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祸乱京师曹操勇刺逆贼主要内容?

16秒前阅读1回复0
东乐
东乐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3
  • 经验值56571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13142
  • 回复0
楼主
《三国演义》中关于“董卓祸乱京师”这一情节主要描写的是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董卓趁机夺取中央政权,对社会秩序造成了巨大破坏。小说中的曹操以勇气和智谋,果断杀掉董卓,并废黜了汉献帝,成为新一代的天子。这个故事展现了曹操的英勇和智慧,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生活的艰辛。

董卓祸乱京师曹操勇刺逆贼主要内容?

董卓祸乱京师,他荒淫无度,欺压百姓,挟持皇帝,牵动天下,曹操勇刺逆贼,带领义士奋力抵抗董卓,虽然遭受残酷的打压,但始终不屈不挠,最终在与董卓的斗争中居功至伟。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英勇事迹鞭策着我们不断进取,为国家和人民的幸福贡献力量。

曹操明知董卓的实力强大,为何还要执意去刺杀董卓呢?

曹操刺杀董卓,只是小说的写法,在历史上并没有。

以曹操的个性,是不会去做这种毫无把握的事。

当年冀州刺史王芬密谋搞政变,把汉灵帝拉下马,重新换个皇帝。他把这个密谋泄露给了曹操,曹操批评他说:“您只看到古人轻而易举的成功,却看不到今天形势的不同。竟想用非常手段,抱着侥幸的心态,如此行事,岂不危险!”由此可见,曹操在大事上是极其慎重的,绝不会在毫无把握的情况下冲动行事。

董卓入洛后,全面把持朝廷,把京城实力派人物、司隶校尉袁绍逼走后,废立皇帝,自命为相国,大权独揽。在这一段动荡不安的日子里,曹操都做什么了呢?

他什么也没做,只是冷眼旁观,十分低调。

在隐居数年后复出,曹操比以前更加成熟了,不似当年那么锋芒毕露。因为他认识到,有些事既然不可为,不妨暂且隐忍,静观其变,耐心等待局势明朗化。在董卓与袁绍之争中,他既不站在董卓一边,也不站在袁绍一边,保持中立。董卓擅权后,暴虐无度,为所欲为,自以为老子天下之一。

为了拉拢高级将领,董卓任命袁术为后将军,曹操为骁骑校尉,以收买人心。要不要跟着董卓混呢?

曹操的判断是,此时朝廷日衰,政令难出洛阳,举国动荡,暴动纷起,地方州郡的军事力量兴起,改变了光武帝以来地方武装薄弱的局面。州牧、郡守拥兵自重,军阀割据初露端倪。在这种情况下,董卓虽操纵 *** ,势力亦不过局限于帝都,加之废立皇帝,独揽大权,暴虐无度,实是自取灭亡。

董卓祸乱京师曹操勇刺逆贼主要内容?

袁术与曹操心里都很明白,跟着董卓混,准没好下场,远离洛阳这个是非之地,方是上策。袁术跑了,带着后将军的大印,逃往南阳。紧接着,曹操也弃职而逃。

既然看清了董卓自取灭亡,曹操就不可能跟着他混,他果断地扔了骁骑校尉的信印,逃出京师。董卓得悉曹操逃跑的消息后,大为震怒,向全国发文,通缉曹操。

曹操打算逃回老家,为掩人耳目,他只得改名换姓,不敢走大道,只走小路。行经故人吕伯奢之家,便前去投宿。不巧吕伯奢并不在家,他的儿子们见曹操乃是父亲故友,便留他过夜。然而,就在这天夜晚,留下一桩千古难解的疑案:吕家几遭灭门的血案,杀人者正是曹操。这件事扑朔迷离,难辨真相。这里我就不展开说了。

当曹操路过中牟时,当地一个亭长发觉他鬼鬼祟祟的,就把他抓到县衙。此时县衙已经接到朝廷的通缉令,倘若认出此人是曹操,势必要将他捆绑押送回洛阳。县令听说亭长抓到一个行踪可疑之人,便派了一名功曹前去审理。该功曹见到曹操后,一眼就认出此人便是朝廷布告悬赏缉拿的罪犯,可是他没吭声。

这名功曹为什么不抓曹操领赏呢?

史书并没有给出解释,我想大概他对曹操不畏强权、抑制恶势力的英雄之举有钦佩之心。如今天下大乱,像曹操这样敢作敢为、有魄力的人,一定会成为光芒四射的豪杰,他怎么能把这样的人抓了向朝廷领赏呢?

功曹就向县令报告说,所抓之人,只不过是个平常的过路人罢了,没有什么过失。县令一听,好吧,那就放人吧。

就这样,曹操得以躲过一劫,安全返回家乡谯县。

曹操是个实干家,如今天下已是大乱,有兵就是草头王,曹家三代荣华富贵,积累的钱财不在少数。他变卖家财,在陈留郡招兵买马,招募了一支五千人的队伍,加入山东反董卓联盟,开始了独当一面的军旅生涯。

0
回帖 返回小说

董卓祸乱京师曹操勇刺逆贼主要内容?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