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过两国皇后的羊献容,是羊玄之的女儿,她本是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但是后来前赵攻打洛阳,羊献容被俘虏,并且被刘曜纳为妾,后来刘曜登基,羊献容又被立为皇后,并且颇受宠爱。
那羊献容的结局如何呢?
羊献容一生还是颇为传奇的,她不仅是晋和前赵两国的皇后,而且她一生还经历了五废六立。
在晋惠帝的之一个皇后贾南风被废杀后,羊献容被立为皇后,她和晋惠帝生有一个女儿清河公主。
虽然羊献容贵为皇后,但是之后晋朝就陷入混乱之中,羊献容也屡遭废立。
当成都王司马颍与河间王司马颙打败长沙王司马乂后,司马颍就上表废羊献容为庶人,并将她软禁。
而后陈眕和司马越又讨伐司马颍,这时陈眕等人就复立羊献容为皇后。
但没过多久张方进兵于洛阳,羊献容于是又遭到废黜。而后张方就带着晋惠帝去了长安,没多久羊献容又被洛阳“留台”荀藩再度复立为后。
但后来羊献容则再次被张方废黜后位,而后周权自称平西将军,又复立羊献容为皇后。但还没过多久何乔就打败周权,于是羊献容又再次被废黜后位。
而后河间王司马颙以晋惠帝的名义下令,认为羊献容屡被奸人所立,所以要杀了羊献容,但是却有的人觉得羊献容无罪,最终羊献容得以没有被杀。后来东海王司马越迎晋惠帝回到洛阳,羊献容则再次被立为皇后。
后晋惠帝驾崩,当时的皇太弟司马炽登基,是为晋怀帝,因为晋怀帝和晋惠帝是兄弟关系,所以羊献容不能尊为皇太后,而是尊为惠帝皇后。
后来前赵将军刘曜等攻进洛阳,不仅羊献容被俘虏,就连皇帝晋怀帝亦被俘虏,因此此时作为俘虏的羊献容亦算是被废了。
而羊献容被俘虏后,前赵将领刘曜又纳羊献容为妾,并且刘曜还颇为宠爱羊献容。后来刘曜登基为帝,羊献容之后又被立为皇后。
所以羊献容不仅作为两国的皇后,而且她一生又屡遭废立,可谓是少见的传奇经历。同时羊献容和刘曜又生下三子。并且羊献容在前赵时期,她不但受到刘曜的宠爱,而且她还参与政事,后来羊献容去世,谥号为献文皇后。
这是没太出名的一个传奇皇后,她的传奇一是当了两国两帝的皇后,还有就是她曾被废四次(晋朝),在晋被任五次,在前赵任一次,共六次任皇后,上述两点传奇可说史上绝无仅有。此女叫羊献容,其祖父是晋朝尚书羊瑾,其实当时晋惠帝司马衷夲有皇后叫贾南风,由于结党干政造成八王之乱而被晋的赵王司马伦所杀之后再立羊献容为后的,后由于局势動乱,甚至惠帝暂迁都去长安,废后于洛阳,多次与王 *** 织被废四次,但惠帝回洛阳第五次立羊为后不久即驾崩,后前赵刘曜攻破京城,俘获了晋怀帝与晋愍帝,也俘获羊献容,是时西晋被灭,刘曜看上羊又立她为后,在她为刘生三个皇子后才去世。这就是羊的两国两帝共五废而六立后的独特故事,也称史上奇女子,历史独一人!
西晋皇后羊献容,先后为西晋晋惠帝皇后(六立六废)以及前赵国主刘曜皇后。为晋惠帝生临海公主(历史上唯一被卖为奴隶的公主,后来咸鱼翻身灭了雇主全家)。为前赵国主刘曜生三男(后来后赵灭前赵,全部被杀)。羊献容本人前赵灭亡几年前,在生产第三个孩子后去世
图侵则删
这真是一名奇女子,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个做过两国正牌皇后,并且先后六次被立为皇后的奇女子。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这位奇女子的传奇一生。
这一切都要从八王之乱说起,晋惠帝司马衷就是一个精神病,或者说一个傻子皇帝,这还没有完,他还有皇后丑女贾南风。都说丑女多作怪,这个贾南风就是个貌丑心狠的女人,他仗着晋惠帝是一个二傻子,独揽大权,排除异己,搞得民怨沸腾,人人自危。于是乎,晋朝的王爷们搞起了“清君侧”,爆发了八王之乱,诛杀了妖后贾南风。事后,晋惠帝虽然成了傀儡皇帝,但是表面文章还是要做好的,皇帝岂能没有皇后呢?
于是乎,我们今天的女主角就闪亮登场了。她就是羊献容,泰山南城(今山东省平邑县)人,出生于官宦之家,她的祖父官至尚书右仆射。由于各种裙带关系,羊献容莫名其妙地成为了傀儡皇帝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随后,羊献容为晋惠帝生下一个女儿清河公主。人人都想着飞上枝头变凤凰,谁会想到这个羊献容虽然是飞上枝头变凤凰,但是此后的人生就像坐过山车一般,起起伏伏,惊恐万分,她的人生就是在废立之间的轮回。
后来,由于时局动荡,战乱不断,野心家们出于各种考虑,羊献容屡遭废立,先后经历了五废六立。首立:晋惠帝永康元年十一月初七日(300年12月4日),羊献容被立为皇后。首废:永兴元年(304年)二月十七日,成都王司马颖废羊皇后为庶人。二立:同年七月初三日,左卫将军陈眕等复后位。二废:同年八月,河间王司马颙大将张方废后。三立:同年十一月,洛阳"留台”荀藩、刘暾等复后位。三废:永兴二年(305年)四月,张方废后。
四立:同年十一月,立节将军周权诈被檄,自称平西将军,复后位。四废:同年同月,洛阳令何乔攻杀周权,又废后。五立:光熙元年(306年)六月,东海王司马越迎惠帝返洛阳,复后位。五废:晋怀帝元嘉六年(311年)六月,刘曜、王弥攻破洛阳,掳晋怀帝及惠羊皇后北去,羊献容沦为囚虏。
六立:永嘉五年(311年),前赵将领刘曜、王弥和呼廷晏攻陷洛阳,羊献容被刘曜所接收。晋元帝太兴元年(318年)十月,刘曜称帝于赤壁,随后迁都长安。太兴二年四月,改国号为前赵,立羊献容为皇后。这一次,弱女子羊献容总算找到了一个可以依靠的真男人,刘曜不但相当受宠她,平时还让她参与朝政。但是好景不长,322年,羊献容逝世,死后葬于显平陵,谥号献文皇后。
一入侯门深似海,何况是在帝王家?羊献容就像一枚任人摆布的棋子,被人移来挪去,一路上如过山车一般,起起伏伏,惊恐万分。她这传奇的一生,不是能用“坎坷”二字所能概括的。各位,你们认为呢?
乱世之中的女子宛若飘萍,是生是死绝非自己所能掌控,不仅普通人如此,即使贵为皇后也概莫能外。在王朝覆灭前后,遭遇坎坷的皇后们比比皆是,但就传奇性而论,没有人能比得上西晋皇后羊献容。那么,羊献容在亡国前后都有哪些遭遇?她最终的结局如何?
