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0月26日电 题:统一星空下,工具方若何展开交换与对话?
——专访中国科学院天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李亮
做者 徐婧 杜燕
从古至今,神异壮丽的浩瀚星空吸引着地球上差别人类文明的存眷。“逐梦星河”不只是通俗人的浪漫情怀,也是千百年来人们的事业逃求。“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人们对星空的看测活动与消费生活息息相关,由此降生了一批伟大创造,鞭策着科学手艺向前开展。
中国科学院天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李亮近日承受中新社“工具问”独家专访,逃溯人类若何一步步由仰看星空走向太空,讲述工具方若何围绕统一片星空展开交换与对话,阐释“仰看星空”千百年来在促进科学朝上进步、文明开展中起到的感化,以及人类为何仍将陆续星辰大海的征程,往探觅无垠的宇宙。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人类为什么要看测星空?从什么时候起头停止天象笔录?
李亮:人类仰看星空的汗青十分早,能够逃溯到几千以至数万年以前。天文看测能够说是缘起于一些人类最根本的问题,好比“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
考古证据展现,中国前人的天文看测活动至少可逃溯至新石器期间。20世纪70年代,在河南郑州大河村出土了一批新石器期间的彩陶,上面绘有太阳、月亮和星星等图案,经测定距今大约4000年至6000年;山西陶寺看象台遗址的发现,证明了至少在4000多年前中国就有官方的天文台,是目前考古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看象台之一。
天文喜好者在北京古看象台拍摄日偏食。苏丹 摄
从现存的考古和汗青材料能够看出,大约公元前8世纪起,人类有了比力系统的天象笔录。
绚烂壮丽的星空不断吸引着地球上差别人类文明的目光,但是只要古巴比伦、古代中国,以及中世纪以后的欧洲和阿拉伯文明留下了丰富的天文笔录遗产。出格是在古巴比伦式微之后,在公元前50年至公元800年之间,中国几乎成为独一持久对峙勤奋看测和笔录天象的国度,那一时段的大大都幸存的天象笔录也几乎都是来自中国。
天文学具有许多利用价值,是一门很有用的科学。从现代角度看,古代天文学所到达的精度和复杂水平,要远超古代的其他天然科学。
中新社记者:为什么统一片星空,会构成工具方差别的星座?星图又何以称为“其时世间百态的缩影”?
李亮:数千年来,差别地区的人们仰看统一片星空,却有着各自对星空的理解和论述。
几乎每一个古老文明都有着本身的一套星座系统。我们至今沿用的现代星座系统,最后起源于距今5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域。其时的苏美尔人已掌握了若何操纵星星来辨认时间和季节。逐步地,为了便利记忆,他们将差别的星星毗连起来,想象成为熟悉的图案,那即是星座的起源。后来,那里的星座看测进一步开展,传布到了古希腊和古埃及等周边地域,并影响了周边的文明。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在前人根底之上,总结出48个星座,那是现代星座系统的根本雏形。能够说,西方传统星座是在多个文明持久彼此交换、合成的根底上产生的,是早期农牧文明和航海文明的伶俐结晶。
江苏无锡,升空的无人机构成星座图案。泱波 摄
四大文明古国中,唯独中华文明不断延续至今。古代中国对天空的划分与定名自有一套理论系统,星座凡是称为“星官”。星官系统至迟在战国期间具备雏形,那是由北极星和斗极,以及黄赤道带的二十八宿构成的系统。三国期间的太史令陈卓进一步确定了283个星官、1464颗星的星官系统,那成为以后古代中国星官系统的原则。到了明末清初,人们又填补了部门翻译自西方的星座,最末构成了大约300个星官。
与西方传统星座次要基于神话传说差别,古代中国的星官系统能够说是社会和文化在天上的反映,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东汉张衡在描述古代星官时认为:“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于是备矣”,所以说中国的星名大多以器物、官名、人事定名,天上仿佛成了古时世间百态、社会轨制和人文风俗等各方面的缩影。
为了利用和传布星座,前人将其绘造于差别材量之上,逐步构成了后来的星图。星图不只是人们熟悉和笔录星空的一种体例,也是研究和进修天文学的重要东西,蕴含着人类无限的伶俐与想象力,是人类摸索宇宙的一个缩影。
星图在古代中国也称天文图。古代中国的星图品种浩瀚、绘造精巧详尽,是科学文明的一项重要成就,在世界汗青上也是不多见的。
内蒙古唤和浩特市五塔寺内的蒙文石刻天文图。刘文华 摄
中新社记者:做为科学的重要部门,中外天文学在开展过程中能否彼此交换、彼此借鉴?
