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幼儿成活率很低吗
我们可以这么说,在古代,人是所有哺乳动物里幼儿成活率更低的,一方面是人类直立行走改变了骨盆结构,另一方面是战乱频仍民不聊生,成人尚且朝不保夕,幼儿就更不用说了。而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医学不发达,近亲结婚几乎是一个普遍现象——同姓基本不通婚,但是姑表、姨表兄妹姐弟定娃娃亲,在四五十年前还比较普遍。
如果统计古代有人成活率,那将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历朝历代,老百姓的死活基本上都是不大引人注意的,那咱们就看看近亲结婚给清朝皇室带了了怎样的灾难,再看看他们的有人出生率和成活率有多低——现在养宠物狗,成活率也比清朝皇室养孩子成活率高。
按照后金皇族的婚配习俗,丈夫死后,允许妻子转嫁丈夫的弟弟,甚至可以转嫁儿子或侄辈。比如莽古尔泰死后,他的妻子分给了侄子豪格和岳托。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后,册封的五宫后妃都来自蒙古博尔济锦(也称博尔济吉特)家族,孝庄文皇后的两个侄女,都嫁给了顺治帝,顺治帝娶的这两个妻子,是他同一个亲舅舅的两个女儿,都是他的表妹,后来,孝庄文皇后的一个侄孙女,又嫁给顺治帝为妻,后被封为孝惠章皇后。这就是说,顺治帝不仅娶了两个表妹,还娶了表侄女为妻。
这种乱七八糟的近亲结婚、亲上加亲,在前几代繁衍起来问题还不大,但是三代之后,就开始悲催了:康熙皇帝玄烨,当了六十一年皇帝,生了三十五个儿子和二十个女儿,夭折率未36.4%;雍正皇帝胤禛,十个儿子只有四个长大成年,也就是三子弘时、四子弘历、五子弘昼、六子弘曕,夭折的居然达到60%,四个女儿更大的才活到二十二岁;乾隆皇生了十七个儿子和十个女儿,“有六个儿子还没来得及有封号就早夭了,十个女儿有五个“幼殇未封”。
比起后世来,康熙雍正乾隆还是幸福的,因为死亡率虽然很高,但是毕竟也曾有过“儿孙绕膝”的幸福。从咸丰皇帝奕詝开始,就很难见到后辈儿孙了:奕詝只生了一个女儿(活到了二十二岁)两个儿子,大儿子载淳,就是同治皇帝,二儿子出生当日就死了,未命名。
同治、光绪乃至光绪的继任者,都没有子女,他们的疾病虽然不是什么秘密,但很多情况下都不让说,尤其是黄带子管礼部的时候,说清朝正宗皇族早已断子绝孙是不行的,管慈禧的“后人”叫“亲王”是可以的。道理讲不出,所以只能偷着高兴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