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话文学”的鼻祖,是亚里士多德?

3周前 (11-15 06:25)阅读1回复0
玛丽儿
玛丽儿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2
  • 经验值8822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7645
  • 回复0
楼主

“废话文学”的开山祖师,是亚里士多德?

“ 废话文学”,望文生义,更大的特征就是“说了似乎没说”。

央视新闻曾向各人详尽阐了然“废话文学”,指出“废话文学”掌握了诙谐的心理节拍——失谐,通过“反复”和造造“差别”来构成一种与听者料想的不协调,从而产生诙谐,到达让听着轻松、快乐的效果。

再摘抄几段“范文”给各人,小伙伴们感触感染一下:

1.俗话说得好:俗话说得好。

2.越伶俐的人脑子就越伶俐。

3.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4.张三就是张三,不是他人。

5.张三不成能“既是张三”又“不是张三”。

6.那人要么是张三,要么不是张三。

列位小伙伴们能够不要小看以上的废话文学,此中4-6条,可是押中古希腊哲学家、“希腊三贤”之一的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逻辑三大根本法例。

没想到废话文学也那么有逻辑?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

形式逻辑和典范科学

现代科学的要素有二,一是“逻辑”,二是“ 实证”。

古希腊和古中国,都已经产生了逻辑,古希腊的思辨,当然少不了逻辑;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喊,各个学派也往往需要靠逻辑来取胜。而欧几里得几何中的“形式逻辑系统”是西方科学开展的根底之一。那什么是“形式逻辑”呢?

通俗地说,形式逻辑就是我们一般人脑海中所理解的“逻辑”。

人们争论时会说“契合逻辑”或“不契合逻辑”,好比 A 责备 B“你说乌鸦是黑的,但又说挠到了一只灰色乌鸦,你那不是不合逻辑、自相矛盾吗?”。

另一个例子,各人争论张三是好人仍是坏人?有人说张三操纵势力贪污,当然是个坏人;但又有人认为张三孝敬父母,重视家庭,素质上是个好人。

换言之,我们对逻辑的粗略理解可能就是: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黑白清楚,没有模糊。那也就是所谓的“形式逻辑”。

亚里士多德更先将逻辑用几条简单的规则 (统一、矛盾、排中三大根本法例)表述出来,使逻辑正式成为一门学科。

亚里士多德

那 3 条根本原理及简单阐明如下。

统一律:“A 等于 A”。 阐明:张三就是张三,不是他人。

矛盾律:“A 不等于非 A”。 阐明:张三不成能“既是张三”又“不是张三”,不克不及自相矛盾。

排中律:“A 或者非 A,没有其他”。 阐明:那人要么是张三,要么不是张三,没有中间形态。

根本法例念起来有点拗口,阐明后却很随便大白, 但你又可能会觉得“满是废话”。

恰是那些貌似“废话”的几条原则,构成了逻辑学,两千年之后,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就是与牛顿同时代先后创造微积分的那位) 又加上了一条逻辑的根本法例:充沛理由律。意思是说任何逻辑表述,都需要“充沛的理由”。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

古希腊数学家 欧几里得颁发的《几何本来》,创始了逻辑证明的先例,使数学从此进进公理系统逻辑证明时代。

两千年后的英国数学家 乔治·布尔,成立了一系列的运算法例,操纵代数的办法来研究逻辑问题,成为了布尔代数。

欧几里得几何的逻辑证明系统,是 2300 多年来数学的根底,也是现代科学开展的根底。 布尔代数则是在现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大放异彩的数字计算及人工智能手艺的根底。由此可知逻辑对科学开展的重要性。

欧几里得

或许因为科学恰是在逻辑思惟的根底上开展起来,而且已经有了超越两千多年的漫长汗青,因而人们一般认为: 逻辑(即形式逻辑)是与天然的客观点则一致的,是外在客看世界自己的形式。再进一步推论下往:假设一个理论不契合逻辑,违背了上述的根本逻辑法例,人们便会断定那不是一个好的科学理论。

欧氏几何的意义绝不在于几何自己,而在于它的 公理化办法。就像建房子一样,基石不外是数目不多的几块砖,便支持了一栋高楼大厦。

欧氏几何 从 5 条简单公理动身,利用缜密严厉的逻辑推导和证明,却能得出成百上千条定理来。假设略微改动一下做为“基石”的公理,像罗巴切夫斯基和黎曼所做的那样,便意想不到地产生了另类的几何,建成了完全差别于欧氏几何的标致大厦!

固然在昔时看起来,非欧几何不外是某种思维游戏,因为被它们描述的成果,有违人们凡是看到的世界之几何常识。但之后又出乎人们意料之外,黎曼几安在广义相对论中找到了用武之地!

