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与刘歆的宿命对决,从知己到仇敌,他们究竟经历了什么?
汉成帝阳朔三年(公元前22年),二十四岁的王莽步进仕途,被录用为黄门侍郎,负责传达皇帝诏命。四年前,二十五岁的刘歆授命与父亲刘向一同在天禄阁校正图书。两名年轻人同朝为官,垂头不见昂首见,又都好议论经学,渐渐的由了解到相知,成为了无话不谈的良知。
王莽身世外戚,姑姑王政君是当朝太后,几个伯叔皆被封侯,此中王凤、王商、王根三位伯叔相继为大司马辅政,权倾一世。然而,那跟王莽没多大关系,因为王莽父亲王曼、兄长王永皆早亡,做为次子的王莽没能沾上王家的光。只能仰人鼻息,跟着伯叔们讨生活。与封侯仕进的叔伯兄弟比起来,王莽过的极其冷酸,因而受尽了家人的白眼。不外王莽没有安于现状,更没有舔着脸跟着权贵的兄弟过花天酒地的生活,而是把大把的时间用在进修上,拜沛郡人陈参学《礼》。进修之余,王莽尽心尽量的侍侯母亲和寡嫂,抚育兄长的遗子。关于几位叔伯,王莽也侍奉周全。又对外结交贤士,获得了很好的名望,在一帮兄弟中,王莽几乎是鹤立鸡群般的存在。王莽的伯父、大司马王凤病重之时,兄弟都只顾享乐,很少往侍奉。唯独王莽,连续几天不离床头,殷勤的侍侯伯父。以致于面庞枯槁、体态渐瘦,王凤大为冲动,就选举王莽为官,并吩咐太后要赐顾帮衬王莽。
刘歆是为刘邦四弟刘交后嗣,其父刘向是其时的文学各人,《战国策》、《说苑》、《楚辞》等都是由刘向编订。虎父无犬子,刘歆在文学造诣上不输其父,《诗》、《书》、《易》、《春秋》无不熟知,早年就曾与父亲合编了《山海经》,后又在其父撰的《别录》根底上,修订成为中国汗青上之一部图书分类目次《七略》。到天禄阁后,刘歆得以接触到稀有典籍,此中许多都是由先秦古书。那让刘歆大开眼界,迫不及待的研究起来。那一研究就研究出问题了。刘歆发现,古书与之前学到的经书内容纷歧样,那是什么情状?认真研究之后,刘歆判定是本身学了一个假经学。那种震动就像今天的大学生结业以后才发现本身上了一个假大学。
工作的是如许的,秦始皇昔时为了同一思惟,搞了一个焚书运动。制止民间躲书,只要官方藏书楼才气躲书,以供博士和上层统治者进修研究。后来项羽打进咸阳,将宫殿、躲书付之一炬,那下好了,官方躲书也没了。好在秦末乱世不长,许多博士都还在世,能够通过口授传道受业。可经学那工具原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口授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偏离了本来意思。后来的学者在此根底上又不竭的加进本身的看点,构成了今文经学,并被朝廷立为官学。开展到西汉末年,今文经学已经严峻跑偏,多有歪曲附会现实政治之意,以至开展出了神化儒学的谶纬神学,把孔夫子描画成了一个天神。与今文经学相对应的是古文经学,古文经就是汉朝成立后陆续被发现的先秦古书。古文经中包罗了经学最后的渊源,但不断遭到今文经学的压制,未被立为官学。因为一旦古文经被立为官学,研究古文经的学者势必会挤占今文经学者的空间。所以,倡议古文经学的刘歆很不受待见。刘歆要想推行古文经学,就必需有政治上的盟友。那个盟友就是王莽。
王莽爱好经学,造诣颇深,与刘歆很谈得来,关于刘歆的看点非常附和。不外,与学者刘歆差别,王莽是一个政治家。其时朝政暗中,人心紊乱,他认为那些都是今文经学跑偏的后果。主张通过妥帖古文经学来革新时髦思惟和社会风气。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大司马王根病重,预备退休。那时最有可能接替大司马之位的是王根的外甥、王莽的表兄淳于长。淳于长比王莽出道早,昔时王凤病重时,王莽仍是一介草民淳于长就已经是黄门侍郎了。传闻大舅病重,淳于长官都不做了,主动跑到王凤跟前献殷勤。孝敬水平与王莽比拟,有过之而无不及。王凤天然冲动,淳于长很快被升了官。不外那小子只会捧臭脚,没什么操守,谁有势力就凑趣谁,干了很多坏事。官升的固然快,但也得功了很多人,远没有王莽那么受人敬重。王根病重时,淳于长自认为大司马非本身莫属,自得忘形,起头背后封官许愿。成果被王莽挠住了痛处,那一挠可不得了,什么坏事都抖露出来了,包罗与成帝废皇后许氏私通。那下淳于长是彻底没戏了,王莽顺利继任大司马。
