和,很容易被历史尘埃埋葬,不像武术后和吕后。其中一个称为皇帝,另一个等于称为皇帝,都在各自的王朝掀起了血腥的风。虽然刘太后在法庭上也有果断的一面,但她没有任命酷官员,也没有杀死政敌。
事实上,这有点像慈禧太后。她在法庭上玩一流的权力,但并不残忍和血腥。慈禧太后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她的时代离我们不远,足够难忘。
但与慈禧太后相比,北宋的刘太后在政治道德上明显更高。
虽然刘太后也沉迷于权力,但她最终还是把国家放在首位。慈禧以牺牲国家为代价维护自己的权力。
简单来说,为了让大家伙对刘太后有一个概念印象。
封建王朝最终能够摄政的女性,一定是百年一遇的残酷角色。就传说而言,刘太后实际上是另外三个传说。
吕后是刘邦打江山的原配,情况特殊,优势明显;武后和刘太后差不多,靠美貌和才华征服皇帝,但武后还是有母子贵的痕迹;慈禧太后就是这样。如果她没有生下同治皇帝,她根本不会玩。
然而,刘太后并没有为北宋皇室生下一男半女,她出身贫寒。她登上庙里的君座完全取决于女人的美貌、智慧和不可或缺的好运。
再俗一点,她就是那个真正得到帝王真爱,并利用帝王真爱一步步登上权力巅峰的女人。
历史书上说,刘娥的祖父是后晋后汉的右卫将军刘延庆。她的父亲刘通是宋太祖时的虎捷指挥使,带领嘉州刺史,所以她在成都长大。但从她以前的贫困经历来看,她杰出的家庭背景一定是编造出来的。
父亲做过都指挥使,再家道中落,曾经指挥使的女儿也不会沦落到街头摇拨浪鼓,卖唱歌。
此外,从她早嫁的男人也可以看出,她一定是出身贫寒。
大宋皇后和摄政太后未来嫁给的第一个男人是什么?
银匠。
银匠叫龚美。
结婚后,他们一起去京城谋生。
谁知道,到了大宋京城后,刘娥很快就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龚美大概是一个很会交际的银匠,在京城结交了一些朋友,包括在襄王(后来宋真宗赵恒)府当差的张琦。
赵恒当时还没有结婚,故意选姬。
张芪看到刘娥有一品美女的美貌,便给龚美搭了个人生软梯子,让你老婆刘娥试试怎么样,万一襄王看上了呢?
另一种说法更简单,张芪直接从龚美那里买了刘娥,然后作为美食送给赵恒。
不管怎样,有一个有趣的细节。刘娥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龚美非常一致。她不介意丈夫卖掉自己。否则,刘娥将来不可能长期把龚美当作母亲的表弟。
应该说这个女人情商高,还是应该说她的气质很凶?
天气很美,第一次见到刘娥,赵恒一见钟情,然后坠入爱河。
因此,曾经在街上唱歌的女人,银匠的妻子变成了王的女人。
然而,赵恒的父亲宋太宗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大宋的接班人怎么能找到一个二手歌手呢?因此,刘娥不能留在王府。
女人最大的幸运就是遇到一个真正爱自己的男人,刘娥就是这样一个幸运的女人。
或者说,刘娥的美丽使她幸运。
虽然皇帝父亲的严令不得不服从,但赵恒并没有抛弃刘娥,而是偷偷地把她藏在张芪家里。
这一藏是十五年。
对于普通女性来说,15年没有名声,没有天空,人们可能会早早放弃。但刘娥是另一种状态。在过去的15年里,她把自己的美培养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具有美的内涵和智慧。
公元997年,宋太宗去世,赵恒继位,属于刘娥的春天终于来了。
此时,刘娥已经是一个36岁的女人,但这并没有影响赵恒对她的爱。刘娥一进宫,就被称为美女。虽然她的品位不高,但她的实际地位很高,因为宫里的女人除了郭皇后一个人被封。
接下来的情节和后来的慈禧非常相似。刘娥经常在宋真宗批评奏折时开始。开始这一打并不重要。刘娥非同寻常的洞察力被展现出来,她在不知不觉中熟悉政府。
当然,在深宫,光有皇帝的宠信是远远不够的,要想上位,还得有不可思议的好运。
在这一点上,刘娥又幸运到了极点。
郭皇后生的三个王子,加上其他妃子生的两个,都没有活过十岁。
宋真宗年近40岁,连接班人都没有。
在五个王子全部死亡之前,郭皇后也在1007年死亡。
这相当于为刘娥扫除了当皇后的障碍,向后看,也扫除了她摄政主政的障碍。
宋真宗愿意让刘娥成为皇后,但由于刘娥的出身太低,只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众臣闭嘴,想让刘娥有个儿子。
各种迹象表明刘娥不应该生孩子,所以他们想借腹生孩子。在这个环节,刘娥的运气还是很好的。她的侍女李和宋真宗相比,生了一个儿子。这是后来的宋仁宗赵真。
在民间,这件事传来腹黑邪恶,所谓狸猫换王子,来源就在刘娥这里。
无论如何,这样,刘娥就有了儿子,儿子凭母贵,冲破朝中的批评反对,刘娥勉强当上了皇后。
在这里,刘娥的运气或属于她的时代还没有结束。
刘娥成为皇后,宋真宗的身体不好。
身体被掏空的结果是权力被架空。
就此,刘娥慢慢转型为政治女强人。
宋真宗发现这一迹象后,也试图扼杀刘娥摄政的势头,但最终未能成功,带头反对刘娥的寇准等臣被罢免、流放。
1022年2月,54岁的宋真宗去世,留下遗诏:王子赵真即位,皇后刘氏为皇后,杨淑妃为皇太妃,军国重事“权取”皇太后。
小皇帝赵真只有11岁,所以刘娥实际上成了摄政皇太后。
总的来说,刘太后的摄政还是很有气象的,开明,宽仁,有所作为。
但随着摄政时间的推移,刘太后逐渐产生了称帝之欲。
刘太后犹豫不决,或者缺乏信心。缺乏信心的原因是她没有在朝鲜培养出忠于自己的外戚力量集团。
从这一点来看,刘太后似乎又有了自己的欲望,没有了自己的行为。
1033年,56岁的刘太后在不愿归政、不愿称帝的纠结中,突然在朝廷上提出了一个要求,她要求天子穿上衣服去太庙祭祀。
猛一看,这就像是称帝前的试探,正式称帝的前奏。
不幸的是,即使刘太后此时有这种心理,也不可能,因为她的身体不好,她的生活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刘太后玩的是过瘾就死的自我安慰吗?
令人困惑的是,在完全还政于仁宗之后,她并没有脱下天子的衣服。
正因为如此,她在临终前的奇怪举动不断地拉着自己的衣服。
起初,仁宗不明白刘太后想表达什么。
很会说话的参知政事薛奎解释说:太后这是不愿先帝看到她穿着天子衣服埋葬的。
仁宗听了,突然意识到,于是赶紧把刘太后换回皇后的衣服。
但既然不想穿天子衣服去见先帝,为什么刘太后不提前脱下这条裙子,轻松死去呢?
临终前不知道忏悔吗?
还是她根本就是另一个意思,为什么不早点穿上这件衣服呢?为什么穿这件衣服不能再活两年?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刘太后还有10年的时间,以前穿着天子衣服的太庙祭祖很有可能演变成称帝的前奏。
总之,从权力心理的角度来看,了解政事薛奎的解释只是一个快乐的答案,可能不是正确的答案。刘太后的行为更像是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