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嗜酒如命,并且他的许多诗歌都与酒有关。李白不只有“诗仙”的美名,更是名副其实的“酒仙”。李白畅怀畅饮留下的诗篇,不只是文学名篇,更为我们领会唐人的酒文化供给了贵重材料。
一、唐朝琼浆的典范传诵——清歌弦古曲,琼浆沽新丰
“清歌弦古曲,琼浆沽新丰”李白的那首《效古》一会儿让新丰琼浆的美名广为传诵。现实上在李白醒吟的诗篇中,新丰酒的大名屡次呈现:“买醒进新丰”(《结客少年场行》)、“何人共醒新丰酒”(《春日独坐寄郑明府》)等等。需要重视的是唐诗中经常呈现的新丰地名,其实是两个处所,且都以盛产琼浆出名:
一处新丰在长安城内,此新丰城兴建于汉代。《三辅旧事》云:“汉太上皇不乐关中思乡里,髙祖乃徒丰沛屠儿沽酒煮饼为新丰市。”刘邦之父从丰沛移到长安栖身后,仍是十分思念家乡风土,故刘邦命工匠胡宽根据家乡丰城的格局在长安又建了一座几无二致的新城,新丰意为“新建的丰城”。从上述材料能够看出刘邦其时从丰沛迁来很多手工业者,此中就有沽酒的商户,或许从汉代起头那个地域就有了酿酒业的初步开展,工艺颠末代代传承,积存了很多名气。
另一处新丰在今江苏丹阳境内。李白在《出妓金陵子呈卢六》中写到的“南国新丰酒,东山小妓歌”就指的是南方的新丰酒,而他在《杨叛儿》中提到的“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也应指此处,因为最初一句“乌啼白门柳”中的“白门”是说金陵(今南京)西门,所以能够揣度他到访金陵时一定是品尝过那南国琼浆了。
幸运的是我们在林洪的《山家清供》中还能够窥见新丰酒的配方和酿造过程:
“先用面一斗,糟醋三升,水二担,煎浆及沸。以麻油、川椒、葱白,候熟,浸米一石,越三日,蒸饭熟,及以元浆煎强半,及沸往,又浸以川椒及油,候熟,注缸面,进斗许饭及面末十斤,酵半斤,既晚,以元饭贮别缸,却以元酵饭同下进水,一担面二斤,熟踏覆之,既晚,以木摆,越三日行四、五日可熟,其曲只磨麦和皮,用清水溲做饼,令坚如石。”
新丰酒在酿造时特殊地加进麻油、川椒、葱白等调料,并和元酵饭一路加工,能够更好地进味、提香。我们虽无时机品尝李白口中的那种佳酿,但是能够揣度出那种配料丰富的酒必然口感醇厚,动人肺腑,才那么令文人骚人回味无限。
二、唐朝酒品赐与——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今人到酒店饮酒,只需唤办事生将酒瓶或酒罐翻开,而在古代,酒店的侍应还得多一道工序,就是“压酒”。唐朝时多是用发酵法做酒,发酵开缸后酒糟和酒液混合在一路,必需用压榨、过滤的办法,把酒糟和酒液分隔,出来的酒就是压榨酒。古代过滤酒也称之为漉酒,有一种专门漉酒的带网眼的东西喊做“酒篘”,形似筛面的小竹筛,用时需要垫着布过滤,方可得到更清澈的酒液。
不外因为其时的造酒工艺不似现代那么兴旺,过滤后的酒几仍是有残余的,所以唐人喜用“蚁”字来比方酒上面漂浮的米滓。酒糟残留多的、汁液污浊的酒,唐人称为“浊酒”,李白在《玉实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中写的“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的白酒指浊醪,也就是浊酒。
唐人的白酒并非后来酒精含量很高、酒液清澈似水的蒸馏酒。其时还没有蒸馏手艺,酒都是用发酵法酿造的,而浊酒可称得上是发酵酒中工艺最简单的酒了。只需洗米、浸渍、蒸煮、冷却、拌白曲、进缸加水、发酵10天摆布即可造成,而浊酒之所以“浊”,不只是过滤工艺简单,还在于原料。
浊酒多用白米酿造,故废品呈米白色,类似如今的米酒,也就是南方地域的小食酒酿、甜酒。浊酒的长处是工艺简单,原料廉价易得,废品时间短,所以小到人家,大到酒店,都能够大规模消费。不外那种酒因为发酵温度不敷,酵母菌的繁育遭到按捺,所以酒度偏低,,甜度偏高,在李白诗篇中看到斗酒百杯的海饮就不敷为怪了。
提到浊酒就不能不提清酒,清酒因为造造工艺更复杂,酒操行量更高而备受推崇,难怪李白要来个“金樽清酒斗十千”(《行路难·之一》),“春风东来忽相过,金樽渌酒生微波”(《前有樽酒行二首之一》)中的“渌酒”也指清酒。清酒与浊酒同样是发酵酒,但是发酵过程更长,温度掌握也更复杂,只要颠末更足够的发酵,粮食中的糖分才气转化为酒精,所以清酒不只酒液比浊酒清澈,酒精浓度也更高。
还有一种酒也很受文人喜欢,李白天然没有放过,他在《襄阳歌》中写道:“远看汉水鸭头绿,好似葡萄初酦醅”,酦醅,是还没有滤过的酒。“醅”凡是指发酵粮食酒或葡萄酒,上面还飘着一层酒滓。那句诗中李白巧妙地运用其时染色液的术语“鸭头绿”(鸭头上绿毛的颜色)来比方江水的碧绿,又用江水的颜色比方初造的葡萄酒。
