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意境之降生
整理主笔_《现代国画》
文章来源_收集
一、意境的意义
在北京,龚定庵对戴醇士说:"西山有时渺然隔云汉外,有时苍然堕几席前,不关风雨晴晦也!"西山的忽远忽近,不是物理学上的远近,乃是心中意境的远近。
方士庶在《天慵庵漫笔》里说:"山水草木,造化天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翰墨有无间,——故前人翰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六合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中国绘画的整个精粹在那几句话里。本文的千言万语,也只是阐明此语。
恽南田《题洁庵图》说:"凝视斯境,一草一树、一丘一壑,皆洁庵(指唐洁庵)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世所有。其意象在六合之表,荣落在四时之外。将以尻轮神马,御泠风以游无限。实所谓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尘垢粃糠,淖约冰雪。时俗龌龊,又何能知洁庵游心之所在哉!"
恽寿平《山川册》上海博物馆躲
画家诗人"游心之所在",就是他独辟的灵境,创造的意象,做为他艺术创做的中心之中心。什么是意境?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的条理差别,可有五种境域:
(1)为称心心理的物量的需要,而有功利境域;
(2)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域;
(3)因人群组合互造的关系,而有政治境域;
(4)因穷研物理,逃求伶俐,而有学术境域;
(5)因欲返本回实,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域。
功利境域主于利,伦理境域主于爱,政治境域主于权,学术境域主于实,宗教境域主于神。但介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详细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次序、节拍、协调,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认为象征,使人类更高的心灵详细化、肉身化,那就是"艺术境域"。艺术境域主于美。
所以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
沈周《卧游图册》故宫博物院躲
瑞士思惟家阿米尔(Amiel)说:“一片天然光景是一个心灵的境域。”
中国大画家石涛也说:“山水使予代山水而言也。……山水与予神遇而迹化也。”
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水而立言,他所表示的是主看的生命情调与客看的天然气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小巧,渊然而深的灵境;那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认为艺术的"意境"。
沈周《卧游图册》故宫博物院躲
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王安石有一首诗:“
杨柳喊蜩绿暗,
荷花夕照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
白头相见江南。
前三句满是写景,江南的艳丽的阳春,但着了末一句,全数气象遂覆盖上,啊,渗入进,一层无边的难过,回忆的愁思,和重逢的欣慰,情景交错,成了一首绝美的"诗"。
元人马东篱有一首《天净沙小令》: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落日西下——
断肠人在天边!
也是前四句完全写景,着了末一句写情,全篇点化成一片忧愁孤单,宇宙荒冷,枨触无边的诗境。
沈周《卧游图册》故宫博物院躲
艺术的意境,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差别,现出种种色相,如摩尼珠,幻出多样的美。同是一个星天月夜的景,影映出几层差别的诗境。
元人杨载《景阳宫看月》云:
大地山河微有影,
九天风露浩无声。
明画家沈周《写怀寄僧》云:
明河有影微云外,
清露无声万木中。
清人盛青嵝咏《白莲》云:
半江残月欲无影,
一岸冷云何处香。
杨诗写函盖乾坤的封建的帝居气焰,沈诗写迥绝世尘的幽人境域,盛诗写风流蕴藉,眷恋光景的诗人襟怀。一主气象,一主幽思(禅境),一主情致。
至于唐人陆龟蒙咏白莲的名句:"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晨风清欲堕时。"却系为花逼真,偏于赋体,诗境虽美,主于咏物。
在一个艺术表示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进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满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了一个特殊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垦了新境,正如恽南田所说"皆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世所有!"那是我的所谓"意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代画家张璪那两句训示,是那意境创现的根本前提。
二、意境与山川
元人汤摘实说:"山川之为物,禀造化之秀,阴阳晦冥,晴雨冷暑,朝昏日夜,随形改步,有无限之趣,自非胸中丘壑,汪汪洋洋,如万顷波,未易摹写。"
艺术意境的创构,是使客看景物做我主看情思的象征。我人心中情思起伏,波涛改变,仪态万千,不是一个固定的物象轮廓可以如量表出,只要大天然的全幅生动的山水草木,云烟明晦,才足以表象我们胸襟里兴旺无尽的灵感气韵。
沈周《卧游图册》故宫博物院躲
恽南田题画说:"写此云山绵邈,代致相思,笔端丝纷,皆清泪也。"山川成了诗人画家抒写情思的前言,所以中国画和诗,都爱以山川境域做表示和咏味的中心。和西洋自希腊以来拿人体做次要对象的艺术路子迥然差别。
董其昌说得好:"诗以山水为境,山水亦以诗为境。"艺术家天禀的诗心,映射着六合的诗心。山水大地是宇宙诗心的影现;画家诗人的心乖巧跃,自己就是宇宙的创化,它的卷舒取舍,恰似太虚片云,冷塘雁迹,空灵而天然!
