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吹的声音,如风阵阵传来;仕女的粉汗,如雨纷纷落下。形容排场浩大,穷极奢侈 尽情歌舞,热闹非凡 游客极多,绿烟红雾 ,美不胜收。;“歌吹为风”采用了通感手法,将听觉中的“歌吹”写作可以身受之“风”,是对“歌吹”的感受范围的扩张,以“雨”喻“汗”,则是夸张的比喻; 出自《西湖游记二则》之晚游六桥待月记 文/袁宏道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未下夕舂,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陈子昂在初唐文学革新中起了什么重要作用我是文子心语,回答这个问题。
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先驱者。
在唐诗发展过程中,陈子昂无疑是一位影响巨大,地位重要的作家。
扫荡齐梁之风,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开一代文风。
初唐的诗坛,仍然弥漫着南朝绮靡浮艳的风气,宫廷诗人上官仪的作品风靡一时,很多人都学他的诗,号称“上官体”。
所谓上官体,实际就是宫体诗。
在这种风气下,能够突破凄凉之风的约束,向前跨出一大步的,是唐高宗时的“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初唐四杰”。
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四杰”的诗没有彻底洗净齐梁习气,跟盛唐以后的著名诗人相比,成就也不突出。
“四杰”之后,以更坚决的态度起来扫荡齐梁之风,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开一代文风的作家,应该是陈子昂。
陈子昂比“四杰”更鲜明的举起了诗歌革新的旗帜。
在《修竹篇序》中,陈子昂明确提出了师法“汉魏风骨”的方向,主张做诗要像建安作者那样,以刚健清新的风格,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
这种主张看起来复古,实际上是要恢复诗歌从《诗经》以来就重视思想内容的优良传统,是符合时代要求的革新。
陈子昂的代表作《感遇诗》三十八首就有力的体现了他的革新精神。
在这些诗中,有的讽刺现实,感慨时事,反映人民的痛苦;
有的抒发“感时思报国”,“忧济在元元(百姓)”的理想,宣泄理想破灭后的苦闷。
这些诗篇内容丰富,现实性很强,而且写的都很质朴,有意识地摒弃了华丽辞藻,这在当时是很可贵的。
《蓟丘揽古》七首和《登幽州台歌》也是陈子昂的代表作,后者最为传诵。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登上古代所见的幽州台,放眼望去,想起战国时燕昭王重用人才的故事,但燕昭王那样的人早已不见。
看看自己壮志难酬的处境,知音又在何处呢?
面对空旷的原野,寥廓的天空,不仅感慨宇宙
无穷,人生有限,伤心地落下泪来。
这首诗唱出了历史上,无数心怀天下而身处困境者的心声。
当时无人不知,千百年来也深受读者喜爱。以至于有人说,陈子昂是齐梁200多年从未听到过的洪钟巨响。
陈子昂留下的诗不多,而且有些诗感慨人生祸福无常,向往神仙洪湖生活,也表现出消极悲观的情绪。
但他的诗风独特,为初唐的诗坛开创了新风气。对完成初唐诗风的转变起了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唐诗的发展过程中,陈子昂是一位影响巨大、地位重要的作家。
陈子昂,24岁中进士,上书论证,得到武则天赏识;但因敢于揭发时弊,力劝武则天不要奖励告密,滥施刑法,不要对外用兵等,所以不被重用。
陈子昂成两次出塞,参加战争,后一次随军东征时,应受主将(武家贵戚)排斥而辞职回家。后来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将陈子昂害死狱中,死时仅四十二岁。
陈子昂,在中国诗歌史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
