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大力推进“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 你怎么看?

23秒前阅读1回复0
kanwenda
kanwenda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654902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30980
  • 回复1
楼主

酒泉市大力推进“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 你怎么看?

今年以来,酒泉市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开发研学旅游、文化演艺、户外运动、乡村旅游等旅游业态,打造多元化产品体系。策划推出了爱国主义、艺术科普、健身励志等研学旅游产品,《又见敦煌》《丝路花雨》等演艺节目3月份提前恢复常态化演出。成功举办了第十四届“玄奘之路”商学院戈壁挑战赛、敦煌双遗马拉松等品牌赛事活动。加快推进敦煌阳关镇等10个特色小镇和阳关镇龙勒村等10个专业旅游示范村建设,月牙泉镇月牙泉村和阳关镇龙勒村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目前正在启动实施阶段,下一步,酒泉市将集全市之力扎实推进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工作,力争早日建成发挥效益。

敦煌的地理环境特征?

敦煌是甘肃省酒泉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处,东经92°13′~95°30′,北纬39°40′~41°40′。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8万,全市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旅游服务业次之,敦煌因曾经的辉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敦煌位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曾经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2012年,入选“2012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 *** ,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中张骞给汉武帝的报告,说“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公元前111年,汉朝正式设敦煌郡。古代人一般用汉语字面意义来解释“敦煌”地名,如东汉应邵注《汉书》中说“敦,大也。煌,盛也。”唐朝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进一步发挥道:“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

但现代大多数学者认为“敦煌”的词源不是汉语。一般认为,《山海经》中记载的“敦薨”即是敦煌最早的称呼,而“敦薨”或敦煌是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汉语音译,至于是哪个民族,则是众说纷纭。日本学者藤田丰八考证说,敦煌可能是都货罗(Tokhara)译音,而都货罗也就是当时居住在敦煌、祁连间的月氏人;中国学者岑仲勉认为敦煌的词源是“桃花石”(Taugas);王宗维认为“敦薨”或敦煌为“吐火罗”的音译,并推断敦煌为吐火罗人居住的故地;李得贤则认为敦煌为古羌人语言“朵航”(义为诵经地或诵经处)的对音。所以,“敦煌”地名的词源为汉朝以前的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之汉译,这点应是没有疑问的。

敦煌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原部落战争失败后被迁徙到河西的三苗人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以狩猎为主,开始掌握了原始的农业生产技术。

夏、商、周时,敦煌属古瓜州的范围,有三苗的后裔,当时叫羌戎族的在此地游牧定居。在敦煌地区发现游牧民族留下的许多岩画。

战国和秦时,敦煌一带居住着大月氏、乌孙人和塞种人。后大月氏强盛,兼并了原来的羌戎。战国末期,大月氏人赶走乌孙人

0
回帖 返回旅游

酒泉市大力推进“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 你怎么看?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