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肺疫概述
猪肺疫,俗称“锁喉风”和“肿颈瘟”,是一种由多种杀伤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也称为猪巴氏杆菌病,该病以急性败血症变化、喉咙肿胀和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对养猪业造成严重影响。
流行病学特点
多杀性巴氏杆菌能感染多种动物,其中猪是易感动物之一,各年龄段的猪均可感染,这种细菌通常被视为一种条件性病原体,当猪处于不良外部环境,如寒冷、闷热、气候剧变、潮湿、拥挤、通风不良,以及营养不良、疲劳、长途运输等情况下,猪的抵抗力会下降,此时病原体大量增殖并引发疾病,病猪通过分泌物、粪便等排出细菌,污染饮用水、饲料、器具和外部环境,进而通过消化道感染健康猪只,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病原体还可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以飞沫形式通过呼吸道感染,吸血昆虫叮咬皮肤、粘膜伤口等也是传播途径之一,本病一般无明显的季节性,但在冷热交替、气候多变、高温季节较为多发,通常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
临床症状与类型
猪肺疫的临床症状根据病程长短和临床表现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
1、最急性型:病猪突然发病,迅速死亡,无任何明显症状,病程稍长的病猪体温可升高至41~42℃,表现为食欲不振、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可视粘膜发绀,以及皮肤出现紫红斑块,喉部和颈部发热、红肿、坚硬,严重时可延伸至耳根和胸部,病猪呼吸极度困难,常呈犬坐姿势,伸长头颈,发出喘息声,口鼻流出白色泡沫,有时带有血色,此类型病猪一旦发病,病情迅速恶化,死亡率极高。
2、急性型:此类型最为常见,病猪体温升高至40~41℃,初期表现为痉挛性干咳,呼吸困难,口鼻流出白沫,有时混有血液,后转为湿咳,随着病程的发展,病猪呼吸更加困难,常呈犬坐姿势,胸部触诊疼痛,同时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不振或废绝、皮肤红斑等症状,后期病猪虚弱无力、卧地不起,最终因窒息而死亡,病程通常持续5~8天,不死者可能转为慢性型。
3、慢性型:主要表现为肺炎和慢性胃肠炎症状,病猪持续咳嗽、呼吸困难,流出少量动液性或脓性鼻液,关节肿胀、常腹泻、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结痂性湿疹等,生长发育停滞,极度消瘦,病程持续2周以上,多数发生死亡。
病理变化与诊断
猪肺疫的病理变化因临床类型而异,但通常包括全身粘膜、浆膜和皮下组织的出血点,以及喉部及其周围组织的出血性水肿等特征性病变,急性型还可见纤维素性肺炎等病变,诊断时需注意与类似疾病的鉴别诊断,如急性猪瘟、咽型猪炭疽等,实验室检查可通过涂片染色镜检查、细菌培养分离等 *** 进行确诊。
防治措施与建议
针对猪肺疫的防治,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只的抗病能力,这包括改善圈舍条件,消除拥挤、通风采光不良、潮湿寒冷等不利因素;定期消毒圈舍和环境,减少病原菌的滋生;新引进的猪只应隔离观察一个月,确认健康后方可合群饲养,接种疫苗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应每年定期进行有计划的免疫注射,以提高猪只的免疫力,目前市场上可选用的猪肺疫苗种类较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疫苗进行接种。
当发生猪肺疫时,应立即隔离病猪、封锁疫区,并进行严密消毒处理,对同栏猪只进行血清或疫苗紧急预防接种,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对于散发性病例,应隔离治疗并对猪舍进行彻底消毒,针对本病的传播途径和特点,还可采取药物预防等措施,如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进行预防等。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多杀性巴氏杆菌容易产生抗药性,因此在进行药物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药物浪费,养殖户应密切关注猪只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将损失降到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