羊献容生于巨宦之家,祖父羊瑾、父亲羊玄之都做过宰相(尚书右仆射),外祖父孙旂官至平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端的是显赫无比。羊献容很早便入宫服侍晋惠帝,但因为强悍皇后贾南风的压制,一直未能得到宠幸,直到赵王司马伦(晋惠帝的叔祖父)发动政变夺权、废黜贾南风,她才得到“出头之日”。
当时,司马伦为控制晋惠帝,很希望能在他身边安插一位可靠听话的皇后,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头号心腹孙秀向他推荐羊献容。而孙秀之所以选中羊献容,原因在于他不仅跟孙旂是同宗,而且关系要好。于是在永康元年(300年)十一月,羊献容被册立为皇后。
晋惠帝是史上最有名的“ *** 皇帝”,在位17年间一直受到外戚权臣(杨骏)、悍后(贾南风)和诸侯王的挟持,不仅没有治国理政的能力,连生命权都屡屡遭到威胁,给这样一位 *** 孱弱的皇帝做妻子,羊献容的凶险遭遇可想而知。
果不其然,就在羊献容登上后位还不满一年,司马伦便篡位称帝,并尊奉晋惠帝为太上皇,羊献容为皇太后,虽然在名位上“升级”一等,但实际上却沦为“高级囚徒”。好在没多久,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起兵讨伐司马伦,后者兵败被杀,晋惠帝、羊献容才得以复位,时在永宁元年(301年)。
司马伦败死后,政局非但没有趋向安定,反而变得更加动荡不安。此时,被视作“余孽”的羊献容便沦为诸王们争权夺利的“棋子”,被多次废黜、拥立,以此作为“除旧布新”的象征。在此后5年间,羊献容曾经四度被废黜,又四度被重新册立为后,还有一次差点儿被推上断头台,过程在此不做赘述。
永兴三年(306年),东海王司马越击败成都王司马颙等人,将流亡在外的晋惠帝迎回洛阳,羊献容由此第五次被册立为皇后。然而好景不长,就在重返洛阳的第二年(307年),司马越便毒杀晋惠帝,并扶立皇弟司马炽即位,是为晋怀帝。司马炽登基后,尊奉皇嫂为惠帝皇后,并居于弘训宫。就这样,年纪轻轻的羊皇后成了寡妇,过上了孤苦无依的“未亡人”生活。
羊献容本以为自己会在孤寂冷清中度过残生,没想到仅仅过了4年时间,她便迎来新生。永嘉五年(311年),匈奴族建立的汉赵政权(前期称汉,后期称赵,即前赵)派大将刘曜攻陷洛阳、俘虏晋怀帝,并在城中进行大肆劫掠,而幽居深宫的羊献容因为姿色甚美,自然便成了他的“战利品”。
羊献容委身刘曜后非常受宠,不仅为他诞下三个儿子,而且还在丈夫称帝后,被册立为皇后,时在东晋大兴二年(319年)。作为前朝皇后,羊献容在国破家亡之际并没有选择自杀,而是甘愿委身仇敌,并且凭借着恩宠,竟然在多年后成为敌国的皇后,虽然经历堪称传奇,但其行径却备受时人的非议、鄙弃。
羊献容在前赵皇后的位子上坐了3年时间,最终在东晋永昌元年(322年)去世,享寿情况不详。羊献容死后葬于显平陵,谥号为献文皇后。7年后(329年),前赵昭文帝刘曜在与后赵作战时不慎被俘,因拒绝给太子刘熙写劝降信,被后赵国主石勒处死。事后,石勒派大将石虎扫荡前赵残余势力,羊献容的三个儿子刘熙、刘袭、刘阐都在国家覆亡时被杀。
羊献容在晋朝时曾诞下一女,长大后被册封为清河公主。等到洛阳城破后,公主与母亲失散,随着逃散的民众辗转流亡到江南,不幸被人贩子卖入吴兴县土豪钱温家中做奴婢,受尽钱家 *** 的迫害。好在公主足够幸运,某日利用上街购物的机会逃脱,并一路奔往建康,向东晋元帝司马睿申诉冤情,由此才迎来人生转机。
司马睿对公主的遭遇十分同情,不仅诛灭钱家满门,还将她下嫁给宗正曹统,让其安稳地度过余生。纵观羊献容的一生,前后两任丈夫、三个儿子全部遭遇横死,而她本人及其女儿虽然历尽磨难,但最后却能得以善终,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史料来源:《晋书》、《十六国春秋》、《资治通鉴》
狸猫换太子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谢邀!
关于“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这个故事的前沿脉络贯通了整个北宋的前期与中期。甚至直接关系到了大宋的江山社稷。
这个故事讲的是宋真宗继位以后,一直无后,后来后宫有两位嫔妃,一位是刘贵妃,一位是李宸妃,两位贵妃同时有孕。皇帝非常高兴就说谁要是先生下皇子,谁的会被孩子立为太子,母亲立为皇后。后来李宸妃先生下皇子,但是刘贵妃为了自己的利益,偷偷的安排人用狸猫的尸体换走了孩子,并污蔑说李宸妃生下妖孽,宋真宗非常生气将李宸妃打入冷宫。后来刘贵妃也生下了皇子被立为了皇后,苍天有眼,刘贵妃的这位皇子没过多久夭折了。而当年被换走的李宸妃的儿子其实被悄悄的送到了宫外,这时就被接入了宫中,后来继位便是宋仁宗,再后来在包拯的努力下真相大白,李宸妃平冤昭雪。
而另外有一个版本就是刘贵妃一直没有怀孕,而李宸妃怀孕了,刘贵妃非常的不开心,认为如果其他皇妃生下子嗣,会影响自己的地位,于是用狸猫的尸体换走了孩子,并污蔑说李宸妃生下妖孽,李宸妃被打入冷宫。孩子本来是要被刘贵妃杀死,但是派去淹死孩子的宫女寇珠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悄悄的把孩子送出宫外,交由赵匡胤的儿子八贤王赵德芳抚养。宋真宗是赵光义的儿子,一直再也没有后代,就想在宗室里面选一个孩子做太子,这时就把其实是自己儿子的八贤王之子选上了。后来还是在包拯的帮助下真相大白,刘贵妃被处死,李宸妃被释放,这名孩子继位,也就是宋仁宗。
尽管两个版本略有不同,但结局是相同的,真宗真正的儿子被找回,李宸妃的冤屈被洗刷。这个故事精彩淋漓的呈现了各种忠奸是非的人物,非常有故事性,在民间广为流传,但是历史上真的会有这样的事情出现吗?