讨论唐诗,陈子昂是绕过去的;犹如讨论唐代书法,孙过庭也不能绕过去一样。
孙过庭作《书谱》,“字愈数千,妙有作字之旨,学者宗以为法”,为盛唐书法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且《书谱》草书,全法右军,全篇三千七百余言,一气贯注,笔致俱存,实为草书至宝。从此求右军,乃可得门而入。盛唐狂草之先声也。
陈子昂作《修竹篇序》,高呼恢复“汉魏风骨”,提倡“风雅兴寄”,为盛唐诗歌创作高举涂着复古色彩的革新旗帜,并在创作上予以实践。他的诗歌理论和实践,是遥看盛唐诗歌创作高峰到来,最早的鼓与呼者。
初唐前五十年,是齐梁陈隋 *** 的延续,宫体诗充斥诗坛,“绮错婉媚”的上官体是其代表,上官仪及其孙女上官婉儿是代表人物。
初唐后五十年,先有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开始突破宫体内容,继有沈(佺期)宋(之问)确立律诗的形式,最后有陈子昂痛斥齐梁诗风,高倡建安风骨、正始之音,终于为唐诗开辟了发展道路,至盛唐,达到繁荣顶峰。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人(今属四川省),为人豪爽有侠气。在家乡,十八岁尚未读书,跟一批赌徒混日子。有一次他闯进乡校,受到 *** ,遂发愤读书,并进京参加科举考试。
相传他初到长安,为制造自我表现的机会,故意在闹市购买高价胡琴引人注意,并约邀众人到客舍看他演奏。一到客舍,他击碎胡琴,把自己的才学抱负表述一番,然后拿所作分赠众人,从此声名大噪。中进士后,女皇武则天一度赏识他,但终于不能重用。
陈子昂有《陈伯玉集》传世,存诗一百二十七首。他的诗可称得上古今独步,无人否认。他的重要贡献,在于写了像《感遇》这一类诗。这类诗,虽前有王绩,后有张九龄,但所写都不及他,即使李白也难和他相比。
他的《感遇诗》三十八首,非一时一地之作,内容抨击了武则天时期的多种弊政,多是讽刺现实,感慨时事之作,同时也塑造了诗人的自我形象。
他有经世之略,“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然而在现实面前,却不能施展才干,还常要忧思畏祸。不能力挽狂澜,只好归隐山林,“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空怀满腔的孤愤和深沉的苦闷。
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又称《寄东方虬书》、《修竹篇序》)中,曾说起他的复古之志:“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他颇有志把诗的风格回复到建安、正始时代,《感遇诗》便是他这一复古志愿的具体实践和伟大成绩。就诗的成就说,凡在他以前的文学遗产,几乎被他网罗殆尽,虽以齐梁文学之腐朽,到他手里也都化为神奇。他改造建安以来的文学遗产,成为盛唐诗歌发展的启门钥匙,这正是他的伟大之处。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攻陷营州,武则天命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随军参谋。次年兵败,举军震恐。子昂慨然进言,且请求分兵万人以为前驱,不允。他日又进谏,触怒了武攸宜,被降职为军曹。他满腔悲愤,登上战国时燕昭王为招揽天下贤才修筑的黄金台(即幽州台,又称蓟北楼,在今北京大兴区),登台远眺,独立苍茫,仰天长啸,慷慨悲歌。唱出了雄浑苍凉的《登幽州台歌》,成为齐梁数百年来未曾有过的洪钟巨响!
在这天地无穷而人生有限的悲歌中,回荡着他“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自信与豪迈,然而怀才不遇,抱负无所施展,只能够“独怆然而涕下”。读来,令人感同身受,千百年来在无数人心中不断回响!
人生万象,任人都有感慨。子昂之感慨独高人一层,乃因他人都是由个人出发想到时空之极大无穷。而子昂能忘记小我,所思所感为纯粹之真理,跳出了时空之外!
