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观辛亥革命展厅后,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辛亥革命不仅是一场推翻封建帝制的英勇斗争,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通过实物展示、图片资料以及讲解员的生动讲述,我仿佛亲身经历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革命先烈们不畏艰难、前赴后继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也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与繁荣。这次参观让我深刻认识到历史的厚重与责任的重大,激发了我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无限憧憬。
3月6日下午,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2013年全省民主党派中青年骨干培训班的学员们,前往武汉市武昌区首义广场的辛亥革命博物馆参观学习,该馆是湖北省委省 *** 、武汉市委市 *** 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专题博物馆,宏伟大气的“V”型建筑配以光彩夺目的“楚国红”,寓意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象征着胜利和武汉的腾飞。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员们先进入序厅,映入眼帘的是“共和之基”雕塑,黄褐色的巨幅浮雕由鄂军都督府、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全副武装的湖北新军将士们战斗的场景组成,生动再现了一个世纪前那场开天辟地、史无前例的革命洪流,武昌起义之一枪成为辛亥革命走向胜利的起点,掀起了席卷全国的革命风暴,最终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历史上之一个共和 ***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 *** ,自此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开创了历史新纪元,随后,学员们依次参观了五个展厅,分别为:晚清中国、革命源起、武昌首义、创建共和、辛亥百年。
之一展厅的条约墙深深刺痛了我们的目光,震撼了我们的心灵,大家驻足思索,久久不愿离去,12面巨幅的石墙上刻上了自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瓜分中国,与腐败无能的清 *** 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有南京条约、厦门条约、天津条约、辛丑条约、五口通商章程等,12幅条约墙被粗壮的铁锁链牢牢牵住,这些条约和铁锁链,是耻辱的标记,是沉痛的历史,是不能忘却的记忆,更是催人奋进的力量,告诉我们勿忘国耻、奋发图强。
第三展厅的武昌首义部分,革命志士为筹集起义经费,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真实故事:焦达峰、居正“盗金菩萨”;邹永成“骗金首饰”;刘贤构“捐助夏布”;张振武“出售祖产”;刘公捐献巨金,先辈们为救国求存、民族独立甘愿抛家舍业、将个人安危和生命置之度外,这种伟大无私的博爱、奉献、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勇立潮头、坚定不移、不断奋进,作为民主党派的成员,我们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为祖国建设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记忆深刻的还有中山先生的题词“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纵观中国近代革命史,从中华民国军 *** 鄂军都督府成立,到清帝退位、民主共和国在中国诞生,直至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失败, *** 诞生、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客观的发展规律和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坚持 *** 的领导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只有 *** 才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作为参政党的一员,我们将矢志不渝地跟随 ***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华民族复兴、人类解放事业贡献自己的一生。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历史眼光和国际视野
中国的历史内乱加外患,国际视野应该立足我们中国视角观察,取长补短,但是主要还是热爱自己的国家,越是大学生,越是人才,更要爱国,因为国家强大需要你们,1)要树立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国际视野,就要求大学生们在设计、组织和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具有广阔、全面的国际眼界,能够从宏观上将国际发展形势尽揽眼底;2)要求大学生具有深刻的国际眼光,能够洞悉世界风云变幻的实质;3)要求大学生具有正确的国际视角,能够清醒审视和质疑一些西方媒体的强势话语,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
历史学科是一门联系古今、承载人文素质的重要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思想,教会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从历史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大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一、历史思维能力的概念和实践意义,二、在历史课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与思考,实现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的隐形知识,强化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三、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课堂讨论,利用历史教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通过相关练习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的研学旅行,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有什么意义
我认为对学生来说,做到读书与行路结合是非常好的,尤其是研学旅行会去一些有历史意义或者文化浓厚的目的地,这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孩子们在行走中感悟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这对培养孩子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是非常有帮助的。
目前国内的研学旅行也比较火爆,尤其是去年,甚至三线城市也都很火爆,今年因为疫情原因,研学旅行不能看展,去年真丢人非常非常火爆,很多导游已经专门去接研学团队了,但是目前研学旅行火爆的背后存在一个致命的弊端,那就是研而不学,走马观花, *** ,根本没做到真正的研学,这一点家长也非常失望。
开始提出研学时家长都非常主动积极地配合,就算价格比普通旅游贵很多,很多家长也乐意接受,但是等到孩子研学回来反馈,发现这研学已经变味了,不会就是打着研学的幌子在做最传统的团队旅游,毫无秩序,也学不到东西,学生们到了景点还是云里雾里的,但是家长却要为高出普通旅游两三倍价格的昂贵研学费用买单,所以针对研学旅行的投诉也就越来越多。
如果研学机构做不到真正的研而学,只想着怎么从学生身上多赚点钱,这个行业早晚会被玩垮的。
学生的研学旅行,从理论上讲,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意义非凡,目前除少数工作做得好的学校外,多数地区和学校的研学旅行工作流于形式,将旧版春秋游披上研学旅行的新外衣,旅行有了,研学何在?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的研学旅行,目前很难用实践结果来谈如何传承和发扬等问题。
就几年来的所见所闻,我谈点对研学旅行的认识,自2016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11部委关于研学旅行的意见以来,少数地区和学校于2017年春季,率先开展了这项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多数地区和学校参与了进来,但取得效果甚微,就我所见所闻,有如下几种情况:
之一种情况,校方为应付教育行政部门,以完成任务为出发点,未加研究,完全按照旅行社所提供的线路和内容组织,这种完全听命于不擅长研学教育的旅游经营者的做法,其研学效果如何,能够想象得到吧?
第二种情况,有些学校虽然认真研究了研学线路、内容,也有较好的设计,但在实践上,并未真正重视,以我参与的多次学校研学旅行活动为例,有些学校允许学生携带手机,学生一路上只顾低头玩游戏,有些跟班老师一路大声聊天,毫无顾及导游员的讲解,也有老师到景区后离队购物,拖延了回程时间。
就旅游经营者方面看,多数旅社行难以真正承担起研学旅行的任务,就这个问题,我用以下例子说明:
之一、面对整个学校或整年级学生的集体出游,旅行社所派导游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且有不少临时聘请的非导游或在校学生,出发前也未对这些人进行有关知识培训。
第二、旅行社强项是旅行,研学是其弱项,就多数旅行社而言,让其把握全部研学内容是勉为其难了,我曾在一处有红军遗迹的景区遇到一所小学研学旅行团,十个班的小学生身着红军服,打着旗帜,正雄纠纠气昂昂地走在景区大道上,我总觉哪里不对,一会儿我恍然大悟,原来当年红军只有一、二、四等三个方面军,而我们的小学生从一班到十班,共打了十个方面军的旗帜,我上前向几位身穿迷彩服的“教官”指出错误,他们反而对我不屑一顾,说是内容方案经学校审核过,我无语。
学生的研学旅行,从理论上讲,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意义非凡,目前除少数工作做得好的学校外,多数地区和学校的研学旅行工作流于形式,将旧版春秋游披上研学旅行的新外衣,旅行有了,研学何在?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的研学旅行,目前很难用实践结果来谈如何传承和发扬等问题。
读历史是为知晓道理,但知道后不能去实践,那读历史又有什么用
读历史确实有明理的作用,懂得许多道理,肯定是能用上的,只不过很多时候你自己没有体会到或者是你解读偏了。
比如读春秋史,有很多弑君作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