宋真宗皇帝赵桓,是宋太宗的第三子,原本的皇位与他并没有关系,但是在太宗皇帝最有能力的长子赵元佐,因为父亲将太祖皇帝的儿子赵廷美被冤死之事感到不平,就在一次宴会上因酒醉纵火,被废为庶人。二子赵元僖因为被当做准太子,与大臣各种结交,最后也莫名奇妙的“早朝回府,暴病而亡”之后,被立为太子。
或许正是自己的太子之位来的莫名其妙,所以他根本就没有做好做太子的准备,与他的两位哥哥相比,他更加谦逊和平和一些。再加上成长环境中有大伯和父亲这样性格强硬的人存在,赵恒多少骨子里有些软弱,所以后来的澶渊之盟的时候,明明对辽作战处于优势,但真宗皇帝并未趁机收复燕云十六州,反而尽快与辽人讲和,每年还有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给辽国。
说道送岁币,这里还有个小插曲,宋朝派去辽国洽谈岁币数量的使臣名叫曹利用,这个曹利用与辽国达成一致后回到宋朝之后,赵恒急忙问金额,曹利用不敢直说,只好竖起3根指头,赵恒以为是300万两,大惊失声脱口道:“太多了。”过了一会又自我安慰道:“是太多了,但就此把事情了结也好。”等知道是30万时,如释重负,转忧为喜,对曹利用大加赏赐。300万两如此庞大数额,真宗皇帝都能妥协,如此其实更能看出他骨子里的软弱属性。
一般属性软弱的人喜欢的另外一半,往往是性格强势的类型,大方面叫互补,小方面讲叫习惯性受虐。你可以观察一下你周围的夫妻,很多都是这种情况。而真宗皇帝虽然是皇帝但是同样逃不过这个心理怪圈。他一生后宫佳丽三千,但独独宠爱刘娥一人,这个刘娥便是狸猫换太子故事中刘贵妃的原型。
刘娥(968年—1033年),章献明肃皇后,宋真宗赵恒皇后,这刘娥家里原本是五代时期官宦世家,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据说,母亲生她的时候,曾经梦到明月入怀,估计觉得是姮娥转世,于是取名刘娥。后来父亲出征战死,刘家便家道中落。后来刘娥辗转多地就,嫁给了善作银器的一名工匠叫做龚美。宋真宗赵桓此时已经是作为准太子身份掌管开封府,因为府里要锻造玉器,所以家人常来往于龚美的银器铺。
一日这龚美和赵桓府中的指挥使张耆交流后得知,身为王子的赵恒要选择一些侍婢姬妾入府,尤其更好是四川女子,而刘娥从小就生活在四川,而且非常貌美。这龚美也是心大,为了功名富贵竟然不惜让自己的结发妻子去冒充选秀。吃惯了山珍海味的赵桓,一眼就看中了这个不一样的女子,此时的赵桓有十五岁,而刘娥也是十五岁,可以推断,在这样的一段感情中,刘娥应当是慢慢占据了主动权。
可是好景不长,太宗皇帝要给赵桓册立正妻,赵桓的乳母秦国夫人因为与北宋开国将领潘美的女儿潘氏交好,所以想要让潘氏当选,但是赵桓自然想要让刘娥当选。于是在有一次宋太宗闲聊时候问她:“我觉得最近一段时间恒儿有些精神不振啊。”秦国夫人便有意无意的说道,就是因为最近宠爱一个街头卖艺女刘娥,此女很会勾引人。宋太宗非常生气,认为儿子沉迷女色都是因为这样的女子。命人立刻将刘娥遣送出府。赵恒无奈,只能把刘娥藏到自己最信任的指挥使张耆家中,册立潘氏作为王妃。
这潘氏也是命苦,身体可能不太好,再加上赵桓的心不在自己的妻子这里,屡屡去张耆家中与刘娥偷情。诸多原因下,潘氏仅仅过了六年就去世了,死的时候只有二十二岁,没有子嗣。潘氏去世两年后,太宗又赐婚于宣徽南院使郭守文的次女郭氏。年十七的郭氏初封鲁国夫人,不久又晋封秦国夫人。又过了十五年太宗皇帝去世,真宗皇帝继位,刘娥才真正的熬出了头,被真宗皇帝接入宫中,此时刘娥虽然已经三十六岁,但是赵桓对她依然痴心如故。
1022年(宋真宗乾兴元年),宋真宗驾崩,刘娥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而继位的宋仁宗仍然以母相待。仁宗皇帝赵祯,生母李氏,这名李氏并不像狸猫换太子中所说和刘娥平起平坐,而是最早在刘娥入宫时带入宫中的侍女。真宗皇帝独宠刘娥可惜刘娥一直未孕,最后想出了一个“ *** “的办法,恰巧这位李氏声称梦到仙人降生为己子,于是刘娥就把李氏作为了目标,最终达到目的,李氏顺利生下了仁宗皇帝赵祯。
因为真宗皇帝对刘氏的宠爱,又不想因为她无子嗣而受到群臣不满,于是对外宣传这个孩子是刘娥所生,交由刘娥抚养。并且将刘娥立为皇后。李氏因为生子有功逐渐被封为李宸妃,这位李娘娘在四十六岁的时候因病去世,到死也没有因为自己是太子的亲生母亲而骄傲。
真宗后期,刘娥强硬的性格逐渐展现出来。她将势力延伸到朝堂,她结交丁谓、曹利用等人,打败了以寇准为首的势力,树立了自己的威信。刘娥临朝称制之后,罢免了“权相丁谓”,又因谋反罪处置了曹利用,这样刘娥便独揽了政权,1024年(宋仁宗天圣二年),刘娥“违制”,没有着后妃服饰而是身穿帝王龙袍,参加宋廷的册封大典,足见她的野心。但是当有臣子上书时,请刘娥“依武后故事”, 均暗示刘娥称帝。刘娥将鼓动她称帝的奏章撕碎,掷于地上,表态说:我不做这种对不起大宋列祖列宗的事!可见她并不是毫无底线。
刘娥去世之后,宋仁宗的身世便大白于天下。有人告诉仁宗:“刘后非陛下真正的母亲,陛下的母亲是李宸妃,已经过世了。宋仁宗这才明白,原来刘娥并非自己生母,而生母李妃至死都不得与自己相认。这样真相让善良纯厚的仁宗皇帝悲痛欲绝,几日不能上朝,并下诏自责。八贤王的原型,太宗皇帝第八子,真宗皇帝的弟弟,仁宗皇帝的叔叔赵元佐此时告诉仁宗皇帝,皇帝的生母李氏是被刘娥给害死的。仁宗皇帝一听更是非常吃惊,派兵包围了刘娥亲眷的府邸,并遣人到李妃灵柩所在的洪福院查看,结果发现李宸妃被以后礼下葬,在水银养护下,面色如生。此时仁宗皇帝才知道,李氏并非刘娥所杀。
整个这个过程,史书上称为“仁宗认母”但是这样的故事传到了民间,版本就不一样了,逐渐演化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狸猫换太子”。而为什么原本无罪的刘娥,却被编纂成十恶不赦的元凶呢。纵观刘娥一生,喜用帝王服饰,独霸朝政,至死不肯还政于宋仁宗,这样的行为,在北宋重文轻武的风气下,显得非常格格不入,大部分的文人对这种违制行为非常的痛恨,于是在各种文学创作上对刘娥多加诋毁。以至于到后来宋仁宗不得不下旨:朝廷和民间皆不得对太后临朝时期的往事妄加议论。更加起到了欲盖弥彰的作用。
故事终究是故事,历史还是历史,当初的真相或许早已经掩盖在了刀笔吏的笔耕不辍之下,人性的光辉一直在长河当中熠熠闪耀,变成故事的历史是为了让我们明白忠奸是非,而变成历史的故事是为了让我们知道千年前的人们和你同样面临多种选择,而真正能给予人生答案的只有自己。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因为涉及到皇室冤案,涉及到天下闻名的包公,涉及到“无情最是帝王家”的宫廷秘闻,故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那么,狸猫换太子到底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