沈周《卧游图册》故宫博物院躲
三、意境创造与人格修养
那种微妙境域的实现,全靠艺术家平昔的精神修养,天机的培育提拔,在活泼泼的心灵飞跃而又凝思寂照的体验中突然地成就。
元代大画家黄子久说:"整天只在荒山乱石,丛木深筱中坐,意态忽忽,人意外其为何。又往泖中通海处看急流轰浪,虽风雨骤至,水怪悲诧而掉臂。"
宋画家米友仁说:"画之老境,于世海中一毛发事泊然无着染。每静室僧趺,忘怀万虑,与碧虚寥廓同其流。"
黄子久以狄阿理索斯(Dionysius)的热情深进宇宙的动象,米友仁却以阿波罗(Apollo)式的平静涵映世界的广阔精微,代表着艺术生活上两种更高精神形式。
沈周《卧游图册》故宫博物院躲
在那种心境中完成的艺术境域天然能空灵动乱而又深厚幽渺。南唐董源说:"写江南山,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视之则景物灿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
艺术家凭仗他深静的心襟,发现宇宙间深厚的境地;他们在大天然里"偶遇枯槎顽石,勺水疏林,都能以密意冷眼,求其幽意所在"。黄子久每教人做深潭,以杂树滃之,其造境可想。
所以艺术境域的闪现,绝不是纯客看地机械地描摹天然,而以"心匠自得为高"。(米芾语)出格是山水景物,烟云变灭,不成摹仿,须凭胸臆的创构,才气掌握全景。
沈周《卧游图册》故宫博物院躲
宋画家宋迪论做山川画说:
先当求一败墙,张绢素讫,天天视之。既久,隔素见败墙之上,高低盘曲,皆成山川之象,心存目想:高者为山,下者为水,坎者为谷,缺者为涧,显者为近,晦者为远。神领意造,恍然见人物草木飞动往来之象,了然在目,则随意命笔,默以神会,天然景皆天就,不类报酬,是谓活笔。
他那段话很能够阐明中国画家所常说的"丘壑成于胸中,既寤发之于翰墨",那和西洋印象派画家莫奈(Monet)早、午、晚三时临绘统一光景至于十余次,锐意写实的立场,迥不不异。
克劳德·莫奈《干草堆》
四、禅境的表示
中国艺术家何以不满于纯客看的机械式的模写?因为艺术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天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域层深的创构。从曲看感相的模写,活泼生命的传达,到更高灵境的启迪,能够有三条理。
蔡小石在《拜石山房词》序里描述词里面的那三境层极为精妙:“夫意以曲而善托,调以杳而弥深。始读之则万萼春深,百色妖露,积雪缟地,余霞绮天,一境也。(那是曲看感相的衬着)再读之则烟涛洞,霜飙飞摇,骏马下坡,泳鳞出水,又一境也。(那是活泼生命的传达)卒读之而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鸿雁高翔,坠叶如雨,不知其何以冲然而澹,翛然而远也。(那是更高灵境的启迪)”
江顺贻评之曰:"始境,情胜也。又境,气胜也。末境,格胜也。""情"是心灵关于印象的间接反映,"气"是"生气远出"的生命,"格"是映射着人格的崇高风格。西洋艺术里面的印象主义、写实主义,是相等于第一境层。浪漫主义倾向于生命音乐性的旷达表示,古典主义倾向于生命雕像式的清明启迪,都相当于第二境层。至于象征主义、表示主义、后期印象派,它们的旨趣在于第三境层。
沈周《卧游图册》故宫博物院躲
而中国自六朝以来,艺术的抱负境域却是"澄怀看道"(晋宋画家宗炳语),在拈花浅笑里领略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如冠九在《都转心庵词序》说得好:
"明月几时有"词而仙者也。"吹皱一池春水"词而禅者也。仙不容易学而禅可学。学矣而非栖神幽遐,涵趣寥旷,通拈花之妙悟,穷非树之奇想,则动而为沾滞之音矣。其何以澄看一心而腾踔万象。是故词之为境也,空潭印月,上下一澈,屏常识也。清馨出尘,妙香远闻,参净因也。鸟喊珠箔,群花自落,超圆觉也。
澄看一心而腾踔万象,是意境创造的始基,鸟喊珠箔,群花自落,是意境表示的圆成。
沈周《卧游图册》故宫博物院躲
绘画里面也能见到那意境的层深。明画家李日华在《紫桃轩杂缀》里说:
凡画有三次。一曰身之所容;凡置身处非邃密,即旷朗水边林下、多景所凑处是也。(按此为身边近景)二曰目之所瞩;或奇胜,或渺迷,泉落云生,帆移鸟往是也。(按此为眺瞩之景)三曰意之所游;视力虽穷而情脉不竭处是也。(按此为无尽空间之远景)然又有意有所忽处,如写一树一石,必有草草点染取态处。(按此为有限中见取无限,逼真写生之境)写长景必有意到笔不到,为神情所吞处,长短有心于忽,盖不能不忽也。(按此为借有限以表示无限,造化与心源合一,一切形象都构成了象征境域)其于佛法相宗所云极迥色极略色之谓也。
于是绘画由充沛的色相到达更高心灵境域,所谓禅境的表示,种种境层,以此为回宿。戴醇士曾说:"恽南田以'落叶聚还散,冷鸦栖复惊'(李白诗句)、品一峰(黄子久)笔,是所谓孤蓬自振,惊沙坐飞,画也而几乎禅矣!"
恽寿平《山川册》上海博物馆躲
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贰,曲探生命的来源根基。禅是中国人接触释教大乘义后体认到本身心灵的深处而绚烂地发扬到哲学境域与艺术境域。静穆的看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也是构成"禅"的心灵形态。
《雪堂僧人拾遗录》里说:"舒州承平灯禅师颇习经论,傍教说禅。白云演僧人以偈寄之曰:'白云山头月,承平松下影,良宵无暴风,都成一片境。'灯得偈颂之,未久,于宗门方彻渊奥。"禅境借诗境表达出来。
所以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既须得屈原的缠绵悱恻,又须得庄子的超旷空灵。缠绵悱恻,才气一往情深,深进万物的核心,所谓"得其环中"。超旷空灵,才气如镜中花,水中月,羚羊挂角,无迹可觅,所谓"超以象外"。色便是空,空便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那不单是盛唐人的诗境,也是宋元人的画境。
——摘自《美学安步》
长江文艺出书社,2019
傅申书画判定与艺术史十二讲 士风悠长-陈乐民文心画事 历代名画赏识 中国历代绘画电子图库
3800幅历代古画高清图,56G内存-古画U盘
若何赏识“看起来都差不多”的山川画?
中国“文人画”最初的顶峰,四条屏拍出万万天价
存眷现代国画
整理主笔_ 夕月慕画
本文言论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转载请说明来源
特殊声明
图片均搜集自收集公开材料
编纂其实不确定做品之实伪,不做为投资收躲的根据
仅供书画喜好者参考
版权声明
我们尊重原创,本号所推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
敬请原做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置
点击“阅读原文” 进进“艺术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