于是,人们惊异地发现,逻辑,以及在其上开展出来的理性推导的办法,竟然有如斯浩荡的能力! 利用那种思维体例,能够从几条事实动身,成立起一个浩荡的理论系统。

现在,我们纵看现有的物理理论, 从牛顿力学、麦克斯韦电磁论到相对论,几乎都是遵照类似的原则,再颠末大量尝试或看察的验证成立和开展起来的。爱因斯坦深谙其道,因而他才会强调逻辑是西方科学开展的根底之一。

辩证逻辑和量子物理

能够说,物理学家们用 理性逻辑推理的办法,加之浩荡而系统的 尝试材料,建造了包罗广义相对论在内的整个典范物理大厦。即便是其他范畴的科学理论,或者物理中争议不竭的量子力学,也都是将 尝试证明、契合因果及逻辑自洽等,看做根本的科学标准。

然而,当你更深一步察看形式逻辑,发现它并不是完美无缺,而是有许多矛盾之处。形式逻辑遵照“非此即彼”之类的逻辑法例,但事实情状往往并不是如斯。世界并非“非黑即白”那么简单的, 假设绝对不容许有自相矛盾的情状呈现的话,那种逻辑一定不克不及准确地反映世界的客观点则。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实生活中,我们都觉得很随便 区分“孩子”和“成人”,但认真一想其实不尽然,假设没有给出一个年龄边界的话,你说谁算孩子谁算成人呢?

即便规定了一个年龄边界,也其实不能准确地反映一小我在生长过程中的客看身体差别,因为身体的改变是因种族、情况前提等因素而差别的,也是因人而异的。

再如,假设说到“ 科学的降生”,从形式逻辑的看点,你起首需要定一个科学降生的“判据”,定义好什么是科学,或者说你必需规定某个时间,即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刻,科学降生了。在此时刻之前,没有科学,降生之后,才气谈科学。

但是,那些都是难以实现的,因为 科学是逐步产生的。因而,在讨论此类问题时,便往往会被量疑为说法“不契合逻辑”。

虽然逻辑学家们能够辩白说,逻辑只是一种“笼统和升华”了的思维办法,仅此罢了,不消太较实。但根据人们的日常体味,总觉得那种思维过程中必然少了点什么,于是, 另一种与形式逻辑差别的辩证逻辑思惟应运而生。

辩证逻辑的根本特征是把事物看做一个整体,从运动、改变及彼此联合的角度来察看事物。差别于形式逻辑的“非此即彼”,而是认为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事物都能一分为二,对立面并不是绝对的,它们能够在必然的前提下互相转化。

汗青上,许多文明中都有比亚里士多德创建的形式逻辑更为复杂的推理系统,此中包罗着 原始的辩证思惟。

公元前 6 世纪的印度、公元前 5 世纪的中国和公元前 4 世纪的希腊,都存在 古典辩证逻辑的例子。例如, 古代印度哲学家用辩证的思惟来切磋生与灭、有与无、一与异等对立概念的彼此关系。

古代中国哲学家的思维办法,除了墨子之外,几乎是往辩证标的目的“一边倒”。《老子》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低相倾”;《庄子》中说“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此类含糊其词的名言在中国汗青上触目皆是,足够反映了古中国哲学家崇尚辩证的特殊风气。古文明中固然不乏辩证思惟,但 较齐全的辩证逻辑系统曲到 18 世纪才正式被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用“正、反、合题,否认之否认”等概念,提出并加以总结。

其实,现在看来,辩证逻辑不外是形式逻辑打破本身的限造自我否认而将“逻辑”那一概念 扩大的成果。要准确天文解辩证逻辑,起首必需要进修形式逻辑。就像恩格斯将两者比方为初等数学和高档数学的关系那样,假设连初等数学都不懂的话,又何以妄谈“高档数学”呢?

辩证逻辑认为“亦此亦彼”。如在本来的形式逻辑中,张三不是好人就是坏人,非此即彼。但辩证逻辑认为张三能够既是好人又是坏人。那种说法听起来有点像量子物理中的看点:光和其他根本粒子,都既是粒子又是波,具备波粒二象性,此外,也颇像阿谁“既死又活”的薛定谔的猫!

难怪爱因斯坦始末无法承认量子力学中“二象性”的说法,更不承受哥本哈根的诠释,虽然他本身就是量子理论的开创人之一。爱因斯坦的构想完满是典范的、形式逻辑的,也正因为如斯才有了闻名的世纪论战。 对量子理论的深入熟悉,也许能激发人类思维过程的再一次打破。

或者能够揣测:辩证逻辑将来的进一步开展和完美,有可能将人类对思维过程及客观点则的熟悉上升至新的高度,从而有可能处理量子力学中诸如“薛定谔的猫”之类的“佯谬”?

来源:中科院物理所

0
回帖

“废话文学”的鼻祖,是亚里士多德?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