李亮:天文学自古至今都长短常重要的一个学科。古代中国的天、算、农、医四大科学中,天文学担任着“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的重要使命,与消费和生活息息相关。
天文历法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体系体例中占据着无足轻重的位置,以至持久被供奉成官方“正统”之学。于是,呈现了专门负责看测天象和体例历法的官方机构。那种运做体例对中国天文学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鞭策感化,使中国在浩瀚的古代文明中成为了天文看测活动从未中断过的国家,从而留下了丰富的天文遗产。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手艺史》中曾援引《科学史导论》做者萨顿等科学史家的看点:“从中世纪曲到14世纪末,除中国的星图以外,再也举不出此外星图了。”
古代中国的星图曾传布至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域,修建了整个东亚地域共有的特殊星象系统,也是古代科学与文化传布的重要纽带之一。此外,中国唐朝的《宣明历》,曾在日本利用长达823年之久,是汗青上最长命的历法之一。朝鲜世宗期间(1418年至1450年)的官方历法《七政算内篇》,是在中国元朝的《授时历》和明朝的《大统历》根底上编辑而成的。
能够说,在“书同文”的汗青与社会大布景下,古代中国开展出了与西方差别的“东方天文学系统”,并在东亚等区域构成了很强的文化认同。同时,东方各文明之间的天文学交换与会通,也进一步鞭策了东方天文学传统的构成和开展。
参看者在云南省楚雄市的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内领会彝族“十月太阳历”。彝族“十月太阳历”是在“十杆测影法”的启迪下,合成中国传统的圭表和地常日晷系统,曲看、形象地表示出太阳的周日和周年视运动。侯宇 摄
文明因交换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在天文学开展过程中,中国有着本身继续的输出和特殊的奉献,也不断以博大的襟怀兼收并蓄各类优良的外来科学和文化。中国在汗青上也曾屡次从域外引进天文学常识,此中规模较大的有三次,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就曾指出:“历算学在中国兴旺甚古,然常常受外来的影响而得朝上进步。第一次为唐代之婆罗门法,第二次为元代之回回法,第三次则明清之交耶稣会士所传之西洋法。”
中新社记者:古代中国天象笔录在当今发扬了如何的感化?天文学的开展对人类社会的开展有何影响?
李亮:古代中国在天文看测方面有过灿烂的成就,积存了大量的天象材料。李约瑟曾评判过:“中国人的天象记事表白,中国人是阿拉伯人之前的世界中最耐久、最切确的天文看测者”,“现代天文学家在许多场所都曾乞助于中国的那些天象记事以获得有价值的成果。”
在现代天文学研究的对象中,有很多是关于天体和宇宙演化的,所涉及的时间范畴极为漫长。我们积存的贵重史料,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例如,古代中国有数千次对日食和月食的记载,那关于研究地球自转速度的改变是很有价值的。再好比,古代中国关于彗星、新星和超新星以及太阳黑子等记载发扬了不成替代的感化。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史事业开辟者之一的席泽宗颁发《古新星新表》,足够操纵古代中国在天象看测材料齐全、继续和准确的浩荡优胜性,订正了中国汗青上新星和超新星发作的纪录,为中国天文学史、科学史界甚至中国人博得了声誉。
无论在古代仍是现代,天文学都是科学开展的“排头兵”。人类仰看星空的无数诘问,不只鞭策了天文学的开展,也促进了科技与文明的开展。
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的世界更大的单口径射电看远镜“中国天眼”(FAST)。瞿宏伦 摄
近年来,中国天文学涌现出一批最新功效:“郭守敬看远镜”搀扶帮助显示更多有关银河系的奥秘,“中国天眼”在中性氢宇宙研究、脉冲星搜觅与物理研究等方面发扬重要感化。目前,中国巡天空间看远镜、“太极方案”、平方公里阵列射电看远镜等正在推进中。
曾经,“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而今,月球成为中国航天范畴的一个重要摸索目标,有着极富浪漫的名字——“嫦娥工程”;曾经,屈原在《天问》顶用了连续串的问题,来诘问和根究整个宇宙的本源。而今,“天问一号”探测器和“祝融号”火星车正为深进熟悉火星供给重要的科学根据;曾经,“夸父不量力,欲逃日景”。而今,中国综合性太阳探测公用卫星“夸父一号”发射升空,开启对太阳的探测之旅。
以上功效表白,中国在天文、航天等范畴获得的一些严重开展,已到达国际先辈或领先程度。
宇宙中仍有许多未解之谜期待摸索。在远远的处所,有着人类文明的前驱代表着人类文明的求知欲,一路前行。将来,中国将与世界列国向着统一片星辰大海,通过一代代人的通力合作,逃溯人类甚至宇宙的起源。(完)
受访者简介:
图片中国科学院天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李亮。受访者供图
李亮,中国科学院天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古代科技史研究室副主任。英文期刊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Astronomy和中文期刊《中国科技史杂志》编委,中国科学院“青年立异促进会”会员。著有《大统历法研究》《绚烂星河:中国古代星图》《古历兴衰—授时历与大统历》等,译著有《4000年中国天文史》,古籍整理有《历引三种》《治历缘起》《明大统历法汇编》《崇祯历书未刊与补遗汇编》《回回历法三种》等。颁发中英文学术论文四十余篇,主持国度天然科学基金和国度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曾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教导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等奖项。另出书有《天体运行论(少儿彩绘版)》《天文看象 日月星辰》《天上边境:星图中的故事》《写给孩子的中国古代科技简史(天文卷)》等科普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