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科举轨制中,通过最初一级中心政府朝廷测验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代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唐代时,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次要,后来诗赋成为进士科的次要测验内容。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身世,称进士。
《青浦县志》(清光绪版)中的三泖图
青浦地处九峰三泖之间,人才荟萃。在科举时代有记载的青浦进士有162人(包罗武进士2人)。在唐代仅有顾谦1人登进士科,宋代进士有4人,元代未见记载,明清两代较为详实。明代自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起头,有进士86人,清代有69人。最初一任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的徐彭龄,辛亥革命后曾被选举为青浦第一任县民政长。另有明万历年间和清康熙年间武状元各1名。
在那162名进士中,有如许两小我,徐三重、徐祯稷,以“父子双进士”鹊举松郡。徐氏父子是青浦七宝人。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青浦建县时,七宝属青浦县。到明万历元年(1573年),以蒲汇塘和横沥河为界,七宝镇分属华亭、上海、青浦三县分治。
徐三重像(照片来自收集)
展开全文
徐三重(1543—1621年),字伯同,号鸿州。父沛为松郡名医。祖设义塾于镇,以课徐氏子孙及乡里贫冷门生,三重于塾中进学启蒙。父督学甚严,三重倍加勤读。因学绩超伦,被平辈赞为神童。孺子试为一邑之案首(秀才第一),年未弱冠。为邑庠生后,吃苦益进。五年后,中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举人。明万历二年(1574年)会试中贡生,明万历五年(1577年)殿试以第二甲登科即被朝廷授刑部主事。仕途六年,陈利除弊,弛刑科,倡教化,以“怡清乐靖”按抚四方,颇著治绩。然而与首辅张居正“得盗即斩”的报刑政策相左,更不满张居正主政下的军政陈旧迂腐,报国无门,便在染疾中告退回乡。
《青浦县志》(清光绪版)记载徐三重中进士
回到家乡青浦后,倾慕于一方一地的公益。起首修茸七宝最早的乡校——祖父徐寿兴办的“徐氏义塾”,让族中门生和贫冷门生能陆续读书,使七宝一地人才辈出。又顺风气民俗之情,见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建造的七宝教寺大殿陈旧不胜,建于兴云桥上的那座俗称无底关王庙残缺严峻,便捐资主持重修,使两庙辉彩重光。
《青浦县志》(清光绪版)中专门为徐三重立传
后绝意仕途,40年不进公门。士医生路子松江,便到七宝登门拜见,他闭门谢客,情寄白云。然情系社稷,心忧幼主,盼器用正人妙手,多行善政,得报则喜形于色。闻国度有水旱之灾,则茶饭无思,寝不安枕。曾撰写了动人肺腑的《救荒议》,陈说救荒主张,关心国计民生。以“民为国本”,告诫在位为政的“彼苍大人”。
他善待年迈双亲,以孝行闻于松郡,以睦邻仁德垂范于世。恬澹明志,俭约处世,不尚豪华,惜时以读书著作。他书斋中悬有八句处世警言:“室无美姬,堂无俊仆,家无戏具,门无杂宾。宅取安人,田取给食,书取明道,器取适用”。
《四库全书》中收录的徐三重所撰的《摘芹录》(图片来自收集)
他仕不求荣,事不占利,功不求名,惟以学问是求。虽老年末年垂垂老矣,未尝释卷著书。著做有:《读史余言》《慵景录》《郡志摘》《摘芹录》《言古余论》等,凡二十种四十六卷,可谓著做等身。以上各著或见于明史,或见录于《四库全书》存目,或见于《文渊阁著录》,可见其文章档次之高、著做之影响非统一般,仿佛一代大儒。
徐三重卒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享寿78岁。以其著做宏富,一生嘉言懿行,被学者门下称为鸿州先生。朝廷逃封为“四川夔州府知府”正四品衔。
徐祯稷(1575—1644年),字厚源,号叔开,三重次子。承家学,少机警好思,敬笃于学。23岁那年,即应乡试,因体欠佳未酬。后益努力于窗课,讲究于科文策论,卓然于同窗。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再赴南京,酬志中举。次年进京又中进士,捷报至郡,人以“一门双进士”赞之。旋即被朝廷授为刑部主事,职与父同,传为美谈。继而被放外任,历任四川夔州府知府、四川按察使副使,掌一省刑名纠劾大权,留任达三十余年。蜀人以“如雪肝肠羊叔子”称颂,于是以“叔开”为号,加勉自警。
《青浦县志》(清光绪版)记载徐祯稷中进士
为官任上,父亲徐三重特撰写《政要二十四条》寄勉做祯稷诫训。接父训为官益廉,爱民勤政。在政近四十年,未给家中寄赠一物,曾写诗禀父:“寄语机云山下水,出山仍似在山清”。以表本身清廉自守。年花甲后告老回里,蜀人以清蕙见思,每拂恼人清风,辄称之谓“徐公风”。
徐祯稷享年70卒。他一生好诗,吟咏明志或关心民情,或咏蜀中风物山川,首以千计。留有诗文集五种:文集《耻言》,诗集有《荆华馆草》《看华亭草》《白云草》《明善堂诗集》传世。
材料:青浦档案
编纂:吕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