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撷句:深秋残荷美

3周前 (11-14 22:26)阅读1回复0
东乐
东乐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3
  • 经验值8456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6913
  • 回复0
楼主

△做者:墨慧静

深秋冷凉,晨起安步小区河岸曲径,看河中千姿百态的残荷,顿有一种别样的美感。在审美情趣中,有一种美喊残荷之美, 那种残荷之美,如诗如画,神韵特殊。秋荷虽残败枯萎,它的由盛到衰的过程,却是生命的笔录,是一种美的记忆,是秋水中一道标致的光景。荷花在金风的残虐下,固然没有了夏季婀娜的身姿,却仍然风骨照旧,仍然绽放出“出淤泥而不染”的傲骨。

秋风潇瑟,残荷孤寂,泛溢着静谧的美,“冷水映残荷,凉风摇残枝”。莲蓬枝杆,疏影横斜,清美的傲骨,残破的韵意,好像一幅泼墨适意画,付与残荷别样的美。周敦颐,在《爱莲说》一文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曲,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看而不成亵玩焉”。他在文中把莲荷骨子里的美,表述得淋漓尽致。那种骨子里的美,在荷残时仍然风韵犹存。

小区的小河不宽,最宽处不外20米。盛夏时,小河几乎被荷叶完全笼盖,满河皆绿。金秋时节,荷花枯萎,荷叶失往碧色,孤单地立于水中,倒影于水面,透露出特殊的诗韵,不由想起白居易在龙昌寺看残荷后写的闲适诗:

冷碧新秋水,残红半破莲。历来零落意,不似此池边。

那首诗不外短短20字,却句句平实易懂,细揣其诗,其意却並不浅,诗中所赞誉的残荷之美和寓意的现实,尽显其唯美而富有哲理的字句之中,读来总喊人几番回味,几番扼腕而赞。

深秋凉冷,荷花已残,荷叶碧色已退,池塘里的荷叶和枝条色彩由绿变黄,枯槁的荷叶倒垂于水中,静静的水面倒映着荷叶之影,固然色衰叶枯,却照旧连结着自已的风骨,照旧展现着最初的一抹艳丽。细揣其诗意,其意颇深,意味无限。看着面前枯黄的荷叶,寥落的莲蓬,在秋天晨曦中,闪现出别是一番滋味的标致!此景此情,善感的白居易天然会触动一生坎坷零落的心绪,从心底里发出由衷的感概,写出那充满哲理的诗句来。

悲秋伤怀,历来是文人们喜好的题材,秋的潇肃,很随便触发文人们的感情,触发他们对现实境遇的慨叹。白居易的闲适诗对后人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气、恬澹悠闲的意绪情调,都为人们所赞扬。但他的诗中所表示出知足的“闲适”思惟,以效法陶渊明回稳的生活立场,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

闲适诗,是白居易诗做风气之一,有着尚实、尚俗、等特征,在内容和情调上有本身特殊的特征,意在独善和知足,从而表示出恬澹安然平静、闲逸悠然的情调。

比白居易晚的闻名诗人李商隐,因为仕途不顺,颇多磨练,心绪忧闷,郁结于怀,常表示于诗句之中。因而,他的诗总闪现出一种特殊的高情意远,寄寓着一种深远的意韵,他在《宿驼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诗中写秋天残荷就别有意韵。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前两句写了清幽之地离城很远,后两句写了“秋阴不散霜飞晚”,给原来不明朗的心境,投上深挚的暗影,黯然的心境与物浑然于一体。“留得枯荷听雨声”是神来的点睛之笔。试想,一小我在远隔城市的清幽之地,听着淅淅沥沥的秋雨打在枯荷上,那凄清的声响该是一种如何的声韵?寥寂的心韵若何才气解开?

诗中紧扣“寄怀”那一主题,把修竹、清水、静亭、枯荷、秋雨做为抒发感情的载体,其意境清疏秀朗,而孕育此中的心境又是极为深远的,残荷的美感便跃然纸上。

闻名女词人李清照眼中的秋,正如《一剪梅》中所描写: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船。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漂荡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弭,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那首词是写李清照在秋天中思念丈夫赵明诚的愁绪,细品细读,其词意造境深邃、显豁,我们从中能够看到秋天的野外,荷塘田里残荷孑然而立,绿残粉退,落红漂浮于水中,残荷倒影在水中略微摇曳,把秋天清凉肃杀的气象逼真地表示出来。“玉簟秋”中的玉簟,是华美的竹席,竹席在清凉的秋天中凉意更凉。我们很随便惑觉到那种拟人化的手法,表白“玉簟”是晓得“秋”的。联想到她思念丈夫之愁,与秋天中的清凉、孤寂之愁绪,心绪中之愁,怎一个愁字了得?

诗人们固然把秋天荷老叶衰萧条,水寥花残绿沼中的气象写得有点凄清,但对残荷的美却是赞誉有加,并把本身的感情际遇与残荷风韵相连,借以抒发感慨和期看。过客感秋多,青春虽逝枯叶翩,凄凉凋落芳魂梦,至死芳魂留余香。残荷风骨之美,犹存于人世。

0
回帖

读书撷句:深秋残荷美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