陈子昂既具有寥廓的宇宙意识,又富于人生情调。因为站得高,所以悲天;因为看得远,所以悯人。
在他的诗歌中,可见到某些悲伤沉恸的地方。李白也有悲伤沉恸,但太白之恸像婴儿的哭声,并没有真正的人生痛苦;子昂之恸则是成年人的哭声,有所激而发,故容易感人。
陈子昂是唐代诗歌革新运动的自觉倡导者。他的理论和创作,对齐梁以来的不良诗风,起了“横制颓波”的作用,产生出了“天下翕然,质文一变”的影响。
杜甫曾作诗称赞他:“公生杨(杨雄)马(司马相如)后,名与日月悬。”
韩愈在其《荐士诗》中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元好问《论诗绝句》中有句曰: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
陈子昂是反齐梁诗风最有力的人物。他的诗作雄浑沉郁、刚健质朴,和他在《修竹篇序》中所提出的诗歌革新主张相一致。后人的推崇充分说明了他在诗歌理论和创作史上的重要地位。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
大诗人陈子昂小时候也是个熊孩子,他特别喜欢耍剑,而且功夫还不错。那个时候似乎都流行文武双全,同时期的大诗人李白也是个耍剑的高手。
李白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耍剑从来不留活口。可陈子昂就没那么运气好了,他一出场就把人给刺伤了,而且还被人当场抓了。
为此陈子昂的家里为这个熊孩子的行为赔了一大笔钱,他爹把他吊起来用拖鞋打了好几天都不解气,从此以后陈子昂就老实了。
他把剑给封了,过去那帮耍剑的朋友也绝交了,少年古惑仔天团就这么解散了。从此以后陈子昂开始发奋读书,希望做到朝为古惑仔,暮登天子堂的地步。
陈子昂的人生很短,只有41年,影响却不小。
陈子昂老家是四川的,弃武从文学了这么多年,终于千里迢迢前往长安考科举。结果名落孙山,只能回老家继续读书。
第二次考科举依旧考不上,第三次才高中进士这一年陈子昂才25岁左右。上次做古惑仔的时候,还是17岁,可见只要浪子回头,还是会成就一番大业的。
落第期间,陈子昂发疯似的读书,这才有了厚积薄发的实力。可他所在那个时代,是武则天统治时期,情况就比较复杂了。
皇帝还是老李家的皇帝,但权力却在武则天手里。陈子昂想要效忠唐中宗,结果唐中宗被废了,想要效忠唐睿宗,结果唐睿宗主动退位了。
耿直的陈子昂虽然支持武则天登基称帝,但是反对她对士大夫和宗室动用酷刑。这一点武则天也是头大,就把他弄到西北去打仗了。毕竟这哥们是个文武全才,不弄去打仗可惜了。
这段边塞生活,给了陈子昂各种灵感,他的不少诗词,其实都是这个时候写下的。为此都带着几分苍凉悲壮的豪情在里面。
因为陈子昂比较耿直,所以得罪了不少人,在他居丧期间,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就搞了个罪名,将陈子昂给逼死了。
可怜当时陈子昂才41岁左右,那么多的才情还没有发挥出来。真的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的诗情,一改初唐文风。
习武之人,又是一个饱读诗书的文学家,这就好比是一个四肢发达的机器人,你还给他配了一个16核的CPU,那性能杠杠的。
陈子昂的诗词,和初唐时期的文风完全不同。初唐时期,延续了南北朝和隋朝的那种文风,比较偏向于靡靡之音,整天花天酒地的风格。
唐兴,文章承徐庾之风,天下尚祖,子昂始变雅正。---《新唐书》
他的诗词是完全的写实主义,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马屁文风,也不搞那些腐烂的靡靡之音,要写就写一些针砭时弊的东西出来。
初唐时期,其实很多文人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发展,继续跟着南北朝那种文风,不是说不行,只是逐渐走向了衰败。
陈子昂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帮文人们的思想,让他们耳目一新,对诗词的创作有了无限向往。这就是陈子昂的厉害之处。
那个时候初唐四杰死的死,老的老,已经不成气候了。这个时候必须要一个人来扛住大梁。而初唐四杰,长于文章,短于诗词,陈子昂成功地弥补了这一点。
陈子昂的诗,能够读出内容和思想。
为了改革文风,陈子昂一口气写下了《感遇诗三十八首》,这些诗词完全奠定了陈子昂在初唐时期的文学地位。
这些诗,和初唐时期其他那些诗词比较起来,风格迥然不同。在各种叙事、描写和抒情当中,陈子昂从来不忘现实。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边塞地区的战争场景,以汉朝作为时代背景,借助汉朝军队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反映现实中在塞外孤独终老的那帮戍边将士们的辛苦。
很多人觉得太平时期的军队是最幸福的,其实他们的辛苦我们是体会不到的。尤其是那些为了保家卫国而戍边在外的将士们,他们常年需要镇守边疆,保家卫国。不是我们的日子太轻松,而是有人花费了半生为我们负重前行。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这首诗就更加 *** 裸地讽刺了现实。当时的大背景是武则天笃信佛教,因此在全国各地兴建佛寺,尤其是洛阳城中,到处都是佛像和佛寺,耗费巨大,收益为零。
陈子昂觉得这是劳民伤财的一种做法,于是他写了这首《圣人不利己》。意思很明白,就连山林中的千奇百怪,随着时间都会消失,你打造这些佛像寺庙,又能保存多久呢?