这个故事的广为流传,得益于一部极受欢迎的通俗小说《七侠五义》,侠客加上皇帝,加上皇后,加上包公,加上惩恶扬善,伸张正义,使这个故事的号召力极广。特别是改编成戏剧后,往往剧场爆满,座无虚席。
故事讲的是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和第四位皇帝宋仁宗父子期间的事情。宋真宗的妃子李妃和刘妃同时怀孕,正好宋真宗此时皇后病逝,怀孕妃子有望继为皇后,刘妃想当皇后,又担心李妃捷足先登,心生歹毒,就在李妃生下儿子之后,买通太监郭槐,通过接生婆,以一只剥去了皮的狸猫换出孩子,派宫女寇珠丢弃到河里。
在这一过程中,好心的太监陈琳出手,与寇珠一起救下孩子,送到八贤王府,八贤王将孩子悉心教养,将他培养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人。因为李妃生下妖物,被真宗打入了冷宫,从此不见天日。李妃打入冷宫后,刘妃顺理成章当上了皇后。
但让刘妃意外的是,自己生下的孩子不久夭折,宋真宗将八贤王的孩子、就是陈琳救出的孩子、也是自己和李妃所生的亲生儿子,接到宫中作为养子,认真培养,最后继承了皇位,这就是宋仁宗。
后来,宫中发生火灾,打入冷宫的李妃乘乱逃出,经过一段如同乞讨的生活,流落到了陈州,借住于破窑之中,日夜涕泣,竟然将一双眼睛都哭瞎了。在陈州,李妃幸遇在这里放粮的包公,李妃想方设法找到包公见了一面,陈诉冤情。包公听说经过后,拍案而起,破除重重阻碍,将案子的来龙去脉调查得清清楚楚,升堂审理了这桩关于皇室的惊天大案。
包公乘进宫向宋仁宗皇后贺寿之机,将李妃悄悄带进了宫中,使李妃与皇帝宋仁宗得以母子团圆,宋仁宗这时才获知自己的身世,母子抱头痛哭。后来,包公略施小计,使太监郭槐供出了真相。这时,已经是皇太后的刘氏知道阴谋败露,羞愧之余,自杀身亡。
不过,这样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毕竟只是故事。而在历史上,虽然刘皇后、李妃、宋真宗、宋仁宗、包公都确有其人,但刘皇后既没迫害过李妃,包公也没有审理过这么一桩惊天大案,因为宋仁宗继位、刘皇后受封为皇太后之时,包拯才刚刚中进士,还只是基层一个小县官,他决没有可能审理这样一桩涉及皇族宗室的大案要案的。
在清末小说家石玉昆所著的《七侠五义》中,开篇即是北宋史上的著名奇案“狸猫换太子”,题曰:“设阴谋临产换太子,奋侠义替死救皇娘。”
说的是宋真宗年间,宫内妃嫔刘氏、李氏同时怀孕。
为了争当正宫娘娘,工于心计的刘妃串通宫中太监总管郭槐,将李氏所生之子换成了一只剥了皮的狸猫,并奏称李妃生了妖孽。
真宗闻报,怒将李妃打入冷宫,而将同时生子的刘妃立为皇后。
后来,刘妃之子早夭,真宗之弟“八千岁”进宫问安,将自己偷偷收养的李妃之子带给皇帝、皇后看。
真宗不明所以,见男婴酷似自己,便将其收入宫中立为太子,并由刘氏抚养。
后来,刘氏听说李妃未死,又命人加害李妃,谁知李妃却被奴仆放走。
多年后,微服私访的包公在陈州天齐庙巧遇双目失明的李妃。
得知真相后,包公将李妃接入开封,并设法禀明已经继位的仁宗。
当年的刘妃时已升为太后,闻知东窗事发,乃于宫中自缢而死。
实际上,除了《七侠五义》讲述过“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元代杂剧《抱妆盒》也曾讲述过类似的故事。
不得不说,经过历代艺人的不断加工,“狸猫换太子”的情节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彩、越来越跌宕起伏。
那么,这段宫廷故事的真相又是如何呢?
狸猫换太子插画
说起这一切,还要追溯到公元984年,即宋太宗雍熙年间。
那一年的宋真宗赵恒还未被立为太子,年仅14岁的他纳了一个名叫刘娥的侍妾。
刘娥和宋真宗年纪相仿,不但美貌过人,还耍的一手悦耳动听的播鼗(类似拨浪鼓的乐器)。
或许是因为刘娥曾嫁过人,或许是因为刘娥生性执拗,反正宋真宗的乳母泰国夫人刘氏很不喜欢她。
有一天,宋太宗问起襄王赵恒最近为何如此消瘦,刘氏有意排挤刘娥,便将刘娥举报了。
宋太宗听罢大怒,当即命赵恒赶走刘娥。
赵恒舍不得美娇娘,就将刘娥送到了亲信张旻的府邸安顿了下来。
和寻常女子不一样,刘娥虽然年少却很有韧性,她在张旻府邸足足等了15年。
刘娥和宋真宗如何维系感情?史书没有具体载明。
但从宋真宗一继位就将刘娥接进宫里且封其为正四品的美人来看,在这15年里,宋真宗的心始终被刘娥栓的牢牢的。
见微知著,从这一点来看,刘娥日后能成为北宋史上之一位临朝称制的皇太后绝非偶然。
《清平乐》刘娥剧照
1008年,刘娥由美人升为正三品修仪;1011年,刘娥又从修仪升为正一品的德妃。
当时宋真宗的皇后郭氏已经去世,刘娥俨然成了后宫里官位更高的嫔妃。
但宋真宗仍不满足,竟于1012年顶住了群臣的压力又将刘娥封为了皇后。
要知道,此时的刘娥已经44岁了,早已不复昔日的青春年少。
能力压其他嫔妃成为国母,除了宋真宗旧情难忘,更大的原因就是刘娥即聪慧又能干。
据史书记载,宋真宗批阅奏章时,刘娥时常陪伴左右。
凡有宋真宗处理不了的疑难奏章,刘娥总是能援引以往的事例和制度答对,并提供恰当的建议。
当然,刘娥能成为皇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替宋真宗“生育”了唯一一个儿子。
这个孩子即是后来“狸猫换太子”的又一主角——宋仁宗。
宋仁宗剧照
引号已经注明,宋仁宗并非是刘娥的亲生儿子。
他的生身母亲是刘娥的贴身侍女李氏。
李氏和刘娥一样,祖上也是官宦人家,后因父亲染病身亡而一蹶不振。
为求生存,李氏只好削发为尼。
一次,刘娥前往尼姑庵礼佛,正好碰到相貌娇美的李氏。
询问身世,顿起同病相怜之感,刘娥遂将其收为侍女。
后来,刘娥为争夺皇后大位,便想出让李氏侍奉宋真宗的奇招。
宋真宗对李氏产生了兴趣,不久李氏即珠胎暗结。
1010年5月,宋仁宗赵祯诞生,刘娥立即将其据为已有,完成了争夺后位的关键一步。
刘娥剧照
宫中之人深知刘娥的权势及手段,对宋仁宗非刘娥所出一事均缄口不言。
宋仁宗不知真相,加之刘娥对宋仁宗视若己出,母子感情一直十分融洽。
可怜李氏,在整个事件中只充当了一个代孕的角色。
好在刘娥并未把事做绝,她不仅未阻拦宋真宗封李氏为才人,还在掌权后派专人找到李氏的兄弟李用和,给了他一个安稳的官位。
可这一切并未抵消李氏的思子之痛,1032年,即宋仁宗即位的第十年,李氏病逝。
这样一来,一个问题随之而来,该以何种礼仪下葬李氏?
开始,刘太后打算以普通宫女的葬礼安葬李氏,但宰相吕夷简听说后,对刘太后说了一句话,“太后他日不愿全刘氏乎?”
