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圆明园的历史是怎样的?
圆明园为清代建造的著名园林,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1725年雍正帝对圆明园扩建,由原来的占地600亩扩大到3000余亩。圆明园不仅供皇帝休息游览,也会用来接待外国的使臣。乾隆帝即位后,又对圆明园进行了扩建,占地面积扩建到5000多亩。景点150余处,其中包括:《仙山楼阁图 》的蓬岛瑶台,《桃花源记》的武陵春色,苏州的狮子林,杭州的西湖十景,西洋楼等等。圆明园同时也是清朝的皇家博物馆,里面收藏着大量的奇珍异宝、名人字画、钟鼎宝器等艺术杰作。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对圆明园大肆的抢夺和破坏,圆明园里能抢走的基本都被抢走,带不走的就砸坏,最后放火把圆明园烧成一片废墟。
1862年-1874年,同治帝打算重新修复圆明园,供慈禧太后居住。因为财力匮乏,不得不停止修建。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圆明园再次被破坏。清朝灭亡后,圆明园所剩无几的石料被一些军阀、官僚偷走,只剩下一片断垣残壁。
新中国成立后,1979年圆明园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