贵人难得意,赏爱在须臾。莫以心如玉,探他明月珠。昔称夭桃子,今为舂市徒。鸱鸮悲东国,麋鹿泣姑苏。谁见鸱夷子,扁舟去五湖。
这首《贵人难得意》表明了陈子昂对武则天的强烈不满。当年陈子昂拍武则天的马屁,支持武则天登基,所以武则天对他特别信任,可是后来因为陈子昂的耿直,武则天逐渐抛弃了,所以陈子昂觉得武则天是个喜怒无常的家伙。
总结:陈子昂以后,唐朝迎来了诗词的巅峰时期。
其实我们看唐朝的初期,是没有多少优秀的诗篇的,可是从陈子昂以后,唐朝的优秀诗篇就跟玉米扔进微波炉一样,立刻炸开锅了,全都是香甜可口的爆米花。
什么李白、杜甫、张九龄等人,深受陈子昂诗风的影响。唐朝文风改革,不得不说,有陈子昂很大的功劳。因为他敢于向过去的那种旧体制发起冲击,这本身就是令人敬佩的事情。
参考资料:《旧唐书》、《全唐诗》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唐诗的发展,经历了初、盛、中、晚四个阶段。初唐高宗时,王勃、杨炯、骆宾王等“初唐四杰”提出反“绮碎”重“骨气”的主张,他们的诗虽然还未脱尽齐梁影响,但题材内容和思想感情已有所变化。武后时的陈子昂,高举革新的旗帜,提倡“风骨 ”、“兴寄”,他的创作实践,体现了他的主张,终于端正了唐诗发展的方向。
陈子昂(公元六六一年——七O二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武则天时期的诗人和政论家。二十四岁时,被授为麟台正字,继为右拾遗。他支持武后,但也敢于对当时的政治提出尖锐的批评。三十八 岁后辞职还乡,后被武承嗣迫害,冤死狱中。
在唐代的诗歌 发展史上,陈子昂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 的诗歌主张标举“兴寄”与“风骨”,力倡健康的政治内容与朴质刚健的语言相统一,反对占诗坛统治地位的,一昧追求词藻而内容空泛的官体诗。他的诗歌创作,语言质朴,意境开阔,多以抒写政治感慨、评论时事为内容。对于唐代新诗风的形成做出了积极贡献。
以下,我们以陈子昂的两篇诗文为例,在了解诗作内容的基础上侧面了解一下陈子昂在初唐发挥的作用。
(一)感遇(三十八首选一首):
蓝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本诗以香草自喻,抒发事业无成的政治苦闷,用象征手法表现忧愤之情,朴质苍凉而不纤弱。受到了阮籍《咏怀诗 》的影响。
(二)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此诗抒发怀才不遇的寂寞感和 壮志难伸的忧愤 ,表现了求为世用的抱负,情调苍凉,境界阔大。
语言 朴素,洗练,一洗六朝铅华。诗的前一半,以虚带实,寓时间性的联想于空间的视觉形象之中。诗的后一半,直抒胸臆,以 宇宙之无限,映衬个人之孤独,对比鲜明,相反而又相成。
我是文友如林,感谢关注,欢迎点评!