意思很明确:万一日后宋仁宗得知了自己的身世,痛感生母生前死后都未能得到应有的待遇,一定会怨恨刘太后,到时一定会迁怒刘氏后人。
刘太后听完恍然大悟,遂默认了吕夷简用皇太后的丧葬礼仪安葬李氏。
如吕夷简所料,刘太后去世不久,宋仁宗即从“八贤王”赵元俨的口中得知了自己的身世。
激愤异常的宋仁宗当即带着舅舅李用和前往查验李氏灵柩,同时又调集重兵包围了刘氏家族的宅院。
看见生母被以礼安葬,一场对继母刘太后暴风雨般的清算就此戛然而止。
这事发生在宋真宗时期,他的两个贵妃西宫刘贵妃,东宫李贵妃,当时都有了身孕,谁先生下太子谁就被立为正宫娘娘即皇后。
就在李妃分娩之际,刘妃命令太监郭槐把狸猫剥皮,用礼品盒装着换下太子,叫宫女运出宫淹死,并且说李妃生了个妖怪,让皇上把李妃打入冷宫。宫女不忍心淹死太子正坐在河边哭,正巧被八王千岁的太监陈琳踫到,救下了太子,并在八王的帮助下,抚养成人,并且做了皇帝,他就是宋仁宗。
我是尚武先生,我来回答。
在传统的历史戏剧中,有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狸猫换太子”的放事,说的是宋真宗时期的宫廷争斗。宫中刘皇妃得知李皇妃即将临盆生产,就和太监密谋,要在李皇妃分娩之后用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换走她所生的儿子,然后派人勒死这小皇子,以确保自己在宫中的地位。当宋真宗得知李皇妃生的是一个怪物时,一气之下就把她打入冷宫。庆幸的是小皇子遇到一位好心的宫女,她偷偷救出皇子,将之送出皇宫。
皇帝的弟弟八贤王收养了小皇子,视之如己出,对外也称他是自己的儿子。后来刘皇妃生子,被立为太子,刘皇妃随之升为皇后,但不久这位太子就夭折了。没有子嗣的宋真宗只好把八贤王的儿子过继过来,立其为太子,这就是日后的宋仁宗。宋仁宗长大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并在包拯的安排下和自己的生母相认。作恶多端的刘皇后知道大事不好,自尽而死。这个故事情节曲折,加上还有包青天出面断案,所以在民间流传广泛。 原来,这个故事源自清代小说《三侠五义》,其中离奇的情节大多是出于小说作者的生花妙笔。不过在宋代历史上,的确可找到这故事的本源—宋仁宗确实是在登基并成年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生母究竟是谁。戏剧中的刘皇后的原型是宋真宗的皇后,却非宋仁宗的生母,他的生母是刘皇后的丫鬟李氏;在李氏生下皇子(后来的宋仁宗)之后,刘皇后就将之占为己有,因为李氏地位低下,只能从命,她后来还被真宗封为淑妃。
宋仁宗登基时,因为年龄太小不能亲政,所以由刘太后临朝听政。刘太后为了疏离宋仁宗母子,打发李氏去真宗的陵墓守陵;但刘太后帮李氏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兄弟,还给他找到差事,封他官职。可见历史上的刘太后为人还算厚道,并不像戏剧中刻画的那么阴狠毒辣。李氏去世,刘太后听从宰相吕夷简的建议,按照宫廷礼节厚葬了李氏。直至刘太后去世后,宋仁宗才知道自己的身世,当时有人密告说李太妃是被刘太后毒死的,仁宗大为震怒,立即派兵包围了刘府,并对李太妃开棺验尸,最后发现并非如此,还得知刘太后对李家还不错,故没有对刘太后的家人大开杀戒。这就是“狸猫换太子”戏剧的史事原型。
历史上的刘太后非但不像戏剧中那么毒辣,而且在她垂帘听政的11年里政绩不俗。她在听政之初,就罢免了权臣丁谓;为了加强对朝政的监督,她创立了谏院;此外还鼓励各地兴修水利,大力惩治贪腐。在她听政期內,朝政安稳,各项事务都处理得井井有条,虽然她没有大的建树,但也算是守成有功。掌握更高权力的刘太后也曾有当女皇的念头,但因为宋廷的“祖宗家法”对后宫、外戚干政的限制甚严,加上朝中绝大多数官员的反对,她的女皇梦始终未能实现。
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知名才女?她们的主要事迹和作品又有哪些武则天镇楼
武则天的才华冲出文学武功,冲向皇位
历史上如卓文君、班昭、谢道韫、薛涛、李清照等,人人皆知,不过也有一些才女才华并不弱于他们,却被埋没。
1、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
从某方面来说卫夫人与卫协有一个共同处就是教出一个超过自己成就的徒弟。卫协教出了顾恺之,而卫夫人教出了王羲之。
卫夫人师承钟繇,而卫夫人与王羲之的母亲是中表亲戚,所以王羲之捡了一个便宜老师,据说王羲之洗砚池的故事,其实最早就是学习卫夫人洗砚池练书法而来。
2、回文诗的大成者苏蕙
什么是回文诗呢?就是能够回还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
据说苏蕙用不同颜色的丝线绣制织锦《璇玑图》,五色丝线织绣,容纳八百四十一字,纵、横、斜、交互、正、反读或退一字、迭一字读均可成诗,诗有三、四、五、六、七言不等,如今统计约可组成七千九百五十八首诗。
3、李冶,唐代女诗人之一
大众名气中唐代四大女诗人,薛涛与鱼玄机名气更大,其次是刘采春因为搭上花心大萝卜元稹,也颇有名气。
李冶,是南北朝谢灵运的十世孙,自然也继承谢氏才华,不过虽然被当事人赞为女中诗豪,但是相比上面三位,终究没有足够的八卦可以流传。
可惜结局比鱼玄机还惨,因为上诗叛将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
4、张玉娘,宋代女词人之一
说道张玉娘也许知道的不多,但是说起《山之高》这首词,估计很多人都能朗朗上口。
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
这就是张玉娘思念沈佺时所作,可惜后来沈佺病死,张玉娘相思成疾,五年后绝食而亡。
5、朱淑真,宋代女词人之一
朱淑真是北宋多情才女和美女,与李清照齐名。
可惜比李清照不幸的是她始终没遇到过自己的赵明诚,丈夫是文法小吏且庸俗,两人无法情投意合,所以朱淑真婚姻也是郁郁不欢。
据说,最后因为与情人分手抱恨而终。
不过比起只能与未婚夫化蝶的张玉娘,被曾布扔在老家,又不敢红杏出墙的另一位词人魏玩来说,朱淑真勉强算好一些。
中国历史上不乏知名才女,人们熟知的蔡文姬、上官婉儿、李清照、朱淑真、薛涛等等。这里着重介绍中国之一位女历史学家班昭的事迹。
班昭(约45-约117),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班彪的女儿,她嫁给同郡人曹世叔为妻,曹世叔没长寿,班昭早早成了寡妇。
一 显贵身世,书香门第
班昭的远祖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班氏先祖叫班壹,原本楚国人,秦统一过程中,班氏家族迁到陕西扶风(今扶风县)。秦末大乱,班壹迁居楼烦(今山西武宁),以畜牧起家,家族财力雄厚。
班氏家族,历代都有地方大员,或朝廷重臣,到班彪一代,班氏家族是已有几百年辉煌的巨富贵族,也是有几百年历史的诗书世家。
班彪有二子一女。长子班固,次子班超,女儿班昭。班超在历史的著名事迹是出使西域;班固则以撰写《汉书》闻名后世,班昭这个女子也不一般。
班彪不愿意做官,专心史学,也要像司马迁那样,留下历史巨著。
《史记》从黄帝写到汉武帝,后事缺而无录。司马迁死后,《史记》有十篇散失,有目录无书稿。
于是,班彪作《后传》数十篇,这是续《史记》之作。公元54年,52岁的班彪去世。
班彪去世后,22岁的班固蒐集父亲遗稿,继续撰写《汉书》。公元58年,被人告发“私改国史”,班固被捕入狱。
班超向汉明帝解释说:班固修《汉书》,乃颂扬汉德,让后人了解历史,从中获取教训,没有毁谤朝廷之意。
汉明帝令将《汉书》呈上,阅后赞许有加。便授予班固进入东观藏书阁,任典校秘书,主持校勘典籍,并敕令他可参阅东观藏书阁皇家典藏,完成其父所著《汉书》。
同时,汉明帝下旨,由国库支银,资助班固编撰《汉书》工作。
班固编著《汉书》由私人修史变成奉诏修史。
公元82年,班固完成了《汉书》主体的写作。
公元89年,班固母亲病故,他辞官守孝在家。
此时,大将军窦宪率兵北伐匈奴,班固随从出征。汉军深入沙漠三千里,大破北匈奴。
大军凯旋,在燕然山刻石记功,班固写了铭文。
