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文选 | 弘一法师诗词鉴赏(七)

2周前 (11-14 19:50)阅读1回复0
路亚哦哦哦
路亚哦哦哦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7
  • 经验值7623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5247
  • 回复0
楼主

弘一法师诗词鉴赏(七)

遇风愁不成寐

李叔同

(到津次夜,大风怒吼,金铁皆喊,愁不成寐。)

世界鱼龙混,

天心何不服?

岂因时事感,

偏做怒号声。

烛尽难觅梦,

春冷况五更。

马嘶残月坠,

笳鼓万军营。

(1901年2月做于天津)

【布景】

本诗做于辛丑(1901年)2月,原用魏碑体书写。李叔同抵达天津城里时,头几天借居于城东姚氏家中,也就是李叔同二哥李文熙的岳父家。李叔同与姚家品侯、召臣二兄弟是早年的文友,故亲戚兼伴侣,不只多了份友谊,碰头也有说不完的话。

住在姚家的头天晚上(来津的第一天晚上住在塘沽郊外的旅店里),李叔同正欲歇息,屋外突然风平浪静,草木摇动,门窗做响,金铁齐喊。那种如末日将临般的夜晚,使得李叔齐心烦意乱,难以成眠,莫名的愁绪忍不住涌上心头。既然夜不克不及眠,那只能披被而坐,触景生情之余,吟得五律《遇风愁不克不及寐》一首。

【鉴赏】

那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头四句是对其时场面地步的描写与感慨。首联“世界鱼龙混,天心何不服”,意思是说那个世界早已是鱼龙稠浊,满目弱肉强食,敲诈勒索,毫无次序和文明可言。抛却满清的陈旧迂腐不说,仅是李叔同从塘沽进进天津的旅途中,目击了抗击列强失败后的战争创伤到处可见,那世上还哪有什么公允和正义?面临世间种种怪状,老天爷的心莫非不感应愤愤不服吗?

诗的颌联。关于面前苍生的哀苦与战争的疮痍,连老天爷都其实看不下往了,那电闪雷喊、风平浪静的“怒号”之声,莫非不恰是老天不满与愤慨的渲泄吗?上天天然是公允的,天然会向仁慈与柔弱一方倾斜。“岂因时事感,偏做怒号声”,既是上天的表达,也是做者心中的盼愿——当国度和当政者都靠不住的时候,也只能仰仗上天的庇佑了。

面临全国败乱纷扰的时事,本身当然是爱莫能助;不只如斯,既然本身已不克不及寐,那若何渡过那漫漫的冷夜呢?那倒也是个问题。于是在颈联中,做者写道,“烛尽难觅梦,春冷况五更”,蜡烛都快燃尽了,春冷料峭,一夜五更,如今恐怕连三更都还没有呢!此时此刻,在诗的尾联最初两句,既是写实,也是绘虚:做者不觉披衣立于窗前,看到残月已西沉,此时却似乎听到远方有战马的嘶喊声,以及有数不清的笳鼓在数以万计的军营中高亢吹起,兵士们整拆待发,随时预备奋勇杀敌,一雪前耻!那种虚实彼此交叉的艺术手法,在整诗中表示得尤为凸起。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做者虽身境悲苦,然心系家国的忧愤情怀却是真诚而急迫,用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来描述做者此时的心境,可谓再安妥不外!

【正文】

①鱼龙混:是“鱼龙稠浊”的省略,鱼和龙一同混在水中,比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路,良莠不分。唐张志和《和渔夫词》:“风搅漫空浪搅风,鱼龙稠浊一川中。”

②笳鼓:笳,古代北方的一种乐器,形似笛。鼓,战鼓。笳鼓合在一路,一般借指军乐,或指两军交战时的号角声。明沉摘《令媛记·囊沙》:“笳鼓震天喊,旗帜耀日明。”

③天心:上天之心。清钱澄之《广哀》:“西市风沙起,天心正不服!”

来源 |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

0
回帖

法师文选 | 弘一法师诗词鉴赏(七)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