陈子昂,唐朝诗人。著有那首有名的《登幽州台歌》。
初唐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决定开创新朝新气象。
诗风折射的就是世风,所以李世民指出“去兹郑卫声,雅音方可悦。”意思是:去除了音乐中的靡靡之音,纯正雅乐才能令人赏心悦目。
在这样一个主导思想氛围中,陈子昂的诗歌主张,正好也契合了这种精神。
唐朝初期文坛,许多写诗者承袭了齐梁时代轻薄婉媚。连太宗自己也有诸如“结伴戏方塘,携手上雕航。船移分细浪,风散动浮香。”这样的颓靡之作。
那个有名的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是这温软诗风的领军人物。
陈子昂就这种诗风,在一篇名为《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旗帜鲜明地提出诗歌的两个概念:兴寄和风骨。
兴寄就是诗歌应该有所寄托,他认为诗歌不能无病 *** ,更不能堕入下流庸俗的泥潭;诗歌应以汉魏时期建安诗歌风格为榜样,应该有那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豪迈洒脱。
陈子昂尖锐指出:”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当时的才子杨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也批驳当时的诗风”骨气都尽,刚健不闻。“
在这样铿锵有力的唱和呼应中,唐朝开启了文坛新时代。这才有了后边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一大批唐朝诗坛精英的闪亮登场。
我们可以这样说,陈子昂,在初唐文学革新中功不可没。
【我是王莉,一个喜欢读书写作的女子,祝你享受阅读的快乐,获得喜欢的知识,天天好心情。若喜欢,请关注,转发哦】
为春为月的解释为春为月出自文言文《晚游六桥待月记》中,原文为“西湖最盛,为春为月”。翻译为西湖景色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一天里最美的是早晨的烟雾,是傍晚山间的风光,“为”即“是”的意思。写出了在一年中最美的是春天和月夜,在一天中最美的是日出前和日落后的雾气。详写西湖春天的风景,尽管好友石篑催着去其他地方看梅花,但作者还是舍不得离开。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未下夕舂,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注:①为春为月:是春天,是月下 ②夕岚:傍晚的山光 ③勒:抑制 ④相次开发:一个接一个地开放 ⑤石篑:一个人的号 ⑥傅金吾:任金吾官的傅某 ⑦张功甫:人名 ⑧恋:迷住 ⑨绿烟红雾:指绿柳红桃,叶茂花盛,颜色浓艳 ⑩湖光染翠:湖水成为绿色 ⑾设色:用颜色描绘 ⑿夕舂:夕阳 ⒀极其浓媚:把它的浓媚姿态发挥到极点 ⒁受用:享受.
西湖景色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白天里最美的是早晨的烟雾,是傍晚的山岚。
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寒气所抑制,和杏花、桃花次第开放,景观更是奇特。石篑多次告诉我:「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是张功甫玉照堂中的旧物,应该赶快去观赏。」我当时迷恋着桃花,竟舍不得离开湖上。
从断桥到苏堤一带,绿草成烟,红花似雾,弥漫二十多里。歌吹的声音,如风阵阵传来;仕女的粉汗,如雨纷纷落下;罗衫纨裤的游客,多于堤畔的草,真是艳丽极了。
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在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五时之间;其实湖光翠绿之美,山岚颜色之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时才最浓艳。
月景之美,更是难以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颜色,水的意味,更是别有情趣韵味。这种乐趣,只能留给山中的和尚与识趣的游客享用,那能和俗人说呢!
回文诗的经典诗句,您记得有多少回文诗,是指反复循环均可成诵的诗。
现存最早的回文体诗是十六国时前秦付苻时代女诗人苏蕙所作。后世仿其作,一般指可以正读也可以倒读的作品。
苏蕙为秦将窦滔之妻。相传其夫偕宠姬赵阳台赴襄阳住所,苏蕙气氛,做回文诗《璇玑图》诗寄给窦滔,《璇玑图》诗打动了窦滔,也唤起了他对昔日生活的怀恋。他派人将苏蕙接来,两人重归于好。
来欣赏一下《璇玑图》
苏蕙的“璇玑图”总计八百四十一字,纵横各二十九字,纵、横、斜、交互、正、反读或退一字、迭一字读均可成诗,诗有三、四、五、六、七言不等,可得三、四、五、六、七言诗7958首之多。甚是绝妙,广为流传。
但是我一首也没读成,惭愧。有想试一试的告诉你 *** 。
读法举例:
一、四围四角红字读法举例:
自“仁”字起读,每首七言四句;逐字逐句逆读,俱成回文。
二、中间井栏式红字读法举例:
自“钦”字起顺读,每首七言四句。
三、黑字读法举例:
自“嗟”字起,反复读,得三言诗十二句。
四、蓝字读法举例:
取两边四字成句,得四言六句诗。
五、绿字读法举例:
自“寒岁”反复读,得五言四句诗。或从内读出,可从外读入,均成五言四句诗。
六、黄字读法举例:
自“诗情”起,得五言四句诗。自“思感”起,得四言四句诗。或从内读出,可从外读入,均成五言四句诗。
七、其他讲法举例:
自角斜退一字成句,以下递退一字成章。
自中心“诗兴”起,各顶字倒换互旋,八面分读。
各行退一字,于八面各取一句,右旋颠倒回文。
我最喜欢的回文诗是清代才女吴绛雪的四季回文诗:
莺啼岸柳弄春晴晓月明;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这四句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绝就绝在用每一句话中的十个字,写出了每个季节特点的回文诗,让人称绝!