班固还撰有《窦将军北征颂》,歌颂窦宪北征匈奴事迹。
窦宪因有功,日渐嚣张,跋扈恣肆。公元92年,汉和帝逼其自己了断。
班固因为是窦宪的亲信幕僚,也被逮捕,日加笞辱,禁锢而死,年61岁。
二 才女奉命修《汉书》
此时,班固所著汉书,《八表》和《天文志》均未完成,遗稿散乱。
《汉书》未完,汉和帝命班固的妹妹班昭,就东观藏书阁所存资料,续写《汉书》。此时班昭43岁。
班昭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有扎实的学问和写作功底。
她受命续撰《汉书》后,长期在东观皇家藏书阁,手不释卷,勤奋笔耕,不畏严寒酷暑,经过多年年努力,终于全面完成了《汉书》的著述。
班昭续撰《汉书》,主要是整理、核校父兄遗留的散乱篇章,并在班固《汉书》原稿基础上,补写了八表一志,即《异姓诸侯王表》、《诸侯王表》、《王子侯表》、《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外戚恩泽侯表》、《百官公卿表》和《古今人表》和《天文志》。
至此,《汉书》经过前后40年编撰完成。
《汉书》中最难的《百官公卿表》和《天文志》,这两部分都是班昭独自完成的,但班昭仍冠上班固的名字。
班昭对《汉书》的播和普及也有很大功绩,她为很多人讲解《汉书》。
三 才女文采斐然
汉和帝很器重班昭,多次召她进宫,让皇后和嫔妃们拜她为师,让她传授儒家经典、天文、数学。
班昭以学识渊博闻名。因她丈夫姓曹,人们便尊她为“曹大家(gū)”。
班昭的大多数著述都失传了,流传至今的,除《汉书》“八表”外,只有《上邓太后疏》、《东征赋》、《针缕斌》、《大雀赋》和《蝉赋》。其中多数已是残篇。
班昭还著有《女诫》七篇,即《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约计1800多字。告诫妇女遵守“三从之道”和“四德之意”,因此她被封建正统学者尊为“女圣人”。
约在汉永宁元年,即公元120年,班昭告别人间,时年72岁。
她的丧事很隆重,使者监护,皇太后素服举哀,表示悼念。
班昭的一生,平凡而伟大,对我国古代史学和文学做出了杰出贡献,在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留下了一份珍贵的遗产。
班昭是参与“二十四史”编撰的唯一女性,是我国之一位女历史学家。
才女是指有才华、有学问、有智慧的女子,也指在某方面有突出才能的女子。中国历史上才女有很多。
在中国古代比较著名才女的有:
1、许穆夫人:出生于春秋时期卫国都城朝歌(今河南省淇县)。长大后嫁给许国许穆公,故称许穆夫人。她是《诗经》里的才女,中国文学史上有记载的之一位女诗人,也是世界文学史上记载的之一位女诗人,世人称她:许穆夫人。代表作品有:《竹竿》《泉水》《载驰》均收录《诗经》。
2、庄姜:她是春秋时齐国公主,卫庄公的夫人。代表作品有:《燕燕》《柏舟》《绿衣》《日月》《终风》。
4、韩娥:春秋时期韩国的民间女歌手、春秋好声音,她不但容貌美丽,嗓音优美,而且她的歌声感情浓郁,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听到她的歌声的人都深深地陶醉。
5、卓文君:西汉时期蜀郡临邛(今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人,汉代才女。代表作品有:《白头吟》、《怨郎诗》、《诀别书》。
6、班婕妤,西汉女作家,古代著名才女,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代表作品有:《自伤赋》《捣素赋》《怨歌行》。
7、班昭:东汉女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代表作品有《东征赋》、《女诫》。
8、蔡文姬: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代表作品有:《悲愤诗》二首、《胡笳十八拍》。
9、甄洛,文昭甄皇后,代表作品有《塘上行》。
10、苏若兰:魏晋三大才女之一,回文诗之集大成者。代表作品有:《璇玑图》。
11、谢道韫,东晋时女诗人,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代表作品有:《咏雪》、《泰山吟》、《拟嵇中散咏松》、《论语赞》。
12、鲍令晖:南朝女文学家,东海(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人,是著名文学家鲍照之妹,出身贫寒,但能诗文。代表作品有:《香茗赋集》、《拟青青河畔草》、《客从远方来》、《古意赠今人》等
13、上官婉儿:唐代女官、诗人、皇妃。代表作品有:《彩书怨》、《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14、薛涛:蜀中四大才女之一、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代表作品有:《送友人》、《题竹郎庙》、《池上双鸟》等。
15、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之一才女”之称。代表作品有:《声声慢·寻寻觅觅》、《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夏日绝句》等。
16、朱淑真: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代表作品有:《卜算子·咏梅》、《断肠诗集》、《断肠词》等。
17、管道升: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代表作品有:《墨竹谱》,《水竹图卷》,《秋深帖》等。
18、柳如是:明末清初女诗人。代表作品有:《湖上草》、《戊寅草》等。
19、顾太清,原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代表作品有:《红楼梦影》。
在中国近代比较著名的才女有:
1、张爱玲: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中国现代女作家。代表作品有:《倾城之恋》、《金锁记》、《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烬余录》等。
2、三毛:原名陈懋(mào)平(后改名为陈平),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区)人。中国台湾著名女作家、旅行家。代表作品有:《撒哈拉的故事》、《走遍万水千山》、《稻草人手记》、《温柔的夜》等。
3、萧红: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代表作品有:《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4、庐隐:五四时期著名的作家,与冰心、林徽因齐名并被称为“福州三大才女”。代表作品:《地上的乐园》,《曼丽》,《灵海潮汐》等。
5、石评梅:中国近现代女作家、革命活动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代表作品:《墓畔哀歌》。
6、苏雪林:1897年出生于浙江省瑞安县县丞衙门里,她一生从事教育,先后在沪江大学、国立安徽大学、武汉大学任教。后到台湾师范大学、成功大学任教。她笔耕不辍,被喻为文坛的常青树。代表作品:《蝉蜕集》。
7、林徽因: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和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建筑学家梁思成的之一任妻子。代表作品:《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8、陆小曼:江苏常州人,近代女画家。代表作品:《哭摩》、《遗文编就答君心》等散文。