王莽掌权后,起首想到的就是良知刘歆。在王莽的选举下,刘歆先是出任侍中太中医生,后又升任骑都尉、奉车光禄医生。古文经学中的《古文尚书》、《毛诗》、《逸礼》、《左传》也被立于官学,刘歆的梦想末于实现,下面轮到王莽的梦想了。王莽的梦想就是以古文经学为意识形态治理国度,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改朝换代。刘歆为了酬报王莽知遇之恩,同时也为了进一步妥帖古文经学。操纵本身经学指导的身份,为王莽代汉大造言论。什么祥瑞啊,谶语啊都冒出来了,为王莽代汉打下了充沛的理论根底。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如愿以偿登天主位,成立新朝。老伴计刘歆被录用为新朝国师。完成那一切后,王莽与刘歆意气风发的站在高高的长安宫殿上,王莽说:“歆,预备好了吗?”刘歆答复:“莽,能够的。”于是轰轰烈烈的王莽改造大幕就此拉开。
王莽改造内容有地盘国有造、废除奴仆、不变物价等等,猛一看良多人大唤王莽是穿越到汉朝成立了社会主义轨制。现实上他那是复古,要穿越也是从汉朝以前的时代穿越到汉朝的。王莽的地盘国有造秉承自西周的井田造,只不外耕田的不再是奴隶而是农人。废除奴仆和不变物价事历朝历代都有。从王莽恢复周礼、分封诸侯和根据周造改换官名也能够清晰看出复古的影子。至于网上传的发现于王莽期间的游标卡尺,我不确定能否失实。只想说因为古代册本和手艺的大量失传,中国古代科技到底开展到什么地步,很难确定。只凭一副游标卡尺就判定王莽是穿越者,其实难以让人心服。
*** 正题,王莽改造的初志是很好,但因为权要集团堕落、变革办法过于抱负化等原因,不断未能使民受惠。而王莽又急功近利,一个办法不可立马就改成其他办法,仅货币就换了十几种,有秦以前的刀币、布币、还有贝壳与龟壳以及金、银货币等。成果越搞越乱。再加受骗时灾荒不竭,王莽不克不及有效的处理灾荒,大失民气。一时间,人心思汉,农人起义不竭,田主豪强也顺势与朝廷翻脸。
地皇四年(23年),农人起义兵已迫近长安,新莽王朝行将毁灭。但王莽不愿认输,组织残存力量陆续反扑。昔时七月,一件令王莽意想不到的事发作了,国师刘歆造反了!因为谋事不密,政变很快失败,刘歆在家中他杀。王莽不大白为何与本身有配合抱负的刘歆也会变节本身,在他的眼中谁都能够造反,唯独刘歆不可!刘歆他杀后,王莽不断回绝认可刘歆参与谋反的事实,不公布刘歆的功行。一小我躲在深宫中读书,读累了就靠着书案睡会儿,整天失意。昔时十月,起义兵杀进宫中,王莽被杀,新朝消亡。
刘歆造反时已年过七旬,从结识王莽时起,二人已并肩做战四十余年,结成了深挚的友谊,为何会在最初抉择了变节。有人认为刘歆是早有称帝之心,因为昔时传播一句谶语“刘秀当为天子”,而刘歆在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就已改名刘秀。所以他有称帝的野心。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因为刘歆在王莽篡位过程中造造了大量言论。所以,刘歆对王莽篡汉的手法知根知底,从而遭到了王莽的猜疑和提防。刘歆被逼无法,只好造反。小我认为,从王莽的行为反响来看,他既没有思疑刘歆,也没有压迫。刘歆是一个学者,而非政治家,他对抱负比王莽还固执。因为那一点,王莽十分安心,因为他们的抱负是一致的。刘歆不会变节抱负,也不会变节他。但是王莽漠视了一点,刘歆对抱负的执念高于对本身的友谊。当刘歆看到王莽改造改的参差不齐,把配合的抱负糟践的不像样子的时候。刘歆不克不及忍了,掉臂年逾古稀的高龄,决然造反。因为配合的抱负,曾经的王莽与刘歆是至交良知。同样是因为配合的抱负,王莽与刘歆在生命的最初成了仇人。
做者:汉唐回来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造造,并享有版权。未经受权,不得转载,欢送转发伴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