春
莺啼岸柳弄春晴,
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
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
香莲碧水动风凉,
水动风凉日月长;
长月日凉风动水,
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
秋江楚雁宿沙洲,
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
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
红炉透炭炙寒风,
炭炙寒风御隆冬;
冬隆御风寒炙炭,
风寒炙炭透炉红。
荷塘晚韵。回文词(顺读为词,倒读七律。) 文/枫桥晨雨
顺读为:虞美人 • 荷塘晚韵(词林正韵)天蓝映景红霞落。鹜鹭随云掠。望来船快唱歌欢。阵阵柳风撩伞叶田田。莲萍闹鼓喧池水。钓客追鱼美。堰塘烟雾罩荷仙。暮日弦箫拨棹系凉轩。(注:闹鼓指青蛙。)
倒读:七律 • 夕照荷塘 (平水韵)
轩凉系棹拨箫弦,日暮仙荷罩雾烟。塘堰美鱼追客钓,水池喧鼓闹萍莲。田田叶伞撩风柳,阵阵欢歌唱快船。来望掠云随鹭鹜,落霞红景映蓝天。(注:喧鼓在这里指青蛙。)
一首可以正读、反读,还可以成为七律,嗯,七律也可以反过来读的诗,神奇吧?而且更神奇的是,无论正反、诗词都严格的合乎平仄、韵律……
就是
清朝朱杏孙的《虞美人》
孤楼倚梦寒灯隔,细雨梧窗逼。冷风珠露扑钗虫,络索玉环,圆鬓凤玲珑。
肤凝薄粉残妆悄,影对疏栏小。院空芜绿引香浓,冉冉近黄昏,月映帘红。
[倒读]
红帘映月昏黄近,冉冉浓香引。绿芜空院小栏疏,对影悄妆,残粉薄凝肤。
珑玲凤鬓圆环玉,索络虫钗扑。露珠风冷逼窗梧,雨细隔灯,寒梦倚楼孤。
重新标点的七律:
孤楼倚梦寒灯隔,
细雨梧窗逼冷风。
珠露扑钗虫络索,
玉环圆鬓凤玲珑。
肤凝薄粉残妆悄,
影对疏栏小院空,
芜绿引香浓冉冉,
近黄昏月映帘红。
倒着读也是七律:
红帘映月昏黄近,
冉冉浓香引绿芜。
空院小栏疏对影,
悄妆残粉薄凝肤。
珑玲凤鬓圆环玉,
索络虫钗扑露珠,
风冷逼窗梧雨细
隔灯寒梦倚楼孤。
除了很佩服这首著名的诗中奇葩以外,还有纳兰容若的一首回文诗,也挺喜欢的。
《菩萨蛮》
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
袖罗垂影瘦,瘦影垂罗袖。风翦一丝红,红丝一翦风。
问题:回文诗的经典诗句,您记得有多少?
回文诗,亦称倒卷帘。乾隆帝曾有: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的佳句,您所知道的还有吗?
前言
史上很多著名的诗人都写过回文诗:庾信、王融、权德舆、陆龟蒙、皮日休、苏轼..........