9、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代表作品:《往事》、《春水》、《南归》、《繁星》 等。
10、丁玲:原名蒋伟,字冰之,毕业于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 *** 党员,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品:《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莎菲女士的日记》等。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灿烂辉煌,历史以来诗人林立,可称为诗歌王国。
在古代,女性尽管受到封建制度的束缚和压迫,她们冲破枷锁,或描写自己身世的不幸;或倾吐婚姻的不谐,从而对爱情的强烈向往;或抒发离愁别绪;或歌咏风花雪月,闲情逸致,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诗篇。
在众多的女诗人中,秋瑾却跳出了所有女性描写的题材,她的诗词表现出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关心和忧虑。爱国情深,报国情激。她以豪迈的气势,高昂的格调,丰富的内容,得到了后世人们的热爱和崇敬。
秋瑾,1875年出生于浙江绍兴,早年学经史,善诗词,喜骑射。1896年从父命嫁富绅王廷均。王于1903年捐得户部主事,随王在北京居住,时值八国联军入侵不久,她目睹民族危亡,和人民的深重灾难,以及清 *** 腐败无能,决心献身于救国救民的事业。
1904年自费留学日本,在日期间,积极参加中国留学生的革命活动。
1905年同盟会成立,参加同盟会被推举为同盟会浙江盟主,联络留日女同学组织《共爱社》任会长。由于清 *** 勾结日本颁布《取缔中国留学生规则》压迫留日学生,秋瑾毅然回国。回国后在上海办中国公学。这段期间会唔蔡元培、徐锡林等革命志士并参加《光复会》。同年七月回到日夲入青山实践女校学习,由冯自由介绍参加《中国同盟会》并担任会评议员和《同盟会》浙江盟主。写下了许多充满强烈爱国思想和饱满革命热情的诗篇。
1906年在淅江湖州南浔溪女校任教期间发展该校部分教师、学生加入同盟会并与革命志士尹锐志等以《锐进学社》为名,联络长江一带会党组织起义。萍浏醴起义发生后,与会员杨卓林等谋划长江流域各省响应,并担任浙江的发动工作。到杭州后与徐锡麟约定在皖、淅两省同时发动,并在新軍中发展了吕公望、朱瑞等多人参加《同盟会》和《光复会》。不久,起义失败。
1907年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
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其弟徐伟的供词牵连到秋瑾。7月10日她已知徐失败的消息,拒绝了要她离开的一切劝告,表示"革命要流血才能成功"的豪迈决心。她遣散众人,毅然留守在大通学堂。14日下午清军包围大通学堂,秋瑾被捕。她坚贞不屈,决不吐供,仅写下"秋风秋雨愁杀人"来对付敌人。
第二天凌晨,从容就义于绍关轩亭口。
秋瑾牺牲后,她的挚友徐伯华、吴之英等冒着生命危险,在杭州西湖冷桥畔著名民族英雄岳飞墓前修建了秋瑾烈士墓,并在牺牲地立着秋瑾纪念碑。人民 *** 也在她的故居"和畅堂"辟为"秋瑾故居"。
这就是这位女英雄的主要事迹。
下面简略将秋瑾女士的部分诗词列于下:
七律
漫云女子不英雄,
万里乘风独向东。
诗恩一帆海空阔,
梦魂三岛月玲珑。
铜驼已恨悲回首,
汗马终渐未有功。
如许伤心家国恨,
那堪客里度春风。
《 鹧鸪天》
祖国沉沦感不尽,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对酒》
不惜千金买宝刀,
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
酒去犹能换碧涛。
《 就义诗》
篱前黄菊未开花,
寂寞清樽冷怀抱。
秋风秋雨愁杀人,
寒窗独坐心如捣。
其它还有《满江红》、《昭君怨》、《望海潮》、《如此江山》、等等。
秋瑾留下的诗词并不多,但她为了追随中山先生推翻满清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年仅三十二岁。真是女中豪杰,令人仰慕。
1、谢道韫(公元349—公元409),谢道韫才学过人,甚是聪慧,且勇敢果断,品味高雅,为东晋女诗人。《晋书》本传记她“风韵高迈”、“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谢道韫识知精明,聪慧能辩,叔父谢安曾问她:“《毛诗》何句更佳?”答:“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安称赞她有“雅人深致”。
2、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是劫后余篇。
3、卓文君(约公元前179年以后—前117年以后),西汉时期才女,西汉蜀郡临邛(今四川邛崃)人,大富商卓王孙的女儿。《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载有她的事迹。代表作《怨郎诗》等。
4、鱼玄机(公元844—870年),晚唐诗人,鱼玄机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鱼玄机其诗作现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诗》。有《鱼玄机集》一卷。其事迹见《唐才子传》等书。
5、 薛涛(约768—832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薛涛姿容美艳,性敏慧,8岁能诗,通晓音律,善辩慧,工诗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成,为当时着名的女诗人。薛涛后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园)上, *** 桃红色小笺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代表作《送友人》(水国蒹葭夜有霜)、《题竹郎庙》等。
6、苏蕙,约生于秦王苻坚永兴元年(公元357年),始平(今陕西武功县)人,善属文,魏晋三大才女之一,回文诗之集大成者,传世之作仅一幅用不同颜色的丝线绣制织锦《璇玑图》。
7、上官婉儿(公元664年—公元710年7月21日),又称上官昭容,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其门第高贵,却身世坎坷,一生跌宕起伏,与武后、中宗相始终。唐玄宗即位后念及上官婉儿的文才,曾下令广征其作品,撰成《唐昭容上官氏文集》二十卷,诏燕国公张说题篇,惜已散轶。而在《全唐诗》中,现存其诗三十二首,按内容可分为三类:抒情述怀、应制奉和、出游纪胜。其中以抒怀之作《彩书怨》最为后世所重,常被提及。
8、班昭(约45年?—约117年?),一名姬,字惠班,东汉史学家之班彪女、班固与班超之妹,中国之一个女历史学家。班昭家学渊源,尤擅文采。班昭的文采首先就表现在帮她的哥哥班固修《汉书》,这部书是我国的之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正史中写的较好的一部,人们称赞它言赅事备,与《史记》齐名。《汉书》中最棘手的第七表《百官公卿表》和第六志《天文志》都是班昭在兄长班固死后独立完成的。班昭除在史学方面编撰《汉书》卓有成就外,她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着有赋,颂,铭,诔,哀辞,书,论等,共十六篇。辑成《大家集》三卷,但可惜大都失传,现只留下《东征赋》和《女诫》7篇。
9、 蔡文姬(约174年—约239年)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东汉末年陈留圉(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精于天文数理,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
