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子致知”,格子是什么“物”,造成什么“知”?怎么理解?大学之道三纲八目作文

刚刚阅读1回复0
披着凉皮的糖
披着凉皮的糖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4
  • 经验值534797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06959
  • 回复1
楼主

什么是“物”,什么是“物”,什么是“知”?怎么理解?

谢谢邀约。

“格物致知”这句话源于《四书五经》中《大学》的第一章。朱说:“大学”是“外有规模极大,内有详细的节目”。规模是“明明德”、“亲民”、至于至善,这就是“三纲领”。节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朱子称之为“八条目”。“大学”的特点是有纲领、有条目、有规模、有节次,纲领引领全文,条目是细化的具体内容。

“格物致知”,格的是什么“物”,致的是什么“知”?该怎么理解?大学之道三纲八目作文

“大学”说:“知在格”,“物有本末,事有终。知先所后,就近道了。”“格”就是理解和研究;“物”指的是万物。把“格”联系起来,就是理解和研究世界上万物存在和发展的道理。

“智慧”是使、实现和获得的意义;“知识”是知识和真理。在儒家思想中,“知识”也可以理解为“智慧、意识”和仁、义、礼、智、信,因为“知识”通过“智慧”,智慧和阴谋也是如此。简单地从事“知识”,就是让自己获得知识,掌握了解世界的知识,改变世界的方法。

那么,“格物致知”就是获取知识的途径,在于理解和研究世界上万物的道理,掌握万物自然发展的原则和根本性,有追根溯源的意义。简而言之,“格物致知”是一种学习方法,哲学上称之为认识论和方法论。

“格物致知”,格的是什么“物”,致的是什么“知”?该怎么理解?大学之道三纲八目作文

被世人称为两大圣人之一的王阳明先生说得更清楚:“格物致知”是正心诚意致良知,即“知行合一”。

王阳明认为格物和致知是一样的。“格物”是“致知”的时间,知道“致知”就已知“格物”。如果是未知的“格物”,那就是“致知”的时间。

0
回帖 返回教育

“格子致知”,格子是什么“物”,造成什么“知”?怎么理解?大学之道三纲八目作文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