常见的回文诗有几种不同的形式,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属于其中的一种。
有通体回文、就句回文、双句回文、本篇回文、双篇回文、环复回文等。
一、最早的回文诗
最早的回文诗据说来自晋朝,据 《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记载:
“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文多不录。”
回文是一种修辞方式,不仅存在与诗词中,在其他文体中也被广泛应用,诗、词、曲、文、对联等都流传下来不少作品。
如果算上文章里的回文,历史就更久远了, 例如老子《道德经》就有”道可道、名可名“,在八十一篇中也有一段很像回文的句子: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比较有名的回文对联也有不少,如: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回文诗词的作品和种类比较多,老街下面按照不同的回文类别简单说一下:
二、就句回文
就句回文,又叫本句回文、当句回文。就是后半句即为前半句的倒读回文,从左右两边读都可以。
老街一时没有找到古人的本句回文诗,录一首自己写的《七律-乱弹 》。
这种回文前两句的句式是123-4-321,567-8-765 ......
柳边桥入桥边柳,烟里村生村里烟。月下舟随舟下月, 天中水映水中天。醉同人看人同醉 ,癫更歌狂歌更癫。笔作花时花作笔, 弦无妙处妙无弦。
三、通体回文
顾名思义,通篇正读倒读都可以的方式被称为通体回文诗。
南北朝时期好多王公贵族都有很深的文化素养,几乎个个是诗人。有一次在湘东王萧绎的后院雅集,大家玩起了这种文字游戏,参加的人有王融、萧祗、庾信、萧纶、萧纲等人,其中皇帝就有两个,篇幅有限,仅录入两首。
"竟陵八友"之一的王融,是永明体诗人中著名诗人之一,他先做了一首《春游回文诗》, 正读:123456789......49\50, 倒读:50\49 ........987654321:
枝分柳塞北,叶暗榆关东。垂条逐絮转,落蕊散花丛。
池莲照晓月,幔锦拂朝风。低吹杂纶羽,薄粉艳妆红。
离情隔远道,叹结深闺中 。倒读:略。
梁简文帝萧纲的弟弟,后来的梁元帝萧绎的一首回文绝句:
正读:斜峰绕径曲,耸石带山连。花馀拂戏鸟,树密隐鸣蝉。
反读:蝉鸣隐树密,鸟戏拂余花,山连带石耸,曲径绕峰斜。
宋朝的大诗人苏轼也喜欢玩这种游戏,他写的这首也是通体回文,而且自己还写序言:十二月二十五日,大雪始晴,梦人以雪水烹小团茶,使美人歌以饮余,梦中为作回文诗。觉而记其一句,云“乱点余花唾碧衫” ,意用飞燕唾花故事也。乃续之,为二绝句云。《记梦回文二首 》:
正读: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唾碧衫。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倒读:岩空落雪松惊梦,院静凝云水咽歌。衫碧唾花余点乱,纤纤捧碗玉颜酡。
清朝的张芬的作品更有意思,正读是一首《虞美人》,倒读是一首七律。 《虞美人寄怀素窗陈姝》 :
秋声几阵连飞雁。梦断随肠断。欲将愁怨赋歌诗。叠叠竹梧移影、月迟迟。楼高倚望长离别。叶落寒阴结。冷风流得未残灯,静夜幽庭小掩、半窗明。
回文是一首七律:
明窗半掩小庭幽,夜静灯残未得流。风冷结阴寒落叶,别离长望倚高楼。
迟迟月影斜梧竹,叠叠诗歌赋怨愁。将欲断肠随断梦,雁飞连阵几声秋。
四、双句回文
双句回文是指下一句为上一句的回读,这种回文诗前后两句的句式是:
1234567,7654321。
例如苏轼的《菩萨蛮夏闺怨》: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南宋的大学者朱熹也偶尔玩玩这种游戏,《菩萨蛮 次圭父回文韵》
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老街特别喜欢的一位词人张孝祥也未能免俗,写了好几首这种回文的《菩萨蛮》,下面录一首:
白头人笑花间客。客间花笑人头白。年去似流川。川流似去年。老羞何事好。好事何羞老。红袖舞香风。风香舞袖红。
五、本篇回文
一首诗词本身完成一个回复,即后半篇是前半篇的回复。
这种回文诗的句式也很特别,不过不仔细看还真不会注意他的规律:
12345,67890;09876,54321。
刚才说了,齐梁时期的诗人们很喜欢这种文字游戏,梁简文帝萧纲就写过这么一首《咏雪》:
盐飞乱蝶舞,花落飘粉奁。奁粉飘落花,舞蝶乱飞盐 。
诗中的飞盐、落花、舞蝶、奁粉,都是比喻雪花。之一句和第四句是回文,第二句与第三句是回文。即一首诗的下半部是上半部的回复。
六、双篇回文
晚清的樊增祥(1846—1931)是光绪三年进士,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死后遗诗三万多首,是近代一位高产诗人。
其中回文诗词就传世了119首,其中光是菩萨蛮就有22首,虞美人31首。
《玉楼春》是词牌的名字,也是仄韵的古体诗,下面这两首《玉楼春》互为回文诗:
蝶衣金瘦花房粉,雪燕双雕钗玉冷。霜情薄怨素心兰,月恨无如圆靥杏。叠笺秋雁传书锦,叶堕疏桐金蚀井。人中画字写罏灰,白露秋期归信准。
........