初读那句诗时必定会觉得李白的比方不当当,葡萄酒不该该是红色液体吗?后来想到今人饮用的白葡萄酒,就是通明的浅绿色或浅黄色液体,那种酒因为发酵不完全,糖分残留,以至在过滤后还会带气泡(发酵过程中的二氧化碳),酒液颜色较浅,因而李白如许的描写是契合现实的。
葡萄是从西域传来的做物,西域胡人早已用葡萄造酒。早在《史记大宛传记》中就记载:“宛摆布以蒲陶为酒,,富人躲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后来中原人也学会酿造葡萄酒,唐朝内地葡萄酒的消费已到达规模。钱易《南部新书》丙卷记载:“太宗破高昌,收马乳葡萄种于宛,并得酒法。仍自损益之,造酒成绿色,芳香酷烈,味兼醒酬,长安始知其味也。”那里就展现葡萄酒变成后闪现绿色。
葡萄酒因原料差别、造造工艺差别而闪现差别颜色。酿酒时假设未能包管酒曲的纯净,在造曲或酿造过程中混进了其它微生物,酒色也会变绿,由此可见唐人的酒品品种是很丰富的。
三、唐朝的酒类交易场合——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胡姬招素手,延客醒金樽
在唐朝时,长安城内散布着规模纷歧的民营酒坊,官方称其为酒户,也就是唐诗中经常呈现的“酒肆”。那些民营酒坊散布在长安城内遍地,规模不等,但是有几处构成了集中化的趋向。李白在《送裴十八图南回嵩山》中写到的“青绮门”就是一处,青绮门又喊青门,一说是长安的东三门之通化门、春明门、延兴门的总称,又说是长安东城最南边的一个城门,本名霸城门,因其门青色,故别名青城门。
京城城门四周人流量大,不乏过往之人长途驰驱需投宿、饮食,所以道路两旁会设立很多酒家。青门一带还有许多外来民族开设的酒肆,所以李白诗中才写到招揽客人的“胡姬”,在那里当然指的是运营酒业的胡人女子了。
粟特人是其时丝绸之路上活泼的贸易民族,唐人称其“商胡”或“贾胡”,早在南北朝时就有多量粟特人来到中原,他们除了运营贸易,还贩运女奴,那些在贵族家中处置歌舞身手以及在酒店中卖酒的胡人可能就是粟特女奴。
粟特人属于高加索人种,其样貌与中原人及北方少数民族都差别。李白《上云乐》就特殊描写了胡姬的美貌:“碧玉炅炅双目瞳,黄金拳拳两鬓红。华盖垂下睫,嵩岳临上唇。”《猛虎行》中“胡雏绿眼吹玉笛,吴歌自经飞梁尘”则更清晰地描写了胡姬标记性的碧眼。
除了在青门四周,李白的《少年行》中也提到胡姬:“落花踏尽游何处?笑进胡姬酒肆中”,只不外那里的酒肆是在“金市”,金市指唐长安西市。《承平广记》卷七六引《国史异簒》就记载了西市酒肆:“婆罗门僧七人,进自金光门,至西市酒肆,登楼,命取酒一石,持碗饮之。”
西市是长安城次要的工贸易区,比东市更为富贵,故称“金市”。隋唐时代长安的粟特人次要栖身在两市四周,特殊是西市周边诸坊,如许很便利他们处置贸易活动。从李白诗歌中,我们也可瞥见唐代工贸易的进一步开展。
四、唐朝酒器一览——鸬鹚杓,鹦鹉杯。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
李白的《襄阳歌》中呈现了好几种饮酒器具,“杓”通“勺”,样子与勺子类似,只是稍大一些,古代多用以从尊中舀酒,《周礼·美女》黄金勺注:“酒尊中勺也”,勺是一种配套酒器。鸬鹚杓,望文生义就是柄首模仿鸬鹚头部造造的杓,如今我们还能够看到实物。
舒州是今安徽潜山县一带,唐时以产酒器闻名,此中又以“杓”最出名。杓也可与铛配套利用,铛是一种温酒器,由南北朝的鐎斗开展而来,体积较小,壶上带盖儿,有柄,有三足,置于炉火上加温。“力士”和“舒州”一样指的是出产地,力士在今江西九江鄱阳一带,古属豫章郡,看来舒州杓和力士铛是唐代的驰誉商标。
说到长柄盛酒器,“金樽清酒斗十千斗”中的“斗”比“杓”还大,有的人认为斗与豆通,不外看字形,应指长柄器。
《说文》:“斗,十升也。象形,有柄。”《诗·大雅·行苇》:“酌以大斗,以祈黄耉。”《毛传》:“大斗,长三尺也。”陆德明《释文》:“三尺,大斗之柄也。”
前人造造器具喜好模仿动物外形,就像上面提到的鸬鹚杓,形造惟妙惟肖,有时工匠还巧妙天时用材量的天然纹理来雕琢器具,好比鹦鹉杯。鹦鹉杯其实是用鹦鹉螺造成的酒杯,螺壳有青色、红色的天然花纹,壳内光华雪白如云母,是一种形造很特殊的饮器。因为螺壳外形弯曲幽深,饮酒时不容易饮尽,所以经常被当做罚酒时的器具。
五、小诗文有话说
陈寅恪先生倡议“文史互证”,文学做品供给了史乘无法记载的细节,此中固然不乏文学家夸饰、虚构的部门,但是它们可以反映其时的社会看念和社会生活。
正因如斯,我们才得以凭仗李白的诗歌为线索,连系其它史料来窥探唐朝的酒文化。李白的诗歌不只是文学瑰宝,同样为我们供给了丰富的唐朝社会史材料。
参考文献:《大唐新语》、《新唐书·李白传》、《李白诗集大全》、《中国酒文化概论》、《中国酒文化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