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小学同窗,与我在统一条街上长大。如今我们虽住在城市的两头,但有什么好食的,他还会想着我。前两天,他特意开车送来一条大咸鱼,说,咸鲞鱼,保你有满满的回忆。
翌日一早,我用清水把鱼泡了一阵子,估摸着应该泡得差不多了,清洗一番,一粒盐不放,只放葱姜酒,按幼时家里的习惯蒸造。蒸了非常钟,一股浓重的鲜香就充满开来,起锅一尝,齁煞人。后得善烹调者教授体味,要用淡盐水浸泡数小时,才气更好地调剂咸鱼本身的咸度和口感,蒸出来才好进口。
当初江南人腌造咸鲞鱼的初志,是想在没有冰箱的年代处理保鲜问题,却无意中成就了咸鲞鱼的鲜上加鲜,创造出奇鲜的甘旨。然而,在人们讲究安康饮食的今天,“咸即鲜”的饮食看念以及咸鲞鱼那一传统美食,或许都要面对变化了。
我审视面前的咸鲞鱼,论长相颇像鲥鱼,其实是两种差别的鱼,鲥鱼的嘴没有那么上翘。受此启发,我在做那条鱼时就如处置鲥鱼一样,特意没往鳞。蒸熟了用筷子头戳着鱼鳞,放嘴里抿一抿,竟也有些鲥鱼的肥美,很鲜。
咸鲞鱼在旧时的江南无锡,是通俗苍生家饭桌上常见的荤腥,味鲜且经济。筷子蘸蘸咸汁,就能下两口饭,若是浇两勺咸汁,满满一碗饭就能风卷残云般地食完。在没有冰箱的年代里,即便是炎暑天,一碗咸鲞鱼持续多日放在饭桌上,只需扣上纱罩,便无须担忧变量。再配几碟西瓜皮炒毛豆、丝瓜烧豆瓣之类的蔬菜,就能撑起一家人“荤素齐全”的餐食。咸鲞鱼在饭桌唱配角的时代,家门口常能见到有人腋下夹着油布伞,拎着用稻草扎着的一两条咸鲞鱼,从马路上渐渐走过。也有讲究的人,用蒲草编织的蒲包拆咸鲞鱼,再让卖家用草绳扎紧。他们走在街上,身边老是随风飘荡着一股咸腥味。旁人闻之,不由加快了回家食饭的脚步。
做为造造业基地的无锡,过往许多财产工人天天带饭菜上班,饭盒里常有一块咸鲞鱼。除了能高效下饭,也可增添力量。老辈人都说,上工出力流汗多,只要食咸的才气有气力。故而饭盒里的咸鲞鱼,也可看做无锡人兢兢业业、“收工须出力”的精神写照。
现在,人们的餐桌之丰富,已与当初不成同日而语。但咸鲞鱼的特殊风味,仍让人无法忘怀。
《 人民日报 》( 2022年11月12日 07 版)