10、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之一才女”之称。李清照一生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等着作,但久已不传。现存诗文集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1卷,《漱玉集》5卷。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醉花阴》、《武陵春》、《夏日绝句》等。
11、黄娥(原作“峨”,后亦作“娥”),字秀眉,明代女文学家,四川省遂宁市人。杨慎之妻,世称黄安人、黄夫人。父亲黄珂官至尚书,自幼博通经史,能诗文,擅书札。黄娥与杨慎的结合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段著名的佳话,他们夫妻二人的诗词成就都很卓著,在明代自成一家。
12、柳如是(1618年~1664年),明末清初女诗人,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浙江嘉兴人。与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寇白门、陈圆圆同称“秦淮八艳”。后嫁有“学贯天人”、“当代文章伯”之称的明朝大才子钱谦益为侧室。
王政君本是一个克死两任未婚夫的不祥女子,她是如何成为皇后的把丈夫的死亡归结于女性克夫这是后来的混账话。
最起码汉朝的人并不这么看。
汉唐的女性地位还没有到明清那样卑贱的地步。
就说王政君的母亲原本是王禁的妻子,她和丈夫关系不和,两人离异,就改嫁了。
改嫁之前她生下了女儿王政君。
王禁将这个女儿先后许配两任丈夫,两任丈夫都死了。
汉朝的人可没有想克夫这个词。
王禁去算卦,算卦的人说:“你这个女儿注定大富大贵”潜台词就是那些人配不上她,是那两任丈夫命薄,可没有简单认为就是克夫。
后来王禁就好好教女儿,把她送到宫里做家人子——这是无官无职的宫女。
然后就是机会了。
先是太子刘奭宠爱的司马良娣病死,太子郁郁寡欢,他认为是身边的妃子害死了。于是他不接近身边的女子。
他老爹汉宣帝一看,这不行啊,就从宫里挑了几名女子送过去。
刘奭再没心情,他也得给老爹面子啊。
出来见了一见。
皇后问太子看上了哪一个,刘奭就说随便一个吧。
因为王政君做得离太子近,皇后就以为是她,把她送给了刘奭。
这偶然的一次机会,王政君的人生就开了挂。
先是太子和她春风一度,她就怀上了。
还是个男孩,这就是后来的汉成帝刘骜。
然后就跟所有电视剧里的演的一样。
汉宣帝死,刘奭即位,王政君先是婕妤,很快就升到皇后。
但命运并非一帆风顺,后来有个姓傅的婕妤生下刘康。
刘奭还想着立刘康。王政君和她的族人也费尽心力才保住了儿子的位置。
后来刘骜即位,王政君升任皇太后。
刘骜死后,因为没有孩子,就让刘康的儿子刘欣当了皇帝。
王政君就是太皇太后。
虽然不是自己的亲孙子,但是王家这个时候已经大权独揽,就是历史上的外戚专权。
其中王家有一个最有出息叫王莽……
这事说起来就太长了。
纵览王政君的一生:
一个是机会,一个是命运,还有一个是自己的努力。
机会就是刘奭的老婆死,自己偏偏又坐得那么近。
命运就是肚子争气,生下男孩。
努力就是栽培自己的势力。
外戚是中国古代王朝史上绕不开的一股势力,尤其是在两汉时期,外戚专权是导致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之一。西汉末年王莽篡位,西汉王朝灭亡,天下开始纷争不断,一直到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天下才重新回归太平。而王莽之所以能够篡位,自然离不开他外戚的身份,而这一切都要追溯到一个女人身上,她就是王政君。
王政君可是个传奇的女子,据说她母亲在怀着她的时候梦见一轮明月进入她的怀中,这让王政君的父母很是疑惑。王政君还未到出嫁的年纪,他的父母便给她定下了一门亲事,就等着王政君长大之后嫁过去。
可惜的是,王政君还没有过门未婚夫便死了。后来当地的东平王想要将王政君娶回去做小妾,王政君的父母很是高兴,毕竟能跟王爷做亲家,哪怕是让女儿做妾侍她们也是愿意的。没想到的是,这次王政君还没出嫁,东平王也死了。
一连两任未婚夫都在与王政君定亲之后去世,王政君便背上了“克夫”的恶名,这在当时自然备受白眼,更没人敢再去提亲。眼见着女儿年纪越来越大,王政君的父亲着急了,于是便去找了一位江湖术士来给女儿算命,还将老婆怀王政君时梦见月入怀中的事情告诉了这位术士。术士听了后便对王政君的父亲说,王政君可是贵不可言的人物。这让王政君的父亲特别高兴,于是便准备将女儿送到王宫里面去。
经过一番运作,王政君终于被父亲送到了宫中,但不过就是宫中的一个普通的宫女而已。当时在位的皇帝是汉宣帝,他的太子刘奭(shì)有一位非常宠爱的司马良娣(dì),年纪轻轻便去世了。这让刘奭非常伤心,他认为司马良娣的去世是因为后宫嫔妃为了争宠而对她下了诅咒,所以不再愿意宠幸其他的妃嫔。
当时的刘奭还没有子嗣,年纪轻轻便如此清心寡欲,汉宣帝自然心急如焚,于是便挑选了五个宫女送到刘奭身边,王政君便在其中。但此时的刘奭心思还在死去的司马良娣那里,对这几个宫女根本不感冒,选谁送到自己身边都无所谓。于是,五个宫女之一的王政君便被送到了太子府邸。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王政君在被刘奭宠幸过一次之后便怀孕了,她平安生下了刘奭的长子刘骜,也就是后来的汉元帝。汉宣帝有了嫡长孙非常高兴,而王政君也因为这个儿子而身份倍增,最后成功成为太子刘奭的正室太子妃。刘奭继位成为皇帝之后,她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皇后,儿子刘骜成为了太子。
王政君虽然是皇后,但是根本不受刘奭的喜爱,当时汉元帝最宠爱的是傅昭仪,傅昭仪不仅长得漂亮,还生下了皇子刘康。汉元帝觉得刘康这个儿子与自己很像,是个充满着文艺细胞的皇子。再加上宠爱傅昭仪,所以便动了废掉太子刘骜的念头。
废太子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不是小事,朝中的大臣们纷纷反对汉元帝废太子,就这样,刘骜勉强保住了自己的太子之位。汉元帝驾崩之后,刘骜有惊无险地登基做了皇帝,这就是汉成帝。而王政君终于也熬成了太后。王政君一生不得汉元帝喜爱,连儿子都差点被废掉。经过多年的后宫沉浮,她终于明白想要站稳脚,必须要有强大的势力支持才行,于是她开始大力提拔自己的娘家人。
因为王政君的提拔,家中几位兄弟都成为了朝中重要官员。哥哥王凤更是成为了大司马,手握重权。而后来篡汉的王莽便是王政君与王凤的侄子。王莽年轻时父亲早亡,他聪敏好学,谦卑自律,在外人面前处处表现得十分优秀。王政君对于这个侄子,也是寄予了厚望。在王政君与王氏外戚的帮扶之下,王莽很快便平步青云。西汉后期的几位皇帝都短命且都是昏庸之主,根本压制不住王家的势力。
王莽在朝中的势力越来越大,九岁的汉平帝继位之后,已经身为大司马的王莽彻底撕下了伪善的面具,露出了篡位的野心,最终篡位成功,建立了所谓的新朝。历经几朝的王政君虽然大力扶植王家的势力,但却从来没想过自己的侄子会篡夺汉王室的江山。王莽篡位向王政君索要传国玉玺的时候,王政君气愤地将传国玉玺摔在地上,还磕掉了玉玺的一个角。
王政君之所以能身居高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运气好,她母凭子贵,即便不受宠爱也能做皇后、太后。她寿命特别长,活了八十四岁的她熬死了所有的对手,也熬出了尊荣、资历与地位。但她却是个没什么政治能力与手腕的女人,所以在一味扶持娘家而忽略了外戚专权的危害,王莽篡汉之时更是束手无策。相信她是带着愧疚与无奈去世的,有这样一个媳妇,西汉的皇帝们不知该作何感想?
参考资料:《后汉书》。
图片来源于 *** ,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