粉房花瘦金衣蝶,冷玉钗雕双燕雪。兰心素怨薄情霜,杏靥圆如无恨月。锦书传雁秋笺叠,井蚀金桐疏堕叶。灰罏写字画中人,准信归期秋露白。
看不明白?看看图就知道玄机了,两首玉楼春的每一句都是回文,例如之一首之一句:蝶衣金瘦花房粉;第二首之一句是:粉房花瘦金衣蝶。
七、回文旋图诗
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窦滔妻苏氏”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晋书》中说”凡八百四十字,文多不录。“
这种旋图诗上下左右,宛转循环,都可以成诗。
唐朝武则天在《织锦回文记》中称赞:
“五采相宜,莹心耀目。其锦纵横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纵横反复,皆成章句。其文点画无缺,才情之妙,超今迈古,名曰《璇玑图》。
八、环复回文
指先连续至尾,再从尾连续至开头。这种回文诗的句式是
abcdefg,defghij,hijklmn,klmnopq。
这种连环往复的方式,有点像顶针格的写法。据说是苏轼写的这首《赏花》就是“环复回文诗”: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清朝的吴绛雪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过四首 :
莺啼绕柳弄春晴,柳弄春晴晓日明。明日晓晴春弄柳,晴春弄柳绕啼莺。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红炉炽炭向寒冬,炭向寒冬过雪风。风雪过冬寒向炭,冬寒向炭炽炉红。
结束语
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中说:
回文诗,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
民国的刘坡公在《学诗百法》讲到言:
回文诗反复成章,钩心斗角,不得以小道而轻之。
虽然如此,回文诗终究有点像文字游戏。如果说格律诗是戴着镣铐的舞蹈,那么回文诗是双重的镣铐。因为束缚太多,这种回文诗体难得写出佳作。您认为哪位古人回文诗写得不错,您最喜欢哪一首回文诗呢?
@老街味道
参考自老街味道的原创文章《回文诗听说过 但不知道有这么多花样 苏轼很喜欢玩这种文字游戏》
冷嘲热讽的反义词嘲热讽的反义词是诚心诚意。
冷[lěng]汉语汉字
冷,汉语常用字,形声字,最早出自《说文》:“冷,寒也。”拼音是lěng,冷清,冷落,寒冷。其本义是寒冷,天气深寒,使水结冰。引申为不受欢迎的,没有人过问的。
近义词:冷言冷语,冷嘲热骂,冷语冰人
反义词:义正辞严,语重心长,苦口婆心
读音为lěng cháo rè fěng
也作:冷讥热嘲
释义
冷:冷漠,引申为严峻、尖锐;嘲:讥笑,嘲弄;热:温度高,引申为辛辣。用尖刻辛辣的言语进行嘲笑和讽刺。
例句
孩子有缺点,我们可以批评教育,但不应该冷嘲热讽。
我们虽然听到了一些冷嘲热讽,但并不气馁,决心坚持做下去。
引证
洗垢吹毛,寻其瘢痣,热唱冷嘲。
明 · 张岱 · 《周宛委墓志铭》
故晋大夫七嘴八舌,冷讥热嘲,皆由于心之大会也。
清 · 袁枚 · 《牍外余言》
就是嫌他冷嘲热讽的“不庄严”的,也还是不了解他。
瞿秋白 · 《鲁迅的精神》
他能用隐语和冷嘲热讽,引起听众的共鸣。
老舍 · 《四世同堂》九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