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春秋配》

3周前 (11-15 16:13)阅读1回复0
找个小木屋
找个小木屋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0
  • 经验值8595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7190
  • 回复0
楼主

梅兰芳、孙甫亭《春秋配》“砸涧”

《春秋配》的故事盘曲离奇,兼有市民生活、连环命案、山寇聚义等情节,假设拍成如今的电视持续剧,估量最少能够拍50集以上。记得何时希先生在专门写过一篇讲述《春秋配》全数剧情的文章,实是人物复杂、眉目浩瀚。如今时髦的《春秋配》根本上是从梅兰芳根据梆子剧本编演的京剧《春秋配》一、二、三、四本而传播下来的。那么梅先生编演《春秋配》之前,京班有没有演过《春秋配》呢?梅先生《舞台生活四十年》中有记载:

在我改编《春秋配》之前,京班有没有那出戏呢?有的。名琴师孙佐臣的父亲,也是唱青衣的老前辈,因为他排行第八,各人管他喊孙八。他在春台班曾经排过全本《春秋配》。我就晓得王长林给他配过石敬坡,至于他是根据什么簿本改编的,我如今已经说不上来了。打他演过以后,几十年来,京班就没有此外角色再演过那出戏了。

1926年3月11日《申报》

据记载,尚小云先生在1926年曾经在上海也露演过全数新《春秋配》;张君秋先生回忆文章中提到尚小云也唱《春秋配》,“出门来羞答答将头低下”一段唱西皮慢板。因为孙八老先生有四个门徒:谢双寿、田宝林、孙心兰、张芷荃,那位张芷荃就是尚小云的师父。

可能因为《春秋配》不是原则的京剧传统剧目,在其时算新编戏,所以各家各派根据手头的簿本加工修改移上舞台,构成各自差别的故事脉络和演出款式。梅兰芳在1925年唱事后本《春秋配》之后就不再唱全本,只唱“捡柴”、“砸涧”。梅门门生李世芳贴过1-8本《春秋配》,比梅兰芳又多出4原来。梁小鸾经常唱《春秋配》,应该也算梅派一路,但是她的姜秋莲穿坎肩,却不是梅派,不知何所宗。黄桂秋上世纪四十年代在上海把《春秋配》唱出了名,1947年灌造《春秋配》唱片之后,那出戏更成为他的杀手锏,在上海称为“嗲腔”,上海的旦角唱《春秋配》大大都都是“黄派”的的路子。1951年,黄桂秋对《春秋配》又停止了改编,成为“黄派”的代表做。

张本将原剧情中不克不及随意出门的“闺阁幼女”姜秋莲外出捡柴改为病中被晚娘拷打强逼捡柴,二黄慢板的唱词响应改为“受强逼往捡柴泪如雨下,病恹恹身无力难以挣扎。”那也成为张派《春秋配》区别于梅派、黄派的一个次要剧情 改变。

张君秋、耿世华、刘雪涛《春秋配》“捡柴”

固然《春秋配》的故事能够长至四本、八本,但是大浪淘沙下来,仍是“捡柴”“砸涧”两折是全剧末最为精华的部门,所以,不论是梅派、黄派,仍是后来的张派,重点都在那两折,后来痛快连“砸涧”都不唱了,只唱“捡柴”,最多再加个“回柴”的尾巴,所谓《春秋配》现实上只是唱了“捡柴”的“春秋遇”罢了。

张君秋文革后复出舞台,除了唱了他本身的几出新编戏之外,唱得最多的恐怕就是《春秋配》了,在北京和刘雪涛唱,在上海和俞振飞唱。“捡柴”那个片段篇幅不大不小,占人不多,唱起来不至于太累;西皮、二黄都有,唱段比力讨俏。自此之后,那出戏又热起来了,几乎唱张派的演员城市唱那一出戏,票房里也经常听到“受强逼”、“蒙君子”的张派唱腔。比拟之下梅派《春秋配》只要昔时杨畹农在上海教授过一些学生,如今恐怕也只在票友中还有传唱者;黄派《春秋配》则限于先天,几无传人,没有人能够唱得如黄那么嗲、那么甜,就此,《春秋配》就成了张派的全国。假设说张君秋将程派《马昭仪》唱成了张派《楚宫恨》,那么《春秋配》也能够说是张君秋把梅派戏唱成了张派戏。

何时希先生文章中提到那出戏小生的演出,“无非打立即,拉马下,与老旦打诨,苟失当即类打趣,文生巾褶子,扮相亦一介墨客耳,一般小生皆优为之,看寡对之要求既不高,演者只能状其仗义赠金之一事,亦无可多耍骨头……”似乎那李春发就是一个“二路”,但是听张君秋、姜妙香1950年在香港表演的《春秋配》“捡柴”的灌音,姜先生能够说处处食彩,出格是“如斯,待小生牵马下涧饮水,我那里倾耳细听。”那几句,连念带做,腔调顿挫顿挫,煞是动听,台下登时好成一片。可见戏在人演,差别功底的人同样的角色也能表演纷歧样的效果来。

《春秋配》“捡柴”虽说只是三刻上下的折子,场上也只要四个角色,除了李春发,贾氏和乳娘都对整出戏有展垫、衬托的感化,并且从京剧的赏识美学动身,婆子和老旦非要男性演员担任刚才觉得顺眼、顺耳,此中的戏味儿是女演员表现不出来的。听张君秋六十年代的灌音和八十年代初的舞台实况,耿世华的乳娘是最为恰到好处的。虽然吴小如先生评判耿世华为“食古不化”,但如许食古不化的老旦求诸当下已做了广陵散。

哪怕旦角是女演员,配一个女演员做乳娘,形象、声音大都也十分不协调,而将贾氏和乳娘都换成坤角,那戏不消看,也不消听,想想就倒胃口。如今专业京剧演员中男老旦已经断代了,如许的二路老旦更是鸣金收兵,所以老旦和小生之间彼此逗趣的“戏”也酿成念戏词而了无意味。

南铁生、何盛清、金仲仁《春秋配》“捡柴”

关于《春秋配》“捡柴”中姜秋莲的扮类似乎也有需要提一提。

梅先生的“捡柴”是穿青褶子,后来的姜秋莲都穿花褶子,出来都是满头珠翠,表达是家道殷实的商人家蜜斯,系一条腰巾子表达参与劳做,虽说过火慎重了一点,根本上还算契合京剧传统青衣扮相的根本原则。晚年张君秋是包头巾,戴顶花,穿花褶子,则纯朴了许多,而因为体型的缘故,不系腰巾子,那是能够理解的。

梁小鸾《春秋配》“捡柴”

本来“拷打”是一场,贾氏下了之后,秋莲和乳娘也下,接着是李春发一个过场,然后秋莲和乳娘再上,才是“捡柴”一场。“拷打”那一场因为是居家,所以穿褶子是能够的,但此时不该该系腰巾子,那时候还不晓得要出往干活呢。等“捡柴”再上系腰巾子,如许才符合情理。如今凡是是“一场干”,秋莲和乳娘不下场,拉二道幕之后就接“捡柴”了,所以扮相上就比力难处置。

如今有很多张门门生唱《春秋配》在褶子外面加坎肩,显得没有师门教授!

梁小鸾1944年录造了《春秋配》“捡柴”的唱片,唱片阐明书上利用的图片姜秋莲穿坎肩,她应该是姜秋莲穿坎肩始做俑者。对此,齐如山先生在《五十年来的国剧》一书中曾经专门谈到过《春秋配》的穿戴问题。他说:

“《春秋配》捡柴的姜秋莲,七八年前见有人演此便穿白褶子,其外行与《教子》一样,没必要再论。近来则穿白褶子的少了,可是多是戴一头点翠,且多穿一件花坎肩。头戴点翠,与《宇宙锋》赵女一样,亦没必要再论。惟穿坎肩,其实出乎情理之外。戏中之坎肩,除丫鬟外,任何人不准穿(僧尼水田衣另是一事),今竟随意就穿上它,不是外行是什么呢?”“以上那种种情形,不要认为是小事,微末不敷道,其实那也是根本的端方,倘一毁坏,就不克不及自圆其说了。”

京剧的打扮做为适意艺术的一部门,天然也不克不及说是原封不动的,只要象征意义为大大都人了然和承受,也不是不成以。如坎肩一类的服饰,齐先生昔时之限制于丫鬟穿戴,跟着时代的改动,舞台的需要,服饰的象征面也会有所扩展。如今舞台上的坎肩除了丫鬟穿戴,还有仆众下人、烟花妓女也城市用各类形式的坎肩来标示身份。程砚秋先生在《荒山泪》中也用了长坎肩,以表达家境贫冷。

《春秋配》“捡柴”事实是不是合适着坎肩是值得商榷的。

黄桂秋《春秋配》“行路”

黄桂秋先生有一张具有代表性的《春秋配》剧照:穿青褶子,包头巾,背刀、左手搭裙子,低眉含愁,那是黄派全数《春秋配》中“行路”一场的扮相。那一场是在“砸涧”之后,姜秋莲幸运逃脱,但包裹被石敬坡夺往、乳娘被杀,本身又不熟悉途径,在路上踌躇踟蹰,唱西皮导板、慢板,为黄桂秋独有。

梅兰芳《春秋配》“庵堂”

梅兰芳先生1925年表演后本《春秋配》,留下几张“庵堂”的剧照。据梅先生《舞台生活四十年》记载,“庵堂”中有“二黄慢板”的唱腔,但是如今也失传了。

0
回帖

